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设计 > UI/UE

Java 并发编程-再谈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3 :基于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的并发类实现

2017-08-29 15:40 537 查看

公平模式ReentrantLock实现原理

前面的文章研究了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的独占锁和共享锁,有了前两篇文章的基础,就可以乘胜追击,看一下基于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的并发类是如何实现的。

ReentrantLock显然是一种独占锁,首先是公平模式的ReentrantLock,Sync是ReentractLock中的基础类,继承自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看一下代码实现:

Sync属于一个公共类,它是抽象的说明Sync会被继承,简单整理一下Sync主要做了哪些事(因为Sync不是ReentrantLock公平锁的关键):

定义了一个lock方法让子类去实现,我们平时之所以能调用ReentrantLock的lock()方法,就是因为Sync定义了它

实现了非公平锁tryAcquira的方法

实现了tryRelease方法,比较简单,状态-1,独占锁的线程置空

实现了isHeldExclusively方法

定义了newCondition方法,让开发者可以利用Condition实现通知/等待

接着,看一下公平锁的实现,FairSync类,它继承自Sync:

整理一下要点:

1. 每次acquire的时候,state+1,如果当前线程lock()之后又lock()了,state不断+1,相应的unlock()的时候state-1,直到将state减到0为之,说明当前线程释放完所有的状态,其它线程可以竞争

2. state=0的时候,通过hasQueuedPredecessors方法做一次判断,hasQueuedPredecessors的实现为”h != t && ((s = h.next) == null || s.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其中h是head、t是tail,由于代码中对结果取反,因此取反之后的判断为”h == t || ((s = h.next) != null && s.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总结起来有两种情况可以通过!hasQueuedPredecessors()这个判断:

h==t,h==t的情况为要么当前FIFO队列中没有任何数据,要么只构建出了一个head还没往后面连过任何一个Node,因此head就是tail

(s = h.next) != null && s.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当前线程为正在等待的第一个Node中的线程

3. 如果没有线程比当前线程等待更久去执行acquire操作,那么通过CAS操作将state从0变为1的线程tryAcquire成功

4. 没有tryAcquire成功的线程,按照tryAcquire的先后顺序,构建为一个FIFO队列,即第一个tryAcquire失败的排在head的后一位,第二个tryAcquire失败的排在head的后二位

5. 当tryAcquire成功的线程release完毕,第一个tryAcquire失败的线程第一个尝试tryAcquire,这就是先到先得,典型的公平锁

非公平模式ReentrantLock实现原理

看完了公平模式ReentrantLock,接着我们看一下非公平模式ReentrantLock是如何实现的。NonfairSync类,同样是继承自Sync类,实现为:

结合nonfairTryAcquire方法一起讲解,nonfairTryAcquire方法的实现为:

看到差别就在于非公平锁lock()的时候会先尝试通过CAS看看能不能把state从0变为1(即获取锁),如果可以的话,直接获取锁而不需要排队。举个实际例子就很好理解了:

线程1、线程2、线程3竞争锁,线程1竞争成功获取锁,线程2、线程3依次排队

线程1执行完毕,释放锁,state变为0,唤醒了第一个排队的线程2

此时线程4来尝试获取锁了,由于线程2被唤醒了,因此线程2与线程4竞争锁

线程4成功将state从0变为1,线程2竞争锁失败,继续park

看到整个过程中,后来的线程4反而比先来的线程2先获取锁,相当于是一种非公平的模式,

那为什么非公平锁效率会比公平锁效率高?上面第(3)步如果线程2和线程4不竞争锁就是答案。为什么这么说,后面的解释很重要,希望大家可以理解:


线程1是先将state设为0,再去唤醒线程2,这两个过程之间是有时间差的。

那么如果线程1将state设置为0的时候,线程4就通过CAS算法获取到了锁,且在线程1唤醒线程2之前就已经使用完毕锁,那么相当于线程2获取锁的时间并没有推迟,在线程1将state设置为0到线程1唤醒线程2的这段时间里,反而有线程4获取了锁执行了任务,这就增加了系统的吞吐量,相当于单位时间处理了更多的任务。


从这段解释我们也应该能看出来了,非公平锁比较适合加锁时间比较短的任务。这是因为加锁时间长,相当于线程2将state设为0并去唤醒线程2的这段时间,线程4无法完成释放锁,那么线程2被唤醒由于没法获取到锁,又被阻塞了,这种唤醒-阻塞的操作会引起线程的上下文切换,继而影响系统的性能。

Semaphore实现原理

Semaphore即信号量,用于控制代码块的并发数,将Semaphore的permits设置为1相当于就是synchronized或者ReentrantLock,Semaphore具体用法可见Java多线程19:多线程下的其他组件之CountDownLatch、Semaphore、Exchanger。信号量允许多条线程获取锁,显然它的锁是一种共享锁,信号量也有公平模式与非公平模式,相信看懂了上面ReentrantLock的公平模式与非公平模式的朋友应该对Semaphore的公平模式与非公平模式理解起来会更快,这里就放在一起写了。

首先还是看一下Semaphore的基础设施,它和ReentrantLock一样,也有一个Sync:

和ReentrantLock的Sync差不多,Semaphore的Sync定义了以下的一些主要内容:

getPermits方法获取当前的许可剩余量还剩多少,即还有多少线程可以同时获得信号量

定义了非公平信号量获取共享锁的逻辑nonfairTryAcquireShared

定义了公平模式释放信号量的逻辑tryReleaseShared,相当于释放一次信号量,state就向上+1(信号量每次的获取与释放都是以1为单位的)

再看下公平信号量的实现,同样的FairSync,继承自Sync,代码为:

首先第10行的hasQueuedPredecessors方法,前面已经说过了,如果已经有了FIFO队列或者当前线程不是FIFO队列中在等待的第一条线程,返回-1,表示无法获取共享锁成功。

接着获取available,available就是state,用volatile修饰,所以线程中可以看到最新的state,信号量的acquires是1,每次获取信号量都对state-1,两种情况直接返回:

remaining减完<0

通过cas设置成功

之后就是和之前说过的共享锁的逻辑了,如果返回的是一个<0的数字,那么构建FIFO队列,线程阻塞,直到前面的执行完才能唤醒后面的。

接着看一下非公平信号量的实现,NonfairSync继承Sync:

nonfairTryAcquireShared在父类已经实现了,再贴一下代码:

看到这里和公平Semaphore只有一点差别:不会前置进行一次hasQueuedPredecessors()判断。即当前有没有构建为一个FIFO队列,队列里面第一个等待的线程是不是自身都无所谓,对于非公平Semaphore都一样,反正线程调用Semaphore的acquire方法就将当前state-1,如果得到的remaining设置成功或者CAS操作成功就返回,这种操作没有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即非公平信号量。

至于非公平信号量对比公平信号量的优点,和ReentrantLock的非公平锁对比ReentrantLock的公平锁一样,就不说了。

CountDownLatch实现原理

CountDownLatch即计数器自减的一种闭锁,某线程阻塞,对一个计数器自减到0,此线程被唤醒,CountDownLatch具体用法可见Java多线程19:多线程下的其他组件之CountDownLatch、Semaphore、Exchanger。

CountDownLatch是一种共享锁,通过await()方法与countDown()两个方法实现自身的功能,首先看一下await()方法的实现:

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最终又回到tryAcquireShared方法上,直接贴整个Sync的代码实现:

其实看到tryAcquireShared方法,理解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共享锁原理的,不用看countDown方法应该都能猜countDown方法是如何实现的。我这里总结一下:

传入一个count,state就等于count,await的时候判断是不是0,是0返回1表示成功,不是0返回-1表示失败,构建FIFO队列,head头只连接一个Node,Node中的线程就是调用CountDownLatch的await()方法的线程

每次countDown的时候对state-1,直到state减到0的时候才算tryReleaseShared成功,tryReleaseShared成功,唤醒被挂起的线程

为了验证(2),看一下上面Sync的tryReleaseShared方法就可以了,确实是这么实现的。

再理解独占锁与共享锁的区别

本文详细分析了ReentrantLock、Semaphore、CountDownLatch的实现原理,第一个是基于独占锁的实现,后两个是基于共享锁的实现,从这三个类我们可以再总结一下独占锁与共享锁的区别,主要在两点上:

独占锁同时只有一条线程可以acquire成功,独占锁同时可能有多条线程可以acquire成功,Semaphore是典型例子;

独占锁每次只能唤醒一个Node,共享锁每次唤醒的时候可以将状态向后传播,即可能唤醒多个Node,CountDownLatch是典型例子。

带着这两个结论再看ReentrantLock、Semaphore、CountDownLatch,你一定会对独占锁与共享锁理解更深。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