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如何形成知识的固化

2017-08-29 12:51 155 查看
最近两个月,频繁的在外面试,在此过程中,有些成长, 也有些面试感悟,特地在此开博做一个记录,提供给自己或有缘见此博客的人一点合理建议。

六月份的时候遇见自己的女友,终于结束了长达两年的空窗期,在彼此了解的过程中,不经意发现她的薪资水平税后都超过我税前,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回想在现在这家公司待了一年多,对自己的职业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平台给予自己想要的也没有那么清晰明了,而且还有种温水煮青蛙的感觉。所以开始了自己的面试之旅。

7月初因为准备的不足,加上本来也是转到java这个平台,所以java的基础知识的严重匮乏,导致总是在一面的时候就被pass.于是开始整理和总结Java基础,每天规定自己看三个面试基础题,每个基础题型弄清来龙去脉,弄清原理,弄清优缺点。在经历每天白天上班,晚上弄私单,早上地铁记题的高强压力下,加上7月份的面试失败经历的总结,八月初整个面试的感受要好很多,投的一些明星创业公司并且陆续的拿到了offer。虽然薪资涨幅不是很大,但是对自己而言也是一个进步的体现。于是8月中旬开始投递大厂一线互联网公司,发现相对于创业公司问的Java基础,大厂问的深度加广度要扩大很多。

8月中旬投递的大厂简历,很多问到的是jvm调优、内存模型、垃圾回收算法、多线程并发场景下的处理、分布式服务框架的服务治理等架构性问题。以及关于jvm源码、开源项目的阅读和见解,当然还有针对软件工程中git/maven/redis/linux等日常问题的处理。这些问题相对于我之前准备的java基础是我意想不到的,作为一个6年工作经验的人而言,这些应该是我所具备的,但如果仅仅背靠项目经验去面试,当然看不到任何的优点。所以这些大厂的面试经历再次让我一败涂地,二面美团的项目leader说,我是一颗好苗子可惜没有一个好的平台加上好的人指点。导致我想到并去了解了这些东西,却没有实际的项目经验,最后没有对知识的理解形成固化,每个问题都是一知半解。所以经历过大厂面试后的我,便有了这个博客的编写由来。对应读书如何形成对知识的固化,在开篇这个问题之前我也百度,知乎,找了很多对于此问题的回答,下面一一列举:

1.形成思考自动化.

我们如何思考以及思考什么,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们阅读所产生的见解和联想。足够的知识能够让我们有更多精力去思考,而不是单纯的记忆。葡萄牙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对文盲和识字组的实验,当他们在面对同样的词汇时,文盲组运用的大脑区域是大脑额叶,而识字组运用的大脑区域是颞叶中的语言区。而大脑颞叶更多负责记忆,额叶更多负责组织与逻辑。也就是说,知识量少的人在面对陌生的知识时,更多精力花在如何记住这个内容而不是判断是否正确。那么,他们更容易被虚假信息所欺骗。所以,朋友圈里刷频伪科学文章的大多数是对这方面知识极度匮乏的人,他们都缺乏对这些知识足够的了解,较难上升到利用额叶去更好地判断真假的层面,更容易被欺骗。大脑在运行过程中,基本遵守三个原则:


1.在旧的神经结构中建立新的联结。

2.形成功能高度专门化的各个区域,以辨别信息中的不同模式。

3.学会从这些区域中自动提取信息。


而这三个原则,也决定了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反应的选择性。当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利用可塑性塑造一个新的“反应回路”。并且,只要通过足够多的训练,那么这条回路会变得更为复杂但高效,延伸对应产生推理,类比以及思维等能力。另外,随着我们阅读量的增加,我们大脑负责处理这些信息会产生对应的专门化区域,进而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效率。当我们遇到相似场景时,它们会被自动提取运用,简化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进而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足够的处事模版,让自己不至于被琐事所淹没。

2.形成稳定的行为倾向

当一个人手里拿着锤子的时候,那么很大程度上他眼里都是钉子。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专业偏差的,但是也同样适合于描述阅读和学习对我们的影响——形成我们的行为倾向。正如我们常听到的“工科思维”和“文科思维”一般,当我们提及“上帝是否存在时”,有“工科思维”的人往往是去证明,而有“文科思维”的人是去感受。不同的知识体系,对他们行为产生很强的指导性,也就是所谓的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其社会生产。弗洛伊德做过对“行为回路”类似于下面的假设:我们的生活和知识经验激发我们的大脑细胞(神经元),并且释放出生化信息,促使这些神经元在数量上不断增长,也在连接度上不断紧密化。正如《思维导图》开篇就说道,当你每次产生一个想法时,带有这个想法的神经通路中的生化电磁阻力就会减少,就像在丛林之中清出一条小路来一样。第一次得费一点劲,但是随着你经过这条路的次数增加,那么,这条路开辟地越彻底,你所遇到的阻力就会越来越小。到最后,这条小路会平坦宽阔。换句话说,你所学习的知识和你所倾向的思维都在为你的行为开辟一条“行为通路”,每次自己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基本是在这条路径上,即使不完全在这条路上,但是很多也会在这条路的方向上去延伸小路。就像,1000个读者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异,正是他们在之前的知识和阅读塑造了他们的想法

3.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为什么别人打哈欠的时候,我们总是不由自足的打哈欠?为什么别人大笑的时候,我们总是被感染?答案在于我们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它能够反映别人的行为,能够感知到别人的情绪。脑成像实验证明,当我们经历某种情绪或者看到别人情绪的时候,我们脑岛中的镜像神经元会被激活。换句话说,在某一种情绪环境下,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会经历同样的神经生理反应。而镜像神经元的培养可以通过足够的生活体验,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实现。当我们阅读那些文字中那些生动的细节描写时,我们大脑的镜像神经元会被激活。通过足够多的文学类阅读,我们能够培养较强的共情能力,也就是更懂得换位思考。一些人读书很多,但是却没有很强的情绪感知能力,实际上是因为在学习中投入过多精力,缺乏足够的生活体验,没有培养起能够自动化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又因为阅读的书籍更多是推理,不涉及太多的情绪背景,双重原因导致换位思考能力的缺失。提高情商的最好办法是尽情去体验生活,也可以去阅读足够的书籍,而对于一些没办法获得足够的生活体验的人,阅读本身的意义不仅仅是阅读行为本身,而是成为提高我们情绪感知能力的最好工具

正如鲁迅在《故乡》所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于是就变成了路。”同样的,我们的大脑也需要这样形成通路的过程,需要我们去开发。当这条路被彻底开发了,那么即使后面没有人走了(学的知识忘光了),但这条路还会一直在,我们还是可以很快从文本知识中学会推理和类比,以及能够感受别人的情绪,为别人着想。读书到最后都忘了但还要读,是因为我们想成为一个有趣,更有爱的人!上篇是来自知乎网友的一个回答链接如下:点击

最后,结合自身而言,之前每次解决问题或者想去阅读一个技术博文时,总是走马观花的形式,对于自己难于理解,或者不愿意去花太多时间理解的难度博文, 都是一眼而过。最后导致的后果是时间花费了, 但是对于知识本身的理解,知道有这么个东西, 却回答不上一个所以原来。于是慢慢形成了这套思维模式, 每次看到难于理解的博文都是一扫而过, 久而久之,随着工龄的增长,知识的匮乏已经严重凸显,于是便有了上面的尴尬打脸经历。所以在明白原因之后, 开始针对性的和讲究技巧的解决每一个难题,比如抓住一个问题就多方的参阅和了解,弄清该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别人去发生一些思维碰撞,增加对该问题的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写多记几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怎样。这样反复的推敲、琢磨,对于该问题的固化便不言而喻。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