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关于for循环中循环次数的设定的思路中有意思的一点

2017-08-28 14:31 246 查看
今天在补充以前写过但搞没了的一些记录,主要就是记录一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工作小结,怕以后忘记,再次去劳心劳力。

在补写过程中,发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一点关于循环次数的思路有设定,发现还有点意思,就记录下来,以备以后查询。

在冒泡排序中,最基本的程序编写方法中要用到两重for循环:外层循环每执行一次,内层循环相应就减少一次循环次数。在上学的时候,老师教我这样写代码:

for(i=0;i

  {

    for(j=0;j

      {

        ......

      }

  }

这样的思路没有不对,外层循环只是定义了循环次数,内层循环根据外循环相应的减少循环次数,这几乎就成了标准答案。

可是这样写,好像有点太抽象了,并没有根据讲解解题思路时去写。如果写成这样:

int n;   //n为需要排序的数据的长度

int max;  //每次循环时记录的需要排序的最大范围

max=n-1;

for(i=max;i>0;i--)  //按照排序范围进行约定

  {

    for(j=0;j

      {

        ......

      }

  }

这种按需要排序范围的思路,更符合分析排序时的想法。

补关于循环条件设定记录于发文章日期。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