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RabbitMQ--整体简介

2017-08-18 18:33 155 查看

RabbitMQ简介

AMQP,即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一个提供统一消息服务的应用层标准高级消息队列协议,是应用层协议的一个开放标准,为面向消息的中间件设计。即AMQP是一个消息队列的标准,他的目标是实现一种在全行业广泛使用的标准消息中间件技术,以便降低企业和系统集成的开销,并且向大众提供工业级的集成服务。而RabbitMQ就是按照这个标准由erlang语言开发实现的。

RabbitMQ是一种消息中间件,用于处理来自客户端的异步消息。服务端将要发送的消息放入到队列池中。接收端可以根据RabbitMQ配置的转发机制接收服务端发来的消息。RabbitMQ依据指定的转发规则进行消息的转发、缓冲和持久化操作,主要用在多服务器间或单服务器的子系统间进行通信,是分布式系统标准的配置。

RabbitMQ结构



Broker Server:也就是RabbitMQ的主体了,包含Exchange和Queue两种核心组件。RabbitMQ isn’t a food truck, it’s a delivery service,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传输服务。

Exchange: 接受生产者发送的消息,并根据Binding规则将消息路由给服务器中的队列。ExchangeType决定了Exchange路由消息的行为。在RabbitMQ中,ExchangeType常用的有direct、Fanout和Topic三种,下面会详细介绍。

Message Queue: 消息队列。我们发送给RabbitMQ的消息最后都会到达各种queue,并且存储在其中(如果路由找不到相应的queue则数据会丢失),等待消费者来取。

Binding: 绑定是一种方式。它表示的是Exchange与Message Queue是如何联系的。 生产者在将消息发送给Exchange的时候,一般会指定一个routing key,来指定这个消息的路由规则。这个routing key需要与Exchange Type及binding key联合使用才能生效。在正常使用时,一般Exchange Type与binding key都已经固定了,我们的生产者就可以在发送消息给Exchange时,只需要通过指定routing key来决定消息流向哪里。

Producer:数据的发送方,生产消息并发送给Broker Server。一个Message有两个部分:payload(有效载荷)和label(标签)。payload顾名思义就是传输的数据。label是exchange的名字或者说是一个tag,它描述了payload,而且RabbitMQ也是通过这个label来决定把这个Message发给哪个Consumer。

Consumer:数据的接收方。当有Message到达某个邮箱后,RabbitMQ把它发送给它的某个订阅者即Consumer。当然可能会把同一个Message发送给很多的Consumer。在这个Message中,只有payload,label已经被删掉了。对于Consumer来说,它是不知道谁发送的这个信息的。就是协议本身不支持。但是当然了如果Producer发送的payload包含了Producer的信息就另当别论了。

还有一个隐藏的知识点:

Connection: 就是一个TCP的连接。Producer和Consumer都是通过TCP连接到RabbitMQ Server的。

Channel: 这是个虚拟连接。它建立在上述的TCP连接中。数据流动都是在Channel中进行的。AMQP协议规定只有通过Channel才能执行AMQP的命令。一个Connection可以包含多个Channel。

Virtual Host: 每个virtual host本质上都是一个RabbitMQ Server(但是一个server中可以有多个virtual host),拥有它自己若干的个Exchange、Queue和bings rule等等。其实这是一个虚拟概念,类似于权限控制组。Virtual Host是权限控制的最小粒度。

为什么使用Channel,直接用TCP连接不就好了么?

对于一个消息服务器来说,它的任务是处理海量的消息。而对于OS来说,建立和关闭TCP连接是很昂贵的,而且TCP的连接数也有限制,频繁的建立关闭TCP连接对于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TCP连接中建立Channel是没有上述代价的。对于Producer或者Consumer来说,可以并发的使用多个Channel进行Publish或者Receive。

转发器类型(ExchangeType)

这里介绍三种最主要的类型的exchange:direct、fanout和topic。

direct交换器



Direct交换器很简单,如果是Direct类型,就会将消息中的RoutingKey与该Exchange关联的所有Binding中的BindingKey进行比较,如果相等,则发送到该Binding对应的Queue中。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找不到指定的exchange,就会报错。但routing key找不到的话,不会报错,这条消息会直接丢失,所以此处要小心。

fanout交换器



Fanout 扇出,顾名思义,就是像风扇吹面粉一样,吹得到处都是。如果使用fanout类型的exchange,那么routing key就不重要了。因为凡是绑定到这个exchange的queue,都会受到消息。

topic交换器



direct是放到exchange绑定的一个queue里,fanout是放到exchange绑定的所有queue里。那可不可以把消息放到exchange绑定的一部分queue里,或者多个routing key可以路由到一个queue里呢? topic类型的exchange就可以实现。

部分细节阐明

使用ack确认Message的正确传递

默认情况下,如果Message 已经被某个Consumer正确的接收到了,那么该Message就会被从queue中移除。当然也可以让同一个Message发送到很多的Consumer。

如果一个queue没被任何的Consumer Subscribe(订阅),那么,如果这个queue有数据到达,那么这个数据会被cache,不会被丢弃。当有Consumer时,这个数据会被立即发送到这个Consumer,这个数据被Consumer正确收到时,这个数据就被从queue中删除。

那么什么是正确收到呢?通过ack。每个Message都要被acknowledged(确认,ack)。我们可以显示的在程序中去ack,也可以自动的ack。

如果有数据没有被ack,那么:RabbitMQ Server会把这个信息发送到下一个Consumer。

如果这个app有bug,忘记了ack,那么RabbitMQ Server不会再发送数据给它,因为Server认为这个Consumer处理能力有限。

另外,ack的机制可以起到限流的作用(Benefitto throttling):在Consumer处理完成数据后发送ack,甚至在额外的延时后发送ack,将有效的balance Consumer的load。

当然对于实际的例子,比如我们可能会对某些数据进行merge,比如merge 4s内的数据,然后sleep 4s后再获取数据。特别是在监听系统的state,我们不希望所有的state实时的传递上去,而是希望有一定的延时。这样可以减少某些IO,而且终端用户也不会感觉到。

Reject a message

有两种方式,第一种的Reject可以让RabbitMQ Server将该Message 发送到下一个Consumer。第二种是从queue中立即删除该Message。

Creating a queue

Consumer和Procuder都可以通过 queue.declare 创建queue。对于某个Channel来说,Consumer不能declare一个queue,却订阅其他的queue。当然也可以创建私有的queue。这样只有app本身才可以使用这个queue。queue也可以自动删除,被标为auto-delete的queue在最后一个Consumer unsubscribe后就会被自动删除。

那么如果是创建一个已经存在的queue呢?那么不会有任何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任何的影响,也就是说第二次创建如果参数和第一次不一样,那么该操作虽然成功,但是queue的属性并不会被修改。

那么谁应该负责创建这个queue呢?是Consumer,还是Producer?

如果queue不存在,当然Consumer不会得到任何的Message。但是如果queue不存在,那么Producer Publish的Message会被丢弃。所以,还是为了数据不丢失,Consumer和Producer都try to create the queue!反正不管怎么样,这个接口都不会出问题。

queue对load balance的处理是完美的。对于多个Consumer来说,RabbitMQ 使用循环的方式(round-robin)的方式均衡的发送给不同的Consumer。

参考文档

http://blog.csdn.net/anzhsoft/article/details/19563091

作者 金雅谊 的一篇文章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