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李文星事件”再次警示我们,网络虚假信息整治刻不容缓

2017-08-04 10:11 162 查看
8月3日,原本是一个寻常的日子,却因李文星事件刷爆了各大头条。根据天津市静海区公安分局提供的“关于李文星非正常死亡警情的说明”,李文星的尸体于7月14日被发现,身上携带的物证被分析显示极有可能是误入传销组织。



整个事件的经过并不复杂,李文星是一个23岁刚刚从985大学毕业的少年,因为在Boss直聘网上投递了一份简历,被天津某公司录用,而该公司则冒用了“北京科蓝”的名字。本来找到工作应当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等着李文星的竟然是一家传销公司和意料之外的死亡。这是又一个被互联网服务虚假信息所欺骗,最终失去生命事件。怎么样才不会让下一个“李文星事件”重演?相信不管是谁看到这样的新闻都会感到惊悚和后怕,我们为李文星之死感到遗憾,感到愤怒,与此同时我们是不是还应当反思到底是谁害死了李文星?在这里面牵涉到很多的人和事,有李文星个人的主观因素,有地域环境和家庭文化等客观因素,有父母和朋友的无知与不作为。但是更多的应该是将李文星置于死地的传销公司以及传递那份简历的招聘平台,它们一个是直接的,另一个则是间接的。无疑,传销公司是最为罪恶的,但是招聘平台也逃脱不了关系。有人质疑,为什么李文星应聘的明明是一家李鬼公司,却能够冒充知名公司,不仅通过了审核,还可以明目张胆地在Boss直聘上招聘呢?我们来看看Boss直聘的招聘审核机制你或许就能明白一二。


Boss直聘成立于2013年,据称其优势在“直聘”。没有传统招聘笔试面试等道道程序,求职者与用人单位“Boss”已直接对话的形式进行招聘。在Boss直聘平台,公司如果要招聘大量人才的话,平台会对其资质进行审核,比如企业邮箱、营业执照等认证。但如果有“企业注册账号”如果在Boss直聘只发一个职位的话,如果没人举报,企业就无需进行资质审核,发布什么公司什么职位,都会直接显示出来。在Boss直聘注册账号不收钱,即使仿冒者被举报了也没有关系,再注册一个账号来发布职位就好。李文星是不是死在李鬼公司手里我们目前尚不不可知,但很显然,Boss直聘这样的审核机制是有漏洞的,很容易被有心人所利用。Boss直聘的CEO曾经表示Boss直聘采取的是事后担责的形式,可这样做又能弥补什么呢?特别是面对的是生命。死者已逝,我们没有办法让李文星再活一次,但是我们也绝对不能让下一个“李文星事件”重演,除了个人要提高警惕,政府要打击传销团伙,更重要的还是要让招聘网站负起监管责任,治理平台乱象。虽然现在Boss直聘已经调整了审核机制,加强了对虚假信息予的管理。可网络这么大,这样的事件绝不是个例,即使Boss直聘在这次反思中有了改进,可还有那么多不正规的平台存在着,这是不是意味着还有更多的人会中圈套、掉陷阱?网络信息平台乱象丛生“李文星事件”的确不是个例,网络用户被坑骗的现象层出不穷。7月19日,一篇《“我被58同城坑了”——农民工老张奇遇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文章中的老张以7000元高价购买了58同城的“抢单神器”,却发现订单信息对自己毫无用处,想要退钱的时候受到百般阻挠,钱款也只能打了水漂。老张的事件绝对不是58同城口中所说的个案,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只不过没有曝光在公众面前罢了。除此之外,招聘平台上的乱象还有很多。例如招聘公司以报名费、保证金等理由作为应聘兼职的押金,最后不仅根本找不到所谓的公司,也要不回一分钱;那些被骗进传销的就更让人心痛了。诈骗和传销是不法分子最常用的两个手段,利用招聘平台,做着骗人的勾当,却未曾受到平台的监管和法律的制裁,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


就像58同城一样,大多数招聘平台都表示对任何不合规业务操作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可是请问什么时候能够将这份“态度”转换为“行动”呢?难道就不能够对平台上的招聘信息和公司信息进行认真全面的审核,对他们的招聘行为进行严厉的监管,尽最大努力杜绝乱象出现,促进平台良性发展。但很少有平台真正的去认真了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为了利益,一切皆可让他得过且过,只要不出问题就行。当谁又能保证不出问题呢?李文星就是平台不作为制下的牺牲品。互联网平台网络虚假信息整治刻不容缓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购物方式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支付方式从现金演变为移动支付,招聘方式也从线下为主变成线上平台为主。网络很在便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同时,虚假信息也让骗子有机可乘。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我们不知道网络那一段的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即使我们拥有慧眼有不见得能看穿虚妄。这时候,作为“中介”的互联网平台就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无可厚非,互联网企业进行的主要是商业活动,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它们也承担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可是除了这些强制性的义务,是不是还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呢?就像这一次的“李文星事件”,按照现有的法律来评判,Boss直聘并不会承担太多的责任,行骗的不是它,而是所谓的李鬼公司。但事实上,事件的源头却是Boss直聘,是因为它没有做好企业的本分,没有完善的审核和平台监管体系。如果我们恶意去猜测的话,或许平台对类似这样的李鬼公司本就不把它当回事,为了利益,放之任之进入平台。


从去年百度的“魏则西事件”、“血友病吧被卖事件”到现在的“李文星事件”,互联网企业一次又一次地被推上风口浪尖,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焦点。就其原因,虚假信息都是罪魁祸首!李文星之死所折射的网络信息平台乱象只是冰山一角,虚假信息整治刻不容缓。如何治理打击这些“网络牛皮癣”,尽可能的维护人们的人生财产安全,是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对于平台和企业来说,它们也许可以获得自己的商业利益,可是这种短期的利益又能持续多久呢?没有社会道德的企业永远也得不到大众的支持和信赖,这样的企业注定是走不远的。只有恪守应有的道德和秩序,用心去服务社会的企业才能“基业长青”。“李文星事件”再次警示我们,网络虚假信息流毒极大,整治刻不容缓!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出手,加强监管,尽可能还网络空间一片净土。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李文星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