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51 《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 -豆瓣评分8.8

2017-07-10 20:57 281 查看

《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



【 杠杆率反映出管理活动对提高团队产能的作用,高杠杆率的管理才能带来高产能。】

有商学院调查显示,企业和组织最普遍缺乏的人才,就是得力的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一般担任着部门领导,或者是副手级别的干部。他们在工作中既要自己干得好,还要对下面的团队 “传帮带”。一个得力的中层管理人员,不仅能够在具体业务中起到骨干作用,还能承上启下,把自己的能力有效放大。

比起全球视野、企业家精神、商业战略等问题,这些中层管理者其实更想了解一些具体问题。例如,怎样才能提高下属的工作效率?工作会议怎么开?绩效考核怎么实施?针对这些细微但却重要的问题,《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这本商业管理实战手册给出了详实的答案。

本书作者安迪 · 格鲁夫,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兼 CEO,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这本书是他对英特尔公司数十年管理实战经验的总结,也是一位工程技术出身的领导对工作的心得体会。通过格鲁夫的分享,你可以学习到中层管理者作为公司的中流砥柱,如何通过产出导向、团队意识、绩效考核等不同的管理方式,实现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

你将听到:

为了提高产出,中层管理者应该怎样找出 “限制步骤”,并对其有效突破

怎样才能组织一个高效率的工作会议

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中层管理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为了激发员工的自我驱动力,中层管理者有哪些 “套路” 可以使用?

书籍信息:

书名:《格鲁夫给经理人的第一课》

原作名:High Output Management

作者:[美] 安迪 · 格鲁夫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译者:巫宗融

出版年: 2013-6-14

页数: 272

定价: 38.00 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中信十年畅销经典

ISBN: 9787508639666

关于作者

安迪 · 格鲁夫,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兼 CEO。在他的带领下,英特尔公司多次成功转型,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存储器公司,发展成为全球大型半导体企业及计算机 CPU 制造商。

作为一位拥有多项半导体技术专利的科学家,格鲁夫的管理理念带有深厚的技术色彩。除了活跃在企业管理的第一线,他还担任了哈佛大学的荣誉教授,长期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主讲策略管理课程。1997 年,格鲁夫被《时代》杂志评为 “年度风云人物”。

关于本书

本书是格鲁夫对英特尔公司数十年的管理实战经验的总结,也是一位工程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的实例教案。通过格鲁夫的分享,我们看到了中层管理者作为一个组织的中流砥柱,是如何通过产出导向、团队意识、绩效考核等不同的管理技巧,以有效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此书受到了《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的强力推荐。

核心内容

中层管理者以有效的投入提高产能、获得高产出的三个关键词:

第一,产出导向。中层管理者的一切管理活动,都要围绕整个团队的产出最大化来进行。为此,这些领导者需要找出那些对事项起决定作用的 “限制步骤”,并且不断提高自己和整个组织的杠杆率。

第二,团队意识。为了让整个组织能保持持续的创造力和战斗力,通过开会可以让上司和下属建立起共同的信息基础,以及近似的处事方式,形成团队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绩效考核。好的绩效考核是管理杠杆率最高的行为,中层管理者应该为员工制定竞赛规则,明确未来衡量他们表现的尺度,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做。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产出导向

格鲁夫认为,中层管理者的职责就是一切以产出最大化为出发点,想方设法提高整个团队的产能。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他的产出等于他所领导的组织产出的总和。他所从事的每一项管理活动,对整个组织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中层管理者在这项活动中的杠杆率的大小。

杠杆率,是指中层管理者在各个具体的管理活动中,通过自身的管理能力所带来的产出。在作者看来,一个管理活动如果有比较高的杠杆率,就表示同样的投入下,这项活动会比杠杆率低的活动有更高的产出。比如早餐店的服务员,如果能在同样的时间里做好两份早餐,他的杠杆率就比同一时间只能做一份早餐的员工高。

为了提高工作杠杆率,必须找出决定整个生产流程的 “限制步骤”,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这些杠杆率较高的活动上。明确了哪些事情一定要在某个时间做完之后,再把其他相对而言不那么重要的活动穿插进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把类似的工作集中在一起做,建立标准化的办事程序,减少花在切换工作场景上的准备时间,也能有效提高工作产出。

二、团队意识

格鲁夫认为,一个中层管理者的产出,是他所管理和影响的下属工作的成效总和。要想让整个组织持续地具有创造力和战斗力,通过开会交流意见、达成共识并且进一步形成团队意识非常重要。

在作者看来,开会是有用的,而且是必须的,会议是从事管理工作必须的媒介。中层管理者不可能避免开会,但他们可以让开会这件事变得更有效率。中层管理者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提供信息与技术,把高效、优质的行事方法传授给受他管辖或影响的人。另外,中层管理者还要制定决策,或者帮助别人制定决策。这两种职责,都必须要通过面对面的开会才能更好地履行。

作者建议可以定期召开一对一的会议。这种会议之所以有巨大的杠杆率,是因为它可以让上司和下属在会议上建立起共同的信息基础,以及相似的处事方式。这样一来,整个团队就拥有了共同的意识,指哪儿打哪儿,效率自然也就高了。

三、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作为中层管理者给下属的工作反馈常常被用来决定对下属的奖励,不管是职务上的升迁、加薪、还是分配股份等其他方式。

通过做绩效考核,一方面可以考察下属的技能水平,看看他是不是缺乏一些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激励的力度,好让已经具备适当技能的人能创造出更高的绩效。

作者认为,好的绩效考核是管理杠杆率最高的行为。但是,并不是只有那些大型企业或者组织才需要绩效考核,无论是只有一两个人的工作室还是十几个人的创业公司,只要你在乎运营的效果,绩效考核就必不可少。

中层管理者如果想提高团队的绩效,第一步是训练提升下属的知识和技能,第二步是让 “自我实现” 成为每一位下属工作的动力。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自发地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工作动力才能源源不绝。为此,中层管理者需要做的是站在下属的立场看待下属的工作,引入竞技精神,帮他设定衡量指标,找好对手并制定跑道,下属很自然地就会在这个跑道上自我驱动,不断向前。

绩效考核虽然很重要,但也要讲究灵活性即使下属没有达成当初设定的目标,他的绩效考核仍然有可能被评为卓越。目标管理的用意,是让人能够按照设定的进度做事,但它并不是决定奖惩的标准。如果上司只是用目标管理来决定下属的功过得失,以至于下属只专注在制定好的目标,而错失了其他更好的可能,往往会造成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的后果。

本书金句

提高产能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先找出具有较高杠杆率的 “限制步骤”,然后再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这些活动上。

建立标准化的办事程序,化 “不规律” 为“规律”,建立起处理问题的固定模式,是提高工作产出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对一的会议之所以有巨大的杠杆率,是因为它可以让上司和下属在会议上建立起共同的信息基础,以及相似的处事方式。

如果上司只是用目标管理来决定下属的功过得失,以至于下属只专注在制定好的目标,而错失了其他更好的可能,往往会造成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的后果。

把办公室变成竞技场,能培养下属的 “运动员精神”。求胜但不怕输,随时向自己的极限挑战,这是一个团队能不断前进的主要动力。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