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Windows/Mac OS中的回车与换行

2017-05-12 15:16 423 查看
原文:阮一峰的网络日志-回车与换行

今天,我总算搞清楚”回车”(carriage return)和”换行”(line feed)这两个概念的来历和区别了。

在计算机还没有出现之前,有一种叫做电传打字机(Teletype Model 33)的玩意,每秒钟可以打10个字符。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就是打完一行换行的时候,要用去0.2秒,正好可以打两个字符。要是在这0.2秒里面,又有新的字符传过来,那么这个字符将丢失。

于是,研制人员想了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每行后面加两个表示结束的字符。一个叫做”回车”,告诉打字机把打印头定位在左边界;另一个叫做”换行”,告诉打字机把纸向下移一行。

这就是”换行”和”回车”的来历,从它们的英语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一二。

后来,计算机发明了,这两个概念也就被般到了计算机上。那时,存储器很贵,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每行结尾加两个字符太浪费了,加一个就可以。于是,就出现了分歧。

Unix系统里,每行结尾只有”<换行>”,即”\n”;Windows系统里面,每行结尾是”<回车><换行>”,即”\r\n”;Mac系统里,每行结尾是”<回车>”。一个直接后果是,Unix/Mac系统下的文件在Windows里打开的话,所有文字会变成一行;而Windows里的文件在Unix/Mac下打开的话,在每行的结尾可能会多出一个^M符号。

以上。

关于Mac换行的考据

关于Mac系统的换行符,网上有不同的说法,阮一峰的日志中说Mac系统行末用“\r”,与Unix不同;也有人说Mac与Unix一样行末都用“\n”。为此我又查找了一些资料,根据Wikipedia-NewlineWikipedia-macOS,在2001年以前的Mac操作系统,称为Classic Mac OS,行末采用”\r”,这一系列操作系统的最后一个版本是1999年发布的Mac OS 9;从2001年3月发布的Mac OS 10.0开始,行末采用”\n”,称为macOS或OS X。因此,在2017年的今天,我们使用的苹果电脑中,只要系统版本在10.0以上,行末采用的就是与Unix一样的”\n”。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