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hash冲突解决方案

2017-05-10 21:27 176 查看
哈希计算就是努力的把比较大的数据存放到相对较小的空间中

例如:

6存放到长度只有5的数组中呢。按照取模法,计算6%5,结果是1,那么就把6放到数组下标是1的位置。那么,7就应该放到2这个位置。到此位置,哈斯冲突还没有出现。这时,有个数据是11,按照取模法,11%5=1,也等于1。那么原来数组下标是1的地方已经有数了,是6。这时又计算出1这个位置,那么数组1这个位置,就必须储存两个数了。这时,就叫哈希冲突。冲突之后就要按照顺序来存放了。

解决hash冲突的办法有四种:

⑴开放定址法

当发生地址冲突时,按照某种方法继续探测哈希表中的其他存储单元,直到找到空位置为止。

⑵拉链法(hashmap解决冲突的方法)

将所有hash地址相同的记录连在一个链表中

与开放定址法相比,拉链法有如下几个优点:

  ①拉链法处理冲突简单,且无堆积现象,即非同义词决不会发生冲突,因此平均查找长度较短;
  ②由于拉链法中各链表上的结点空间是动态申请的,故它更适合于造表前无法确定表长的情况;
  ③开放定址法为减少冲突,要求装填因子α较小,故当结点规模较大时会浪费很多空间。而拉链法中可取α≥1,且结点较大时,拉链法中增加的指针域可忽略不计,因此节省空间;
  ④在用拉链法构造的散列表中,删除结点的操作易于实现。只要简单地删去链表上相应的结点即可。而对开放地址法构造的散列表,删除结点不能简单地将被删结点的空间置为空,否则将截断在它之后填人散列表的同义词结点的查找路径。这是因为各种开放地址法中,空地址单元(即开放地址)都是查找失败的条件。因此在用开放地址法处理冲突的散列表上执行删除操作,只能在被删结点上做删除标记,而不能真正删除结点。
拉链法的缺点
     拉链法的缺点是:指针需要额外的空间,故当结点规模较小时,开放定址法较为节省空间,而若将节省的指针空间用来扩大散列表的规模,可使装填因子变小,这又减少了开放定址法中的冲突,从而提高平均查找速度。

⑶再hash法(直到不再重复为止)

⑷建立一个公共溢出区
建立公共溢出区的基本思想是:假设哈希函数的值域是[1,m-1],则设向量HashTable[0...m-1]为基本表,每个分量存放一个记录,另外设向量OverTable[0...v]为溢出表,所有关键字和基本表中关键字为同义词的记录,不管它们由哈希函数得到的哈希地址是什么,一旦发生冲突,都填入溢出表。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