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业余选手常见的技术缺陷及解决办法(上)

2017-04-21 11:22 337 查看
攻防失衡,会进攻不会防御

这 个问题在相当一部分爱好者,尤其在中青年球友中所占比重较大。应该说,乒乓球项目由于球台的客观限制,再加上球速快,旋转强,其特点确实是进攻难度往往小 于防守难度。所以很多爱好者首先在心态上就重视进攻而轻视防守,偏爱练习进攻技术而忽略了防守技术的研究,从而经常出现“我打对手一条龙,对手打我一条 虫”的状况。可能有些球友认为花时间练防守技术不值得。笔者以为,攻防技术练习时间的比例搭配不要过于失衡,适当的防御练习还是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经常 打业余比赛,又想多赢球的球友。乒乓球是个对抗性的项目,在水平相对接近的比赛里,谁也不能保证板板先上手,有你打别人时的痛快,就有别人打你时的别扭。 所以,花一点时间练习防御还是挺划算的一件事。

防守技术一般包括挡、拨、推挡、削、反带、反拉(当然,直板长胶等特殊打法还有一些特别技术,我们另行讨论)。作为业余选手,笔者认为更宜先易后难地练。

1、对于传统直板打法

反手可以练习挡、推(程度够的话可以练一点加力推、挤)对方的快攻球、快拨快拱、正反手拉的弧圈球;正手可以练习挡、带、攻打或反拉对方的快攻球、加转或前冲弧圈球。

(1) 建议大家正反手都从挡球开始练,初期以单线为主,主要建立合理的动作。作为防守技术,首先要做到不端不架,即见到对方进攻,不能先把自己的双肩耸起来,持 拍手也同时僵硬抬高,这几乎是所有人练习防御,特别是练习防弧圈球时的通病。进攻方(陪练方)要积极配合,对方的攻球最好从较慢过渡到较快,拉弧圈球的旋 转从弱到强,力量从轻到重,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2)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大家可以练习正反手交替防御对方的快攻球、弧圈球。

(3) 陪练方搓球后侧身上手进攻,本方防御。这项套路也是先练一点(一般是先用反手防,然后正手防。为避免正反手技术不平衡的前景,笔者尝试过让队员先练正手后 练反手。不过,练到一定程度后,还是反手要多练,因为实战中对手进攻往往打你的反手位),再练另一点,进而过渡到可以正反手交替防御。同时,这种方法还适 用在对方快拨、推、快拱后侧身上手以及发球抢攻时。

(4)实战比赛,检验效果,适当调整计划进行重点突出的练习。

2、对于直板横打打法

直板横打对于业余选手来说,有些问题不大好克服:一是动作的规范,很多爱好者都是半路出家,原来形成的某些习惯动作难以改变,特别是正反手交替使用时手指对拍形控制的不同,练起来确实不大容易。即使花费大量时间,也许只

会 事倍攻半。二是由于练防御技术相对被动,也就又增加了一层难度。这些困难对业余选手都不大容易解决,所以笔者建议大家最好先练反面的快挡、拨。如果击球时 间和借力问题解决较好的话,防守基本也就够用了。如果进行顺利,可以把反带、弹打也适当练一练,目的就是力争防住对手的第一板进攻。

3、对于横板进攻型选手

横 板进攻型选手由于先天特点,其正反手交替使用比直板选手容易得多,所以有条件的爱好者在练习反手技术时,可以适当地突出其防御中的侵略性,在“拨、带”的 击球时间合理,能借上力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加一些旋转或力量,甚至可以练一点儿弹打,以体现出横板进攻型打法的优越性。

业 余选手一定要学会把思维和练习简单化。作为防御技术,首先是要把球防到对方台子上。做到这点需要如下几个要素:先学会放松,重心在腰以下及膝盖、双脚上, 这样手臂才能放松;击球时间要在来球弹起的上升中后期触球;防弧圈球除反带反拉外,拍形要适当打开一些,这样易于早击球和借上力。而只有借好力,才谈得上 在防守中发力。

反手防御,特别是横板选手,笔者认为重心不要压得太低,特别是防弧圈球时,要把用重心控制弧线的理念贯穿进去,不能伸着胳臂,身手脱节地做动作;再有,防弧圈球时不宜离台太近,这样容易被来球顶住,手臂根本伸不出去,控制和发力就更谈不到了。

就 心态和思路来讲,掌握技术千万不可贪多图快。比如,就正手防弧圈球而言,能做到以腰带手,身前击球,借得上力,时间合理的话,快挡就能起很大作用,这里突 出的是击球时间和借力。而挡弧圈球有了心得再去练其他技术就会容易很多。大家不妨从让对手攻、拉单线的重复多板练起,再慢慢进入计划。就是说,即便你有很 好的教练和陪练,仍然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对练,这种练习对于实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台内短球不会处理

这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追本溯源地讲,不管对方是发球还是摆短,基本上还是属于发接发的环节,处理好台内短球有几个常用的技术手段:挑打(或反手拧)、摆短、劈长、回搓。

要 练习以上技术,首先得掌握基本的攻(或拉)、拨挡、攻拉下旋球、简单的发球、搓球这些必备的技术,以及基本的步法移动,然后才能去探讨台内球的处理,否则 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一点要特别强调:重心。大家容易理解在攻球、拉球时要使用重心的调整和交换,但说到发球、搓球、防弧圈球也要使用重心就不那么容 易被多数人理解了。事实上,所有技术的使用,都离不开重心的调整转换。有了无时不在的重心调整,步法的快速移动才有了可能和保障,才能打好那个“活动着的 球”。例如:对于普通搓球,见到来球本方要引拍,重心随着引拍动作由双脚移到左脚,再随着右手搓球动作移动到右脚上(以右手为例)。

连续慢搓,动作周而复始,有重心调整转换的动作就成了一个“活”的动作。

试想,从引拍到搓球只是右手在做动作,不但看上去别扭,而且三板之后可能连节奏都找不到了。搓球的练习不可小视,再有就是拉打下旋球和发球。至于练习顺序基本如下:上步回搓—摆短劈长—挑打;上步回搓—挑打—摆短劈长。

关 于上步处理反手台内球,一般来讲,在反手位用单步调整即可。以右手为例,根据来球的落点左脚向左斜前方迈出,站定支撑住再使用技术,然后是一步还原。使用 正手技术处理正手位台内短球一般有二种方法:一是“一步上”,即右脚直接较大步幅到位,支撑住后使用技术;还有一种是“两步上”,即在判断准来球落点后, 左脚先向右脚一侧垫一步,换成右脚斜插上步后使用正手技术。笔者认为“两步上”更符合当前技术潮流,而且自身的不同种类步法练起来较为系统。需要强调的 是,横板选手使用正手技术处理短球时,手腕要注意横向适当打开,这样才便于使用技术。

如上几项处理台内球的技术,练习时是有一定要求的:

回搓:长短要求(突出控制);快慢要求(快搓其实是摆短的先声);落点要求(灵活使用);旋转要求(基本能力)。

挑打:一般要求突然性强,讲究速度和落点,进而可以快慢结合。但慢打反而难度更大,使用要谨慎。

摆短:突出回球要低要短,有一定的转不转变化更好,但不要强求。

劈 长:要求出球要快要长,且要求能劈斜直线。笔者认为业余选手与其恶补似地练摆短,不如多在劈长上多下功夫。特别是在比赛胶着及关键分的争夺时,效果不会比 摆短差多少。因为台前向后撤步是乒乓球里最慢的,只要劈出一定速度,线路够长,那么很容易顶住对手的位置,使其很难施展进攻。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