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设计模式之简单工厂模式

2017-04-18 18:19 169 查看
简单工厂模式解释:

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 Pattern)属于类的创新型模式,又叫静态工厂方法模式(Static FactoryMethod Pattern),是通过专门定义一个类来负责创建其他类的实例,被创建的实例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父类。

工厂方法模式同样属于类的创建型模式又被称为多态工厂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的意义是定义一个创建产品对象的工厂接口,将实际创建工作推迟到子类当中。

简单工厂模式的UML图:

工厂角色: 这是简单工厂模式的核心,由它负责创建所有的类的内部逻辑。当然工厂类必须能够被外界调用,创建所需要的产品对象。

核心工厂类不再负责产品的创建,这样核心类成为一个抽象工厂角色,仅负责具体工厂子类必须实现的接口,这样进一步抽象化的好处是使得工厂方法模式可以使系统在不修改具体工厂角色的情况下引进新的产品。

抽象产品角色:

简单工厂模式所创建的所有对象的父类,注意,这里的父类可以是接口也可以是抽象类,它负责描述所有实例所共有的公共接口。

具体产品角色:

简单工厂所创建的具体实例对象,这些具体的产品往往都拥有共同的父类。



简单工厂模式的深入分析

简单工厂模式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去实例化一个合适的对象。

简单工厂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有一个专门的类来负责创建实例的过程。

具体来说,把产品看着是一系列的类的集合,这些类是由某个抽象类或者接口派生出来的一个对象树。而工厂类用来产生一个合适的对象来满足客户的要求。

如果简单工厂模式所涉及到的具体产品之间没有共同的逻辑,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接口来扮演抽象产品的角色;如果具体产品之间有功能的逻辑或,我们就必须把这些共同的东西提取出来,放在一个抽象类中,然后让具体产品继承抽象类。为实现更好复用的目的,共同的东西总是应该抽象出来的。

在实际的的使用中,抽闲产品和具体产品之间往往是多层次的产品结构,如下图所示:



简单工厂的实现(举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定义具体产品的抽象父类
class Fruit
{
public:
virtual    void getFruit() = 0;
};

//具体产品
class Banana : public Fruit
{
public:
virtual void getFruit()
{
cout << "I am banana.."    << endl;
}
};

class Apple : public Fruit
{
public:
virtual void getFruit()
{
cout << "I am apple.." << endl;
}
};
class Factory
{
public:
Fruit *create(char *p)
{
if(strcmp(p,"apple") == 0)
{
return new Apple;
}
else if(strcmp(p,"banana") == 0)
{
return new Banana;
}
else
{
cout << "error" << endl;
return NULL;
}
}
};

int main()
{
Factory *f = new Factory;
Fruit *fruit = NULL;

char str[20];
cout << "Please input (apple/banana)" << endl;
cin >> str;
fruit = f->create(str);
fruit->getFruit();
delete fruit;
delete f;

return 0;
}


简单工厂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工厂类是整个模式的关键所在。它包含必要的判断逻辑,能够根据外界给定的信息,决定究竟应该创建哪个具体类的对象。用户在使用时可以直接根据工厂类去创建所需的实例,而无需了解这些对象是如何创建以及如何组织的。有利于整个软件体系结构的优化。

缺点:由于工厂类集中了所有实例的创建逻辑,这就直接导致一旦这个工厂出了问题,所有的客户端都会受到牵连;而且由于简单工厂模式的产品室基于一个共同的抽象类或者接口,这样一来,但产品的种类增加的时候,即有不同的产品接口或者抽象类的时候,工厂类就需要判断何时创建何种种类的产品,这就和创建何种种类产品的产品相互混淆在了一起,违背了单一职责,导致系统丧失灵活性和可维护性。而且更重要的是,简单工厂模式违背了“开放封闭原则”,就是违背了“系统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的原则,因为当我新增加一个产品的时候必须修改工厂类,相应的工厂类就需要重新编译一遍。

总结一下:简单工厂模式分离产品的创建者和消费者,有利于软件系统结构的优化;但是由于一切逻辑都集中在一个工厂类中,导致了没有很高的内聚性,同时也违背了“开放封闭原则”。另外,简单工厂模式的方法一般都是静态的,而静态工厂方法是无法让子类继承的,因此,简单工厂模式无法形成基于基类的继承树结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