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基础 > 计算机网络

图解TCP/IP 读书笔记(一)

2017-04-15 23:59 337 查看

1.计算机与网络发展的7个阶段

1.批处理:baatch processing system.事先将程序或数据装入磁带,并由计算机按照一定的顺序读取,一般放置于计算机中心,价格昂贵体积巨大。

2.分时系统:TSS,多个终端同时与一个计算机链接,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个计算机系统,实现了了”一人一机”的目的,体现了分时系统的独占性。(使用任务调度实现了分时系统)

3.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计算机价格下降,体积减小,不再局限于一台计算机进行处理,而是使用多台计算机进行分布式处理。

4.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5.互联网的普及:电子邮件及万维网等信息传播方式大规模发展,厂家开始着力于将自己的网络技术于互联网技术相互兼容。

6.以互联网技术为中心的时代:IP(internet protocol)的地位日趋重要,互联网设备也不仅限于计算机了。

7.从“单纯建立连接”到“安全建立连接”:

TCP/IP是通信协议的统称,互联网中代表性的协议有IP,TCP,HTTP等,局域网(LAN)中常用的协议有IPX/SPX等。

*协议的必要性:协议就是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实现通信时事先达成的约定,使得不同厂商不同组成的设备,只要遵循相同的协议就能够实现通信。

*分组交换协议:分组交换是指将大数据分割为一个个叫做包(packet)的较小单位进行传输的方法。计算机通信会在每一个分组中附加上源主机地址和目标主机地址送个通信线路。这些写入的部分称为“报文首部”。分组时会将分组序号写入包中,接收端会根据这个序号将分组按照序号重新装配为原始数据。

协议分层于OSI参考模型

1.协议的分层:分层可以将每个分层独立使用,即使系统中某些分层发生变化,也不会搏击整个系统,可以构造扩展性和灵活性都较强的系统,更易于单独实现每个分层协议。劣势是过分模块化,使处理变得更加沉重和重复繁杂。

*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将协议分为了7个分层:7.应用层(针对特定应用的协议:电子邮件协议etc),6表示层(设备固有数据格式和网络标准数据格式的转换),5会话层(通信管理,负责建立和断开通信连接&数据的分割etc),4传输层(管理两个结点间的数据传输,负责可靠传输),3网络层(地址管理于路由选择(寻址和路由选择)),2.数据链路层((物理层面上)互联设备间的传送和识别数据帧(数据帧与比特流间的转换)),1.物理层(以0,1代表电压的高低,灯光的闪灭,界定连接器与网线的规格)。(这只是粗略的界定,起到引导作用,更多细节需要参考协议本身的具体规范。)

OSI参考模型通信处理举例

1.7层通信:发送方由第七层向第一层传输数据,处理上一层数据时可以附上当前分层的协议所必须的首部信息;接收方从第一层到第七层分层传输数据,对收到的数据首部与内容分离,转发给上一分层,最终恢复为原状。

通信传输实际上是通过物理的传输介质实现的。数据链路层的作用就是在这些通过传输介质互联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处理。

物理层中,将数据的0,1转换为电压和脉冲光传输给物理的传输介质,相互直连的设备之间使用地址实现传输,这种被称作MAC地址,也可称为物理地址或硬件地址,目的是为了识别连接到同一传输介质上的设备,这一分层会将上层传来的数据附加包含MAC地址的首部。

网络层负责将整个数据发送给最终目标地址,而数据链路层只负责发送一个分段内的数据。

至p28页,2017/4/15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