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关于互联网医疗的思考-开始

2017-02-13 15:24 253 查看
我从2015年地开始,经常犯妇科病。可能因为我是做软件开发工作的工作,经常加班,压力也大。

病了一直去看的西医。总反复。身体也不好。若是感冒则必定嗓子疼咳嗽,得好几个星期才能好。

在深圳看了2个大医院的中医,情况更糟糕。

之后回老家调养,吃药后胃也不舒服。

对西医很失望,对中医也很失望。网上看的中医与现实的总差距很大。

人民常说看中医要找个好医生,找个老中医。这个太模糊了。预约软件上的评论也不能看出个名堂。

自己看了好多书:罗大伦大部分书和关注公众号,JT叔叔,郝万山《郝万山说健康》和《不生气就不生病》,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吴清忠《人体使用手册》,刘力红的《思考中医》,《傅青主女科》、徐文兵。其中JT和吴清忠是台湾地区的人。最后决定好好调整心态,食物治疗。养了一段时间,好转。

网上中医互相骂的比较多。我觉得根本原因是整个医疗不太开放。人们弄不明白中医西医的区别,中医内部又有很多派(针灸派、刮痧派、草药派大的派别;大的派别下面又分为更小的派别)。各有各的优点,这些不学医的是很难分清楚的。学医的也不一定能用的好。

最近在学着做淘宝网店,所以对这个医疗乱象有些新的感受和看法。

网店上买东西,可以清清楚楚知道这个宝贝是什么,评价如何。而去看病,只能模糊的知道这个医生如何,那个医生如何。我认为关键原因是病例没有公开,导致对病例没有做反馈评价。这样很难去评价某类病例的治疗的效果,也不好评定一个医生的水平高低。我觉得药物需要长期检测其治疗效果,只有开放医疗可以做到。

西医是西方传过来的,所以整个医疗管理体系也是从西方继承过来的。而我国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那个系统不适合整个中医体系。举个例子1.中医有脉,那个系统没有做脉的输入。2.中医有舌诊,那个系统也没有记录舌诊的图片。

为何说我国大部分是中西医混合治疗,你可能在想,经常看西医的啊?真正的西药是有化学药品,比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伪麻分散片;而现在的西医院,常常开中成药和西药结合使用,比如感冒清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网上搜索会告诉你这些是中药,下次感冒了看说明书吧。

现在的医疗系统不太适合疑难杂症的病人精确查找医生。因为病人自己的症状比较多,看病时间较长,痛苦解决不了。而病例没有公开,不能精确推荐价格合适的医生。

当前西医的病例或者中医的病例都不太注重病人客观感受的记录。没有这些记录,没有特定病例的治疗效果反馈,是不利于搜索的。

我认为开放医疗,必须要以病人为本,指导病人找到合适的医生。开放医疗最后必定可以促进医疗的进步和改革。

我认为开放的软件界的快速发展可以给封闭的医疗界很多借鉴。

中国现存医疗有:西医、中医经方派、中医圆运动派、张锡纯派、傅青主派、针灸、刮痧等各个完整的系统;

若开放了医疗案例,并且有了反馈,这样医生就能很好的知道自己的治疗状态,就能很好的进行针对性学习提升自己。学校也能根据市场行情,更正培养计划。智能引擎可以根据案例实现。分级医疗可以得以实现。

后续文章会详细介绍如何进行开放,最终会引发的哪些变革。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