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交换与路由练习(九、帧中继 排错)

2017-02-01 21:55 309 查看


要求:

1.配置检查所有设备的二层连通性。

2.按拓扑要求配置OSPF。

3.根据预配检查错误并解决。

4.最终实现设备间的loopback互通。

一、实现方法

(1)  配置检查所有设备的二层连通性。

1帧中继ping通(帧中继中的通信以手动指定邻居的方式通信,且R1为DR,R2、R3不为邻居

1。去掉R1、R2中映射的broadcast(没有ip os network broadcast,映射的broadcast也没有意义)

R *(config)# interface [type] [slot/number]

R *(config-if)#no fram map ip [address] [dlci]broadcast

R *(config-if)#fram map ip [address] [dlci]

R* (config-if)#no shutdown

R* (config-if)# exit

2。修改R1、R2、R3手动指定的邻居。因为规定指令中邻居的地址必须为邻居路由器的端口,不可以是环回地址。

R *(config)#router ospf 1            


R *(config-router)# no
neighbor [ip-address]


R *(config-router)#neighbor [ip-address]

R *(config-if)#end

3。修改R1、R2、R3通告的网段。因为通告的是网段,并不是端口

R *(config)# router ospf 1             

R *(config-router)#no network [network] [wildcard-mask]area [area-id]

R *(config-router)#network [network] [wildcard-mask]area [area-id]

R *(config-if)#end

4。修改R1、R2、R3的优先级。因为R2和R3不是邻居,他们需要分别与R1交换路由条目,且在帧中继中只能与R1交换,又因为DRother只与DR交换,所以通过修改优先级将R1设置为DR。

R *(config)#interface [type] [slot/number]           


R *(config-if)#ip os priority [level]

R *(config-if)#no shutdown

R *(config-if)#exit

5。在R2和R3上铺路。因为R2到R3要通过R1,所以在R2上铺去R3,通过链路201;因为R3到R2也要通过R1,所以在R3上铺去R2,通过链路301。

R *(config)# interface [type] [slot/number]              

R *(config-if)#no shutdown

R *(config-if)#fram map ip [address] [dlci]

R *(config-if)#end

2每个网段的二层封装等信息对应相同,若二层不同,则不可互通

R 4(config)# interface e0/1

R 4(config-if)#no ip mtu 1488

R 4(config-if)#no shutdown

(2)  按拓扑要求配置OSPF。

1R3和R4对应的端口ip配置反了,不符合拓扑要求。

R *(config)# interface [type] [slot/number]              

R *(config-if)#no ip address [address][subnet-mask]

R *(config-if)#ip address [address][subnet-mask]

R *(config-if)#no shutdown

R *(config-if)#exit

2由拓扑可知R3和R4都在末梢区域(stub)area34,所以R3和R4都要配置在末梢区域内,但初始配置没给R3配置在末梢区域,增加配置。

R3(config)# #router ospf 1          


R3(config-router)#area 34 stub

3修改R4和SW1通告的网段和区域(与拓扑不符)。因为通告的是网段,并不是端口。

R *(config)# router ospf [process-id]          

R *(config-router)#no network [network] [wildcard-mask]area [area-id]

R *(config-router)#network [network] [wildcard-mask]area [area-id]

R *(config-if)#end

(3)  根据预配检查错误并解决。

见(1)和(2)

(4)  最终实现设备间的loopback互通。

检查配置完成后各路由器的邻接关系、链路状态库以及路由表。

1各路由器的邻接关系。

2各路由器的链路状态库。

3各路由器的路由表。

分析

(1)  可以将非广播多路访问的帧中继网改为广播,因为ospf协议是在组播环境下才可以,而帧中继中的ospf包默认只是单播。

有两种修改方法:1在路由器端口和其每条映射(map)后,都加上broadcast,则可配置为广播区域;如果只有两者中的一个配置了broadcast,则不会变为广播区域。

                               2手动指定每个路由器的neighbor。用Router(config-router)#neighbor[ip-address],这里的地址必须为邻居路由器的端口,不可以是环回地址。这是规定。

(2)  在配置OSPF时,network通告的一定是网段,而不是某个端口。

(3)  showint [interface]可以看这个端口的封装。

(4)  由上图可知,database里的1类LSA只显示链路状态信息(1类为通告路由器ID)和通告路由器,并不显示具体的路由条目信息,所以没有123.123.123.0这个网段的路由条目。database里的1类LSA条数:本区域中有几个路由器,就有几条。

(5)   

1类LSA,一个LSA中可有多条链路信息,因为通告的是路由器的所有直连链路。

3类LSA是一个网络对应一个LSA。

(6)  OSPF直接运行在IP协议上,其协议号是89,目的地址使用组播地址224.0.0.5。

(7)  邻居路由器接收到LSA后,在本地数据库中保存LSA副本,并将该LSA从接收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泛洪出去,直到区域中所有路由器均收到该LSA为止。

(8)  LSA并不需要定期发送,仅在下列情况下才需要发送:

路由器初始启动时,或是在路由器上的OSPF协议进程启动时。

每次拓扑结构发生更改时(触发更新),包括链路接通和断开,或是邻居关系建立和破裂。

每隔30min重传一次LSA(安静的路由协议)。

所有的路由器上都会形成一致的链路状态数据库。

最后,所有路由器将以自己为根,计算出一条通往网络中其它路由器的最短路径树。

(9)  LSA的确认机制

LSA序列号:

32 bit,标识某一个路由器发送出去的LSA,路由器每发送一次LSA,则序列号加1。

LSA可由路由器ID和LSA序列号唯一标识。

(10)邻接关系:与本地路由器交换链路状态信息的路由器,具有邻居关系的路由器并不一定会建立邻接关系,只有建立起邻接关系的路由器才会相互交换链路状态信息。

邻接关系建立的4个阶段

         邻居路由器发现

         双向通信阶段

         链路状态数据库同步阶段(新路由器接入到ospf网络)

完全邻接关系建立

(11)可以连接两台以上路由器的网络,但是没有广播数据能力的网络称为NBMA,如帧中继。

需要额外的配置来建立邻居关系。

在NBMA网络上的OSPF路由器需要选举DR和BDR,并且所有的OSPF数据包都是单播的。

它运行在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是一种数据包交换技术。

帧中继在OSI第二层以简化的方式传送数据,仅完成物理层和链路层核心层的功能。

允许在单一物理传输线路上能够提供多条虚电路。

每条虚电路是用数据链路连接标识(Data Link Connection Identifier,DLCI)来标识。DLCI范围是16~1007。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