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

2017-02-01 14:26 253 查看

总结

学编程的时候,总是感慨时间太少,要学的太多,与至于常常徘徊不定,最后学到的反而更少。这本书并不是教我们如何节约时间以及管理时间,而是教你如何做正确的事,我们之所以觉得时间太少,那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做错误的事。

推荐书籍

《奇特的一生》、《人人都能用英语》、《概率和统计》

精彩片段

对年轻人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并且这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值得人人都追求的事情。

有些时候,有些事物,从反面描述比从正面描述更为容易。如若先仔细说清楚这本书不是什么,之后,至于它究竟是什么,很可能就不言自明了。

现实就是这样,有用的道理往往都是简单的,甚至简单到令大多数人不由自主地忽视的地步。

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过去读过的那么多“感觉上有道理”的文字却最终“感觉上并无帮助”了。也许是自己被误导了,也许是过去太愚钝,我竟然没有意识到“管理”的焦点根本就不应该是时间,而应该是我自己!过去我读过的许多时间管理书籍里的方法肯定是、至少应该是有用的—就好像是巧匠手中的工具,不可能没用。武侠小说里的那些江湖高手,手拿一根树枝也一样可以横扫天下;可是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来说,给他干将也罢、莫邪也罢,又有什么用处呢?   找到问题的根源,就真的有了希望。

或许是因为考试临近,或许是因为工作需要,你现在必须把一本书读完。这本书当然不可能是言情小说,所以就不可以一目十行地看;它需要你认真阅读并理解,它甚至可能要你根据它所陈述的原理或者规则进一步创造一些什么才算是真正有所收获。   经过一番挣扎,你终于决定“正式开始”!你坐到你喜欢的沙发上翻开某一页开始看。过了一会儿,你突然觉得自己非常渴,所以出去找水喝。打开冰箱顺手拿出一瓶饮料,倒到杯子里。刚喝一口,一下子想起来,不对,你不应该喝这种带糖的饮料!真是的!无论说多少次,她都不会记得把带糖的饮料和不带糖的饮料分开放。于是,你跑到你妈妈的卧室里,与她理论了一番,最终发现于事无补,只好悻悻地回来重新整理了一下冰箱。   你重新回到沙发上,接着看你的书。看了一会儿,你换了个姿势。不巧的是你不小心压到了电视遥控器,电视一下子亮了。这个节目主持人恰好是你最喜欢的,哇,今天她这身打扮太漂亮!不过,今天的话题怎么这么无聊?!你不由自主地还是看了一会儿,又顺手用遥控器翻了翻其他的电视台……幸亏这个时候,一连几个电视台都没有什么好节目,你才有点失望地想:现在的节目真的很无聊!还不如看书呢。   嗯?怎么这么渴?你这才想起来,你刚才整理完冰箱之后,把那杯含有糖分的饮料放在你妈妈的桌子上了,而那之后,你却忘了重新给自己倒一杯不含糖分的饮料,就直接回到沙发上了。于是,你起身去弄点喝的。喝了两口,你突然想起来你现在正喝的饮料,是你最喜欢喝的。第一次约会的时候,你喝的就是这种饮料……   手机响了,一个短信。一个朋友,问你在干嘛?你没好意思说你在学习;你只是含混地回复说,你病了,在家休息呢,不想出去……结果那朋友竟然打电话过来慰问,你只好支支吾吾地应付了一阵子……挂了电话,你又回到沙发上。想了想,还是换一下背景音乐吧,现在这个太伤感。于是,你扭身摆弄了一会音乐播放器,然后重新坐好,开始看书。过了好一阵子,你突然发现你刚刚在发呆,于是打了个寒颤。然后,你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表……天哪!两个小时这就过去了,可是你连一页书都没看完呢!

很多学生“既勤奋又懒惰”的怪异现象来自于他们的“时间压力”感受。“没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够了”的感受和恐惧,使得他们超乎寻常地勤奋,哪怕是虚假的“勤奋”,恨不能废寝忘食。而同样的感受,也使得他们终日寻找捷径,美其名曰“提高效率”,而实际上却想着“最好不费吹灰之力”—无论哪一种都注定是不现实的,因为,已经“没时间了”—这确是冷冰冰的现实。

钥匙在其它地方,反正不在锁上。尝试着从“管理时间”开始解决问题,最终注定是徒劳。尽管我们面临的尴尬是“没时间了”,可这尴尬从本质上来看跟时间的关系不是最大的。没错,问题在我们自己身上。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与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既有的知识与观念都是经过持有者反复筛选的。尽管很多知识观念只不过是被灌输的而已,但是,持有者对被灌输这一事实往往毫无察觉,或拒绝承认。因为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拥有一定判断能力。即便是对一些“想当然”的想法,人们也倾向于认为那是“思考过后的结论”

被灌输的观念,越是错的,越有惊人的繁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愈发地根深蒂固,最终,它能在不知不觉之间蒙蔽一个人,使其失去心智成长能力。有一个普遍而又惊人的例子:很多人相信没有生出儿子是女人的错—即便是在今天。中学生物课本里讲得很清楚:女性卵子里只有XX染色体,而男性精子里有XY染色体,所以,生出来的孩子是男是女,是概率相同的随机事件,与女方没关系[8]。科学事实简单而又明了。然而,结果显而易见:不是每一个读过书的人都理解并接受这个简单易懂的科学事实

一个道理明明非常正确,却因为讲述那个道理的人最终被戳穿,露出伪君子的嘴脸,最终使得很多人不再相信那个原本应该笃信的道理。比如,“做事只要踏实、认真,事业就会做大”原本是非常朴素而又正确的道理,可偏偏整天把这句话挂在嘴边[12]的唐骏被人揭出老底,他的学历是假的,他可一点都不踏实!于是,很多人“开窍”了,“顿悟”了,得出的结论是“再也不相信这种鬼话了!”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常常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于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上都已经花费大量的篇幅去论述这个问题。而“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决定不去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外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

为了表述方便,让我们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决定学习的人”称为甲,而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拒绝学习的人”称为乙。   更可能的是,甲很可能连想都没有想过,他从来都不曾问过“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只是自顾自学去了。许多年后,他自然而然地找到了那项技能的用处,享受其已有技能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他这个既有经验成为他们心智的一部分,下一次遇到新的学习机会之时,他会自然而然地再次采取同样的策略:管它呢,学呗,学了总有用处。他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并相信“技不压身”的道理。   另一方面,乙当然永远不会知道那东西究竟对他究竟有什么用处—因为他从未拥有过那项技能,不可能有机会亲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凭自己经验能够得到的结论只能是“我没学那个不也没什么么?”也许有一天,他会遇到一点尴尬,这样的时候,他可能会慨叹一下,“当初不懂事,要是好好学就好了……”然而,这对于他来说,仅限于慨叹而已。再次遇到学习机会的时候,他依然会选择放弃。只不过,除了“不知道学它有什么用”之外,还多了另外一个理由:“现在也来不及了……”这种拒绝学习的判断,渐渐融入他的心智,根深蒂固,最终,当他面临同样的机会之时,他会仅凭直觉再次做出同样的选择。

为什么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容易迷恋赌博。因为这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想要甚至需要马上获得结果。赌场里各种赌博形式中赌鬼们最喜爱的就是老虎ji了。赌王是不玩老虎ji的,因为他们在这种纯粹的赌博中得不到乐趣,同时也不能保证收益。但是赌鬼们不一样,尽管这些赌鬼和赌王一样有着强烈的赢利欲望,但是,赌鬼潜意识里还有另外一个更需要满足的欲望—那就是“马上看到结果”。老虎ji可以在这方面满足这些赌鬼的欲望—它的操作极为简单,拉一下手柄,五秒钟之内就得到结果—结果是输是赢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五秒钟之内就得到结果”!

越是没有常识的家伙要求越高—因为他不懂,所以可以随便提要求。同样,没有做好过事情的人,正因他他们从未做好过,对所谓的“做好”全凭想象,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于是,所有的症状都出现了:好高骛远、异想天开、白日做梦、纸上谈兵……因为他们不懂,所以他们不现实,而因为他们不现实,所以他们脆弱。他们很容易受伤,因为他们的要求太高,也因此总也做不到。

有时,这些人是故意这样的,尽管他们自己不愿意承认。把自己标榜成完美主义者,是他们抬高自己的手段。是他们不去做一些事的借口,他们把这个借口说出来的时候真叫个掷地有声:“做不好的事情我不做!”然而,人就是这样,装得久了,就装得像了;装得太像太久,最后不管事实怎样,自己倒是先信了。这当然影响其后的决定和行为。可问题在于,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下子做好的,所以,他们这个也不做,那个也不做,到最后,已经不是“不做一些事情”了,而是“什么都没做”、“什么都不做”,成就了所谓的“一事无成”……

进入任何一个新的领域之时,这种压力都使得新手窒息。而已经在那个领域里浸泡过一段时间的人往往早已忘记了这种恐惧和压力的存在,抑或懒得,抑或不屑,去向新手解释,帮助新手削减压力。更多的时候,那些“老手”实际上并不是懒得或者不屑,而是“没想到连这个也竟然需要解释”。这就好像是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是挣扎了很久才学会如何系鞋带的,可是早已经忘了那竟然是个需要挣扎才能学会的事情。而另外一些老手是因为“很早就学会”所以没想到“竟然还有人连这个都不会”。这就好像有些很小就学会游泳的人,很可能会误以为谁都会游泳,他们会这么想:“怎么可能连这个都不会么?!”   比如,自学编程的人,可能会在教程编纂者全然没想到的地方卡壳。当Google API的文档编纂者穷尽力气去写一个“想让任何人都看得懂”的文档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有一些新手看到以下的代码,先被“foo”、“bar”这两个词给卡住了,一个疑问浮现在脑海:它们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取这样的名字?

我们要知道未知分为两种:一种是永远不能解决的,另外一种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也许能够解决的。对一个人来说,超过100年就算是“永远”了。所以,第一种未知对个人来说,意义不大;而第二种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学习的难度也存在于此,“第一章的内容需要后面某一章的知识才能够深入了解”,这是几乎所有高难知识体系的普遍特征。也就是说,在第一章,我们会有无数的疑问,可是,这些疑问并不是以当时的知识可以全部解决的;需要我们继续前行,用未来获得的知识解释今天的疑问。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爱钻牛角尖”的人最终吃亏的重要原因了──他们想“马上解决当时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未知永远存在。而后只能开始不断地尝试着去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无法忍受未知的存在。凭空就多了无数的焦虑。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处于焦虑的时候,甚至可能出现一切理智都被清空的情况。而另一方面,焦虑的情绪会使人觉得“必须做点什么”—在缺乏理智的状态下做出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结果。   一个相对有效的解决策略是:有问题解决不了时,暂时先把它记下来,而后继续前行。注意,一定要记下来。很多人没有记录的良好习惯,以至曾经有过思考(有疑问,就是思考的起点)不过后来却仅因为“忘了”而失去获得答案的机会。继续前行,并不意味着忽略这些问题和疑问,因为它们被记在本子上;而又因为它们被记录了下来,所以可以经常被拿出来重新审视,不一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因为什么由头,它们之中的一部分就突然有了清楚的解决方案。当然,更可能的原因只有一个:你一直在前行,你一直在积累,你一直在成长;所以,到有了答案的那一刻,你不再是当初无能为力的你。你已经再次重生。

心怀“梦想”的时间越长,它的沉没成本越高。

如果这个人实际上向往的是另外一个职业,那么他的所谓梦想几乎必然使他在当前这份职业上心不在焉。其实,这世界上很可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职业并不过分依赖天分,更可能几乎只依赖积累而已。于是,天长日久,此人在当前这个职业中将越来越落后于那些认真做事的人。而这样的时候,此人并不会因为自己的落后而奋起直追,反过来,更可能的是把“反正我的梦想不是这个”当作借口。

某种意义上,“逆境造就成功、磨难令人成熟”之类的话纯属胡说八道—事实上顺境显然更容易成功,而且很多磨难根本没有必要—那更可是失败者对一生都未曾有机会体会的成功以及对成功者的“意淫”式的猜想而已。失败者永远不会有机会了解成功的真相,因为人最容易受到自身经验的局限,而不曾有哪怕一点点成功经验的人更无从摆脱自身局限。   对现状不满,急于摆脱现状,往往是常人最常不知不觉就掉进去的陷阱—尽管偶尔这也是少数人的真正动力。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那样的话就会忍不住顾镜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是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这些年我遇到的几乎所有优秀的年轻人都有个特征,他们最少对现状的不满(可能是他们的优秀使得他们更加难以不满吧?),他们热爱自己的生活,他们相对更不在意外界的影响,他们更专注做事而心无旁骛,他们身处良性循环之中,他们当然也因此每时每刻都更为优秀。

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干脆做错了事情。如果做的事情是错的,效率越高结果越坏。如果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哪怕效率低下也不怕,因为做一点是一点,多收获一点,多进步一点,进而动力就更强一点,进而更容易持续地做下去。如何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最核心的判断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几乎一切愚蠢的行为都来自于否定现实逃避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可能做到脚踏实地,避免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如果我们把成功朴素地定义为”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并在最后期限之前漂亮地完成”的话,那么,大多所谓的时间管理技巧实际上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只不过是花拳绣腿而已。而真正有用的都是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比如“现实只能接受”。

每个学英语的人都遇到过几乎一模一样的尴尬:“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刚开始的时候,学习者往往以为自己的问题只不过是词汇量不够,于是买来各种词汇书啃啊啃,很多人啃着啃着就放弃了   ……少数坚持下来的人痛苦地发现即便每个单词好像都认识但是放到一起成了句子之后依然看不懂。这才明白原来“不学语法也能学好英语”纯粹是扯淡的事情,于是只好买来语法书狂啃,又有很多人啃着啃着就放弃了[28]……少数坚持下来的人再次痛苦地发现,词汇量补过了,语法补过了,可是文章依然看不懂,才明白原来自己的逻辑训练非常不足,文字倒是搞懂了,可内容却理解反了,于是开始迷惘……少数人又坚持下来了,再过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单词没问题,语法没问题,逻辑没问题,可……”最终想明白是各种知识积累欠缺造成的,比如“学科背景”、“文化背景”等等,于是,又要开始“新的”征程……   这就是人们在做事的时候所遇到的真实境遇:一旦开始,就发现“意外”接踵而至;原本做的准备根本不管用,因为“已经准备过的就不再是问题”,而真正遇到的问题个个都是之前不曾想象抑或之前无法想象的;每个问题的解决往往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因此,所谓的“渐入佳境”最终只能是少数人的感受,大多数人在此之前早已经溃败。

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然而,最终患上“拖拉症”的人犯了一个简单的“认知性错误”:他们错以为那些能够做对、能够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直接做好的。表面上看起来也好像确实总是如此:那些能够做对、能够做好的人,总是显得那么从容,那么轻车熟路;面对这样的人,那些犯了错、做不好的人根本没办法不自卑,没办法不怀疑自己……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事情。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竟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那是在做梦。   认清并接受这个现实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地去做事。说一个人不怕困难,那是假话。谁不想一帆风顺马到成功?可事实就是如此,做事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越是有价值的事情,困难越多越大。遇到困难的时候,心平气和地面对就是了,因为已经知道那只不过是生活常态。有时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依然没能够解决问题,可眼见别人轻松地过关,确实令人气馁,不过,要知道这也是生活常态:在任何一个特定的领域都一样,就是有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做得更好更容易。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那四个字是有道理并且值得相信的:勤能补拙。

如果一个人经常嘲弄他人,那只能说明他自己不怎么样,否则,他会像那些极少数已经做对已经做好的人一样,给别人的不是嘲弄,而是真诚的鼓励。真正做对、做好的人,有时也会给出负面评价,但,他们给出的是“建设性负面评价”,而不是为了获得优越感而发出的嘲弄。

小的时候没什么事儿做,那时间愈发觉得过得慢;随着年龄的增加,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那时间当然愈发觉得飞快,稍纵即逝。由此看来,小孩子的感觉当然是“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是过得太慢”,而“人生犹如白马过隙,瞬间而已”只能是老年人的慨叹,也是他们的切身感受。   如果把这个知识纳入到自己心智的一部分,那你就不会再对最后期限拥有那么荒谬的幻觉了。只要有必须完成的任务,你会有真切的紧迫感,因为你知道那时间必然是越来越快的,并且你现在已经明白:那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度扑面而来。   也许有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晚了。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否则更待何时?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吧?”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都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呢?”因为答案就在那里,而且只有一个:“现在就开始!”

喜欢做某件事情”实际上更可能只不过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办事拖拉的人其实并非不做事,他们做事,甚至做很多事;他们也并非“不努力”,他们花很长时间去做事—只不过他们花费很多时间只做很多非常容易的事情。再一次,当他们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并且往往早已经给自己找到恰当的借口—太强大、太有力以至他们真诚地相信—“我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那些事太枯燥,确实提不起兴趣来……”

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中,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内容,所谓的有创意的部分,可能只占1%都不到。

无论学到什么东西,都可以接着问自己“那……这个道理还可运用在什么地方?”反复问自己这样简单的问题,能够锻炼自己“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把自己的手机锁定为“静音”,从不主动接电话—而是每隔一两个小时查看一下电话,有必要的就回过去。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总觉得我自己没办法不随波逐流。上大学的时候流行读双学位,于是我也跑到吉大混了个什么《国际经济与关系》专业的第二学位……可从毕业到今天,别说这个第二学位的证书,就是原专业的本科毕业证书也一次都没有用过。那个时候,还流行大四学生考驾照,当然我也想办法弄了些钱跑去学了一个,当时同班同学们都很羡慕—可毕业之后赚钱很多的时候,发现自己总是在几个城市之间穿梭,买车是完全没必要的事情;后来终于安定了,发现还是打车更方便、更有效率,于是至今没有用过那本驾照,算算,已经十多年没有年检了……   有人说,“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可这话其实没说到点子上。之所以计划总是被变化打乱,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计划过于长远。事实上,无论变化多快,计划总应该是有的。只不过,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以自身的情况,究竟适合制定多久的计划呢?换言之,每个计划的期限究竟应该设为多久才可能用我平凡甚至平庸的能力和天分顺利实施呢?   我尝试过一年,发现自己竟然连一年的计划都没能力完成,于是,再一次平静接受自己天分平平的事实的同时,一口气把期限缩短到一个星期。终于发现:如果一个计划的期限只有一个星期,我是很容易坚持,并且往往可以出色地完成的。这个发现令我非常开心,因为,我发现我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竟然可以慢慢把期限延长,两个星期、一个月,甚至竟然可以制定一个季度的计划了!

计划是必需的,目标当然应该是确定的。一般来讲,越是短期的目标,越容易清晰。越是清晰的目标越容易实现。理想固然应该是有的,但是,理想这东西往往太过遥远,以至我们总是看不清楚。不过还好,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每一步都走好,踩得足够踏实。至于千里之外的终点,既然看都看不到,就不用花时间去想了,想了也没用。用各种方法保持乐观就好—乐观是靠努力和挣扎才可以获得的经验。   所以,我只是朴素地用自己的经验得出适合自己的结论:没有谁能给我做职业规划。除了我固执的个性使得我不可能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经验告诉我的硬道理是:生活本身充满了意外,并且,总是意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如果你想做事,你当然要行动。行动是改变自己的众多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很多的时候,只要你开始行动,哪怕事先并无计划,也往往会有收获。但是反过来,缺乏行动的计划是肯定没有任何意义的。   很多时候其实没必要做计划的原因在于,大多数计划其实非常简单。比如,你要锻炼身体,那么计划可能只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了:“每天早上慢跑一个小时。”没必要再想“我应该坚持多久呢?”因为答案非常简单:一辈子,或者,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再比如,你要背单词,那么计划也非常简单,“每天背50个单词”—这事儿更简单,因为你没必要坚持一辈子,如果,你是大二的学生,那么估计三十天过后,你就可以通过大学英语4级考试了,因为你也没必要估计也没可能获得满分;如果,你是大三的学生,那么,六个星期之后,你估计已经具备得托福高分的实力了,因为你又不是升到大三才开始学习。—可实际上呢?两个月过去了,回头一看,只背了150个单词……

很多的时候,没必要做计划的原因有两个,除了前面提到过的“大多数计划其实非常简单”之外,另外一个是“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因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可能要经历相同的过程:逐步熟悉,小心摸索,失败失败再失败,认真反思,卷土重来,直至成功。而在最初甚至连基本的认知都没有的时候,制定出来的计划十有八九只不过是空谈。

我总觉得一个人最终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精确地计划自己的成功,而是关键在于他的坚持。走向成功的过程大抵上就像你的起点是南极,而成功路径的终点在北极。那么,无论你往那个方向走,只要中途不改变方向,最终会到达北极。但是,如果你中途改变了方向,甚至经常改变方向,你就无法到达北极,甚至可能返回出发点。所以,先判断你的这个列表所代表的那个任务是不是现实的,如果你真的觉得你能够、也应该完成这个任务,那就开始去做;并且一定要做到底。

大多数人是有事儿的时候抓起来电话就拨……可是,等等,你凭什么确定对方现在就可以接电话?每个人的工作习惯、工作时间都各不相同。比如,一般来说身处管理层的人可能需要参与更多的会议,而日常工作也更加繁忙;所以,给他们打电话的时候,很可能最好把通话时间安排在上班时间开始的半个小时之内。因为他们通常上班是准时的,而半小时之后他们要么去参加会议去了,要么就在忙于处理其他事情。而另外一些人(尤其那些与设计相关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夜猫子,上午11点之前给他们打电话很可能会令他们大为光火;而在凌晨给他们打电话他们却又不见得觉得意外。   一个良好的习惯是在电话簿中添加新纪录的时候,加上一条备注,记下此人通常情况下方便接电话的时间。另外一个建议是,在无法确定对方是否方便接电话的时候,先发一条短信过去,问“请问方便接电话么?我是×××,有关×××的事儿找您。”其实最好把这样一条短信的模板保存在手机中,以备随时调用。

任何一个领导者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哪怕你领导的只不过是一个很小团队,你也都必然要向团队成员指派各种各样的任务。可是,如果你竟然不懂得设计验收机制,你最终肯定会非常气馁。因为验收机制的缺乏,使得团队成员无论做成什么样子都可以,都无所谓。如此这般,团队的执行力等于零,进而,承担失败责任的是你,不是他们。

我见过很多“拒绝学习”的人。我曾经多次尝试劝我的一个朋友花20分钟学习一下命令行下的批处理方法,未果—他拒绝的理由是:现在谁还用命令行啊?早就是可视化操作系统时代了!我尝试过很多次同样未果:劝我的另外一个朋友花10分钟学习一下Google上的通配符的使用—她说,不用那东西也一样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啊!我曾经替他们着急过,可是后来发现这是个“死结”。为什么呢?第一,因为他们拒绝学习就不可能有机会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第二,进而由于他们并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是什么,于是当然不知道那收获有多好多大;第三,既然他们对学习的好处无从了解,于是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很多年前当我学会了BASIC编程语言,我当时并不知道它会给我这一生带来无穷的好处,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脱胎换骨;当我学会了当众演讲,世界就变了,就算是脱胎换骨了;当我真正学会了如何教书,我才发现我已经身处另外一个世界,我早已重生无数回。

我猜,这位同学这辈子都不会再用手指伸到油锅里去试探油是否已经开了。这就是试错,试过之后,知道错了,然后就不再犯错了。当然,也许在试过之后,发现不仅没错,还很正确,那么就多了一项新的知识。

人类要是不会阅读,不会记录,不会表达,不会思考,会是什么样子呢?下面这个故事流传颇广[49]: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挂着一串香蕉。实验人员准备了开水,一旦有猴子碰香蕉,马上就会有滚烫的开水浇向那只猴子。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被开水烫,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同样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不再试图去拿香蕉。   然后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换走,换进去一只新猴子。这只新猴子看到香蕉,当然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还没等科学家浇水,其他四只猴子就对那新来的猴子一顿暴打。新猴子挨了几次打之后,也不再试图去拿香蕉了—怕再挨打。   此后,实验人员再把另一只猴子换走,换进去另外一只新猴子。这只新猴子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切如前,等待它的是其他四只猴子的一顿暴打。于是,这只新来的猴子也不敢碰香蕉了。   最好玩的是,上次挨打的猴子,这次出手最重。(其他的猴子也许出于爱护,这只猴子肯定是出于报复),因为它并没有被开水浇过。   最终,笼子里最初的五只猴子都被换走了。现在的这五只猴子并不知道开水的存在,它们只知道一件事情—谁要敢碰那串香蕉,上去就是一顿暴打。(它们的行为与爱护无关,全都是出于报复!)

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人们往往会心存恐惧,因为人们害怕未知。而群体面临无法体验的知识,往往会表现为疯狂。有句话非常精辟,“很多时候,人们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他们的残暴只不过来自于恐惧。”哥白尼深知这一点,所以,直到临终时刻才敢于正式出版关于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

在任何一个阶段,总是有一段时间进展缓慢,许久过后,所谓量变到质变的效果才会出现,才可能有突飞猛进的感觉。   可是人们往往在行进一小段时间之后,就因为觉得进展“过分”缓慢而产生动摇。所以,从来都没有体会过突飞猛进的感觉。然而这样慢慢动摇直至最终放弃的人,在漫长的一生中总是会遇到身边的某些人在“突飞猛进”—于是,在不愿意承认自己曾经的错误的情况下,当然貌似“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呀,他肯定有什么诀窍!”

如果,你把时间和进展之间的关系仅仅理解为纯粹的线性关系,那你最终根本不可能遇到你所满意的进展。其实,没有哪个人可以长时间忍受失望。这样看来,你曾经的放弃,往往并不是因为你没有毅力,而只是对时间和进展之间的关系理解错误造成的—在频繁发生失望甚至绝望的情况下你居然坚持了那么久,你其实是多么的有毅力啊!

人类发展史就是极少数想明白的人在不停地挣扎的同时被绝大多数想不明白的人谩骂、侮辱、陷 害、谋杀的历史。谁都有脑子,用还是不用,是个问题。有脑子却不用等于没脑子。用,那应该怎么用,是个更重要的问题。这是个人选择,这是一个人的奥德赛。女妖的歌声无孔不入—而你却除了你的耐心之外没有任何其它抵御工具,路漫漫其修远,你要上上下下而求索不息。

所谓独立思考,只不过是“当别人告诉你一个结论的时候,你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得到结论的过程,看看有没有漏洞,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那结论到底有多少道理”而已。没那么复杂,也没什么玄妙—这只不过是一个正常的有脑子的人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权威不一定正确;其次,对正确的权威信息很多人的理解并不正确;再次,权威还可能居心叵测;最后,权威可能并不存在。迷信权威固然不对,反过来,鄙视一切权威也无疑是偏颇的,道理也简单—总是有真正负责任的专家、权威存在。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该在多大的程度上相信权威

在工作岗位上,有一些人像是顶着一颗榆木脑袋一样,只做领导要求做的事情,甚至连被要求做的事情都做不好。很多的时候,这样的人不是在偷懒,而是他们长期养成的习惯(回避思考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他们的行为模式—他们根本想不出该干的是什么,所以只求把领导交代的任务做好以保饭碗,可问题在于,他们甚至连怎么干好那些被交代的任务都想不明白,因为他们的脑袋从未用进、只曾废退,早就退化成了实心的榆木,没什么用处……   而另外一些人(肯定是少数),他们接到任何任务之后,都勤于琢磨,去思考该任务的目标、实质、意义,而后再根据其目标、实质、意义去思考该任务的完成方法。于是,他们为了完成任务,实现目标,会去做很多领导原本甚至未曾想象过要交代的事情,最终,不仅完成任务,还常常有很多意外收获……

所谓脑子混乱的人,主要特点就是把根本不是一回事儿的东西当作一回事儿。因为他们构造世界的概念是粗糙的、混乱的,未经细分与整理的,所以,他们的世界也只能是粗糙的、混乱的,无法理顺的。比如,“不恰当比较”、“无关类比”是很常见的逻辑错误,可是很多人出错的时候,往往确实是无心的,不故意的,只不过,他们的概念太乱,太含混,才会把那么迥然相异的东西当作差不多的东西,甚至干脆当作一回事儿。这样的人看问题永远只能看到表面,甚至连表面都看不清楚,更谈不上“穿过表象看透实质”了。

很小的时候,母亲教我,“打开教科书阅读的时候,要先把所有概念死记硬背下来。而后,因为那概念被你牢记于心,所以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与实践反复审视那个概念,对它形成透彻的理解。

不知道“目标”与“计划”并非一回事的人,并不知道他们自己可能会因为“死守计划”(Stick to the plan)而最终无法达成目标……   遇到搞不清“政府”与“国家”之间区别的人,轻易不要与之沟通,否则你可能会因此发现麻烦不断祸患无穷……   没搞清楚“科学”与“科普”与“科普作者”之间相去甚远的人们会骂来骂去,全然不顾逻辑的存在……   不知道“上学”和“学习”不是一回事儿的人,其中一些可能会因为自己有博士学位就瞧不起中专毕业的人;反过来,另外一些可能会因为自己只有中专文凭而憎恨那些有博士学位的人……   不知道“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看法”之间的区别的人,要么可能迷信权威,要么可能把自己当作绝对权威……   很多学生讨厌历史课,其实只不过是没弄明白“历史”与“历史书”之间的重要差异[56]……   反过来,永远是那些能够把概念理解透彻,区分清楚的人才能够想清楚,进而改变整个世界:   华盛顿他们一帮人想明白了“三权”是可以分开的,于是造就了今天的美国;   邓小平弄清楚了“政治”与“经济”是可以分开的,于是造就了今天的中国;   有程序员想明白原来“内容”与”表现形式”是可以分开的,于是,“html”之外分离出来一个“css”—整个互联网都变了……

不夸张地说,神与怪,都是人们基于种种原因坚决“不接受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应景解释”而已。而在第2章第4节,也曾经提到过那个必须接受的现实:未知永远存在。本质上来看,不确定性和未知是一会事儿。

在错误的路径上,时间越久,效率越高,结果越可怕。

有些人认为“电视破坏了人们之间的沟通”[59]。他们之所以如此认为,大抵上是因为他们观察到的第一个现象是“现在的人们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长……”(A)—这是个确实存在的真实现象;与此同时,他们观察到第二个现象“现在人们之间相互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B)—这也是个确实存在的真实现象。而这两个现象又好像明显有着一定的联系,想想啊,每天只有24个小时,花在这儿的时间越多,花在那儿的时间就越少……于是,这些人就用“因果”逻辑关系把这两个现象联系了起来,于是得到的结论是“B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A”……   可事实上,   的确,有些人看电视看得太多,以至不与他人沟通,但是,有另外一些人就算不看电视也不与他人沟通,比如说他们可能酗酒、吸毒……   就算电视是沟通被破坏的理由,但也不见得是唯一的理由。比如某个人白天被炒了鱿鱼,回家生闷气却又不愿告诉家人,于是一声不吭坐在那里看电视,这时候,“不沟通”的表面原因是“看电视”,而深层次原因是“失业的烦恼”……   既然电视不见得是沟通受到破坏的唯一的理由,那它还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理由呢。事实上,很多的时候,人们之间相互不沟通的最根本原因可能在于人们普遍缺乏 基本的沟通技巧……   如此看来,“电视破坏了人们之间的沟通”这种观点,或者说这观点之后的因果关系,是不可接受的、站不住脚的。

这些年我见证过的最惊人的、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自证预言实现发生在学生群体中,大多数中国学生之所以最终未能掌握英语,其实就是自证预言的实现。最近几年,国内考TOEFL的中学生开始渐渐多了起来。有趣的现象是中学生的TOEFL成绩平均比大学生高出许多。在国内的大学校园里,谁的TOEFL成绩要是过了100分就算是高分,110分以上少之又少。可是,在国内的中学校园里,TOEFL成绩100分只是平常的成绩,110分以上的成绩在参加TOEFL考试的高中生中并非罕见,甚至,连115分以上的成绩都相当常见。   为什么两代学生之间会出现这么惊人的差异?最好的解释是,上一代学生实现了“自证预言”

脑残者最好玩的地方在于他们认为别人才是脑残呢。这句话本身并不意味着说 2)”认为别人脑残的人才是脑残”。   《异类》(Outliers)的作者Malcolm Gladwell在他的成名作《引爆点》(The Tipping Point)中提到一个现象,禁烟运动往往带来反效果,越禁越吸引未成年人,因为突破禁忌总会带来一些微妙的快感。他接下来分析到,很多未成年人开始吸烟,并不是因为吸烟很酷,而是,他们看到吸烟的人很酷[63]—比如隔壁那个很酷的姐姐。   实际上这种认知只不过是分不清原命题和逆命题之间的区别:   原命题:吸烟的人都很酷。   逆命题:很酷的人都吸烟。   我也想酷,所以,我要吸烟。   事实上,每天有无数的人因为分不清原命题和逆命题而被他人左右。混淆原命题和逆命题,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广告设计者最常用、最舍不得放弃的手段—因为它最有效,正如之前的统计数字说表明的那样,至少对79%的人有效!

不明白“举证责任”的人,逻辑没办法清晰,脑子没办法不乱。好像这几个字没啥了不起,但它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因此落榜(迷信了某种诡异的学习方法),有人因此离婚(胡乱猜疑直至搞毁一切),有人因此破产(采取了错误的策略进而陷入不可逆转的困境),有人因此出家(原因请读者自行揣摩)……他们的共同点是致死都想不明白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在两千年多年以前,如果你观察到船出海之后,并不是一下子消失在视野中,而是逐渐变小;更为重要的是,先是船身消失在水平线之下,而后是船帆一点一点地消失……于是,你断定,大地肯定不是平的……也许它应该是圆的。

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人抱怨老板或者上司愚蠢。可是,上司真的很愚蠢么?不排除确实在有些情况下,上司很愚蠢—没有人十全十美。然而,更可能的解释是这样的: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如果不做事的话,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的,因为人只有在做事的时候才会暴露缺点。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并不自知的重要原因—人们正在做的往往是别人让他们做的事儿。在任何一个部门或团队里,上司做的事情全部是显性的,所有下属或者成员都可见的;而下属和成员之间往往并不相互非常清楚对方正在做什么。于是,下属们更容易“共同”地看到上司的缺点。钱钟书先生有个很有趣的描述:“猴子要爬到树上,我们才看得见它的红屁股”。可是,换个角度来看的话,树下的猴子们之所以没有看到或者看不到身边的猴子们的红屁股,只不过是因为它们都蹲在地上。

不妨想象一下,有一个女人怀孕了。怀孕的消息一传出,她将开始获得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各样的“忠告”、“建议”或者“指导”。她很是慌张,毕竟这是第一次,尽管之前她也曾想尽一切办法学习、准备。而那些忠告建议和指导都至少听起来很有道理,起码至少有一定的道理,要命的是这其中肯定还有一些实际上相互冲突但也各自都好像有些道理……最终,是否听取了那些忠告,是否落实了那些建议,是否实接受了那些指导都不重要,反正无论有没有这些东西,孩子终究是要出生的—他可不管妈妈慌还是不慌,懂还是不懂……而孩子出生的那一瞬间,母亲会突然明白之前令她无所适从的各种忠告、建议或者指导中的绝大多数部分在她身上并不灵验,为什么呢?   很简单,这位母亲之前所听到的大多数其实并非“道理”,而只不过是“感悟”而已。并非只有科学家才要遵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也并非只有专家级别的新闻工作者才要分清“看法与事实之间的区别”,其实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分清楚“道理”和“感悟”之间的巨大差异。   并非所有的“感悟”都不是“道理”—但确实更多的时候“个体经验”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差。分不清“感悟”和“道理”是很危险的,不仅误己,还可能误人—好心办坏事儿的,往往都是那些分不清楚感悟和道理的人。   然而分清“道理”和“感悟”却并不那么容易,尽管原则很简单很明确:“道理”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却只不过来自个体经验。请读者不要误会,我的本意并不是说“感悟都是没用的”。我是在说,感悟不一定是普适的,非普适的感悟与普适的道理不一样,很多的“感悟”是有局限的,甚至可能是有很大误导性的。

首先,成功者其实没必要,也没义务,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讲述所有的细节。相信我,如果仅仅用财富、权力、地位来衡量成功(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话,那么,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有数不尽的磨难的同时,也往往充斥着大量不可告人的细节。比如,国内某大企业的老板,肯定不会对所有人说他在同行竞争压力以及来自各个方面的巨大压力之下做出的某些决定。追求巨大财富的是如此,那么,追求巨大权力的和至高无上地位的更是如此。   在某些事情上,每个人都应该有沉默权。那些正在分享所谓“成功经验”的人,也应该享有这样的权利。就好像美国警察经常说的那样,“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话将成为呈堂证供。”在并非特殊的极端情况下,我们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要求另外一个人讲述全部细节。但是,如果他们说的,你就当作全部;他们没有说的,你就当作没有,那你就跟寓言中那个掩耳盗铃的家伙属于同一个智商水平了。

其次,几乎所有的成功者,在讲述自己成功经历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地夸大自己为成功所付出的代价,夸大曾经面临、战胜的困境,夸大自己最终成功的难度。这不是他们故意的,因为他们也是人,跟所有的普通人一样都有不同程度的虚荣心需要获得满足。他们现在的成功是确定的,那么,这成功的荣耀就取决于其难度有多高,即,起点条件越差,现在的成功将显得难度越高。只有难度更高,才能获得越多的掌声,被认可的程度才越强烈,才会被人们更加五体投地地佩服。   他们这么做,还有另外一个潜意识的根源,为了保护自己。每个获得巨大成功的人,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这跟下象棋没什么区别,不仅要不断地“进攻”,更重要的还要稳固地“防守”。他们如此夸大自己为成功所付出的代价,潜意识里的说法是“看吧,成功可不是说来就来的,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你还是好好想想吧”—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恐吓”,与“欲练神功,必先自宫”的警告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他们这么做,还有来自观众或者听众的支持。大多数人喜欢听成功者讲述他们的艰苦经历—越艰苦越好,越苦大仇深越喜闻乐见。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平平淡淡的,甚至包括那些成功者中的大部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电影之所以精彩,有两个原因,首先是艺术加工,其次是时间段上的压缩—把一生的故事用一个半小时讲出来,不波澜起伏、惊险刺激才怪。然而,真实的生活却不可能天天波澜壮阔、起起落落、惊天动地,事实上,没有谁的心脏可以承受得了这样的生活。   一方面,大多数人一生都不会醒悟“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另外一方面也有很多人在潜意识里希望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通过艰苦奋斗才获得成功的,因为他们潜意识里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自己的“不成功”,才能更为自然地接受自己的“不成功”。他们潜意识里的想法如果表达出来可能是这样的:“看吧,成功多难呀?要付出那么多代价才可以呢!我还没付出那么多代价,没成功很正常么……”事实上,对那些渴望成功而又尚未成功的人来说,成功人士的“苦大仇深、血泪斑斑的经历”是一种多大的安慰啊!

有些时候,“成功者”的经验根本没有用,因为那些经验根本就是错误的,但关键在于他们自己可能也并不知道。比如,他们遇到了一个经济飞速增长的时代,无论做什么都赚钱,并且还赚得很多;所以,宏观上来看,根本就不是他们自己所认为的宝贵经验在起作用,而是宏观经济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但是,有谁愿意承认自己的成功跟自己的经验没什么关系呢?人类拥有的普遍的认知偏差之一就是:把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坏运气。(心理学上有个专门的名词:Self-serving Bias(自利性偏差)。)而那些“成功者”这么做的时候,也往往并不是有意欺骗你—他们甚至是好意的。

不要说模仿成功者,就算观察成功者也很难。成功者很多,但是,你身边真正的成功者却很少;成功背后的东西很难看清楚,所谓成功的真实性也很难判断,而成功者们又会有意无意地美化和包装他们的经验,而这一切,都在干扰你的判断。但观察失败者却要相对容易得多,因为他们的失败往往是显然而确定的,而失败的原因往往很容易确定,尽管失败者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并且,你身边失败者的数量,显然要多于成功者的数量,于是,你就有了更多的观察机会。

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

古人说,人贵自知。摆脱“自以为是”陷阱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正视自己的恐惧,因为恐惧永远存在。现今的自然界中,绝少有动物以人为主食,但经常会出现人被咬被吃的事情,主要是因为那些动物被惊着了,害怕了,才会主动出击。一样的道理,那些突然放弃讨论转而“变”得不理性的人,只不过是在那一瞬间恐惧占了上风勇气消耗殆尽才变成那样的。不要以为自己拥有无比的勇气,不要以为自己没有恐惧,总有那么一个时刻,你的勇气不能抵御你的恐惧,所以,有什么理由不能理解别人的恐惧呢?

作为注定会老去死去的物种之一,人性中天生就充满了恐惧。因为害怕自己的死亡,所以宁愿相信存在某个地方叫做天堂;因为害怕失去亲人的痛苦,所以宁愿相信来生来世、转世轮回;因为害怕强者无疆而又不能面对自己的懦弱与无能,于是普遍相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同时在教育孩子们的课本里不忘加上“农夫与蛇”的故事。成功者害怕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于是在“分享”成功经验时像着了魔一样夸大自己遇到的各种障碍的同时却对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运气”绝口不提;碌碌无为者如饥似渴地享受成功者的“分享”,在听到成功者遇到“难以逾越”的困难九死一生的时候潜意识里暗暗欢喜—想,原来我没成功是有原因的啊!

其实有的时候有些话‘话糙理不糙’……其实不说脏话的人不一定不脏;而有时候说点脏话有助于心理健康。”

但是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禁止我在任何情况下说类似以下的句式:   “……本来/原本就是么!”

长大之后,在一部关于某重大新闻事件的电影里看到报社的老板呵斥一位刚入行的记者:   永远不要再跟我说“我认为……”了!你的看法关我屁事?我要的是事实……   从那之后,那个毛头小伙刻意让自己的句子都用“事实上”作为开头,而为了配得起这个开头,后面的陈述不知不觉之间就真的剔除了很多“偏见”。电影里的这个小细节再次触动了我,这才明白原来在很多领域里,有些所谓的“思维训练”,其实只需要改改语言习惯就可以瞬间大有改观。

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更改的,现在的烦恼是无济于事的。但是,将来的尴尬也许是可以避免的—如果现在的行动没有出错的话。换句话讲,为了避免将来的尴尬必须在今天采取正确的行动。

要是我不浪费那么多时间就好了!”   可是你已经浪费了那么多时间。现在竟然还在浪费时间!

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说完。

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比自己估计得差(甚至差很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只有相信这一点(这一个事实),才能够在听的时候有意识地为了真正记住而反复(认真)回顾。在一些重要场合(比如课堂、会议),也会因此“真诚”地借助辅助工具(笔记或者录音)。很多人从小就对老师“一定要记笔记”的建议置若罔闻,准确地讲,那并非出自对老师的忽视或者鄙视,而是出自对自己的幻觉的信任。

仔细观察一下就知道,生活中有多少原本刚开始是认真的交谈最终变成了激烈的争吵,固然有讲者的问题,但更常被忽略却又更为重要的是听者没有给出恰当的反应。该确认的时候却武断地作出了定论,该回应的时候却示以沉默,讲者兴高采烈的时候听者却意兴阑珊,讲者正在努力论证的时候听者却过早开始反驳……

很小的时候,我父亲教我,一定要想办法时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这样的话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当时并不懂这其中的道理,都过了三十多岁才知道一直按他所说去做所带来的巨大好处。赢得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绝对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观察能力,并且,这些人还会相互沟通,互通有无,于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   有时,你明明知道你说的就是对的,可是还是没有人听的进去。绝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多少有些失落,甚至感到愤怒,可事实上,这往往只说明一个问题,他们还没有赢得足够的重视。   没有人会像你自己一样了解你自己,也没有人像你自己一样关注你自己。所以,每个人其实都多多少少高估他人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又因为这个结果进而低估他人的评估能力。要知道,重视和尊重往往来得要比自己想象的晚许久许久。绝大多数人因为不懂这道理,于是总是处于“等不及”的状态,反而弄巧成拙,一辈子不可能获得哪怕是一点点的重视,更不用提什么尊重。   对于那些能够听得进去并肯认真思考这个貌似简单的道理的人来说,“话说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听”,是个极为有效地自我评估标准。有人听,你知道你自己处于什么状态了;你说了,别人却听而不闻,甚至有(对你来说意外的)异常反应,那就说明你积累得还不够。那就接着攒罢。我一直觉得“攒人品”的说法不仅仅是有趣的,事实上还是相当精巧的。

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真正跨出那一步真的很简单。如果你有一天终于跨出了那一步,就会理解为什么大多数在那一步之外的人从来都没觉得跨出那一步有什么痛苦;并且你也会很快体会到那一步之外的欢乐是怎样的欢乐。没人能帮你,你只能靠你自己。并且,牢牢记住,正如没人能帮你一样,你估计也帮不上别人。你可以为之努力,就好像我现在做的这样,但,效果如何,不在于你。因为,你或许已经能够明白,很多的时候,好的意图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

求知的路走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依靠勇气,而不再需要更多的智商。

遇到不解的问题,遇到不确定的想法,最好马上记录下来。不一定非要急着获得答案—因为很多的时候,马上获得解答是不可能的。就像上面曾经提到过的那样,“很多的时候,不仅归纳经验需要很长时间,通过演绎论证归纳出来的经验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要知道有些阶段无法跨越。生动一点的类比是,“十月怀胎”就是需要十个月,这事儿谁也改不了:无论谁多么聪明—再怎么聪明也需要十个月才能把孩子生下来;无论谁多有劲—使劲就可以出来的肯定不是孩子。很多人不懂等待的必须,而最终的结局是,等也等了—不等也得等,时间才不理你究竟是谁—等来的结果却是另外一个,反正不是可以通过耐心等待应该获得的那个。

现在说另外一个方面。人们总说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别的事情。可事实上,那应该仅仅是因为他们还没开始做那件事情,所以还没有在那件事情上遭受挫折而已。因为还没有遇到过挫折,还没有证明那件事情他们做不好,所以,那件事儿对他们来讲确实具备很大的吸引力。事实上,当很多人真的放弃原来做的事情,然后去做新的、所谓真正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他们最终会发现,这件事想要做好同样困难重重,挫折不断。没有多久,这些人又会因为做不好这件事而失去兴趣,然后开始幻想做另外的事情,并且将其行为“合理化”而后如此声明:“我(才知道)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个……”(心理学上有个专门的概念,把这种做法称为“Rationalization”。

所以,我觉得兴趣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没有被想象得那么重要。只要一件事儿你能做好,并且做到比谁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你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相对于坚持,方法有多重要呢?很多的时候,哪怕说不重要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其实也并不是特别过分。更何况,所谓的“好的方法”实际上是因人而异的。适合这个人的方法放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很可能适得其反。换言之,适合所有人的方法可能根本不存在。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在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是件非常可笑却又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   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

在面临尴尬的时候,尽量弱化你的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你的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要知道,你所面临的所有尴尬,最终肯定有一部分原因是你自己造成的。所以,没必要找借口,没必要抱怨别人,没必要觉得这世界就对你一个人不公平,要记得“你并不孤独”—肯定还有别人也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遭遇过同样的尴尬和痛苦。但是有多少人能像你现在这样平静地对待痛苦,而又清楚地意识到你不能被你的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呢?你这样一想,就释然了。只要你没那么痛苦,你的大脑就很难遗忘这个事件—更何况你早就把这个事件和经验记录在案了呢!想象一下吧,这两个简单的方法会在未来帮你减少多少麻烦,给你的未来节省多少时间!

有些人看透了这一切,可是却选择了逃避。这些人会认为“万物皆空”,一切都是幻象而已。于是声称自己可以跳出红尘,远离喧嚣。其实,这也只不过是心智力量太弱的表现而已。   另外一些人也看透了这一切,却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坦然地接受。他们运用自己的心智力量去分辨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必须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的,而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无需比较同样可以获得的。然后,把时间花在寻找甚至制造那些无需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与幸福—当然,同样要付出很多代价—然后无怨无悔地生活,尽情地欢乐,平静地痛苦。

问你何时曾看见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

当一个人身边都是优秀的人的时候,没有人求他帮忙—因为身边这些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好是因为遇到问题能够解决才被认为是优秀的。

当你把时间花费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哪管最终的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最终,“真正的好朋友”谁都只有几个而已。

嘲弄他人的人最终必然被他人、或者他人之外的其他人,所嘲弄。这简直就是一个恶毒的符咒。我自己的经历中有一个与此非常类似的情况。上大学的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男生宿舍里流行一种低级的游戏,扒裤衩。动不动就有一群人用莫名其妙的理由对某个男生群起而攻之,令那男生最终下身赤裸,羞愧难当。那个时候(90年代初),我们宿舍算我在内总计12个人,其中只有我一个人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一次这种游戏。甚至在他们所有的人,包括那个被扒光的,嬉笑一片的时候,我都笑不出来,也许是因为我实在是看不出这事儿好玩在哪里吧。毕业之后,我突然有一天想到,整个宿舍里,只有我一个人从来没有被扒光过,从来没有谁对我有过那样的企图。除了我之外,所有的人都有被扒光的经历。我们宿舍老三因为他最强壮,四年内从来都没有“失身过”。然而,一晃四年到了最后一天,却晚节不保—10个人集体把他围了起来。十秒钟之后,他说,“我自己来还不行么?”结果听到的回答是“当然不行!”五分钟之后,他被扒得精光,被锁在宿舍门外。这个经历让我终生受益。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能清楚地告诉我为什么那个古老的训诫是正确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在看来,他们不见得一定是什么都知道之后才写出来的。很可能是为了写出来,才去搜索、积累,才发现了那些令我们惊奇的内容。当然,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自己也会经常被自己的发现吓一跳,要不然怎么会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之类的慨叹呢。

大多数人必然跟另外的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们也许也象我一样挣扎着试图与其他人一样。结果,我们当然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但是,我比较老实(或者说智商不够也行),失败了就承认了失败。而相当数量的人,失败了却假装成功了,甚至装到自己都信了的地步

于是,我做了个决定,从此鼓励身边所有的人,哪怕他并不是我的朋友。支持我这么做得另外一个理由也来自于我的观察。我发现,敢做惊天动地的事清的人不仅是少数,还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所以,鼓励一个人是没有什么风险的。   一个朋友跟我说,他要开个小店,我说好啊,我帮你做点什么好呢?这位朋友愣了一下,说,“他们都说不行呢……”一个朋友告诉我说,她要学photoshop,我说好啊,能自己动手做出来东西肯定会让自己心情愉快呢。她愣了一下,说,“……别人都嘲笑我呢。”   也许是我运气不好?我从来没遇到一个人问我说,“你说我是不是应该把XXX干掉算了?”,或者“你说我去抢银行行不行?”而关键在于,20多年来,每次我对朋友给出一个正面的回应,用简单的三个字“很好啊!”来表示鼓励的时候,我竟然看到的是几乎一模一样的先是惊讶后是感激的表情。   当你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你自己,因为最终你会发现你开始进入一种他人无法想象的状态:你成了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浪费时间甚至生命,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必须有别人鼓励才敢于行动的人—可是,你却是另外一种人,你不需要被鼓励。这是一种境界。

在健身馆里,你知道如何一下子看出来哪个人是已经坚持了很久的人么?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看看他们的身材。不过,最好玩的也最有效的是观察他们的表情。这些人脸上的表情是平静的、从容的、放松的,但却是专注的。他们会做很长时间的准备活动,然后开始规律地完成当天锻炼,并且补上相当长时间的放松活动。

我常常观察那么多的人为什么无法坚持—尽管他们和那些少数最终坚持下来的人一样,都有着良好的愿望。第一个可能性是,他们最初的时候一下子练得太狠了—狠到不要说他们,实际上是谁都坚持不下来的地步。比如说,跑步是最有效的减脂方法,但是大多数人用错误的方式跑步。一上跑步机,就把速度调到65以上,咚咚咚拼命跑,10分钟之内已经上气不接下气,跳下来之后扶着把手喘气擦汗。事实上有氧运动大约20分钟之内,消耗的主要只是身体里的糖,30分钟之后才消耗脂肪的比例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可是,他们这样的跑法,永远不会有效—除了很累之外。当然,“累”这个事实,造成一种幻觉“我一直在努力”

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往往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的计划之所以不能坚持完成,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是“超人计划”—“不可能完成之任务”。我经常看到学生的计划上写着“每天背200个单词”、“每天写5篇英语作文”什么的。这样的强度,对起步的人来讲,只不过是“貌似可行”而已。在一个所有人都匆匆忙忙的世界里,想放慢节奏实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是,应该记住的是: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那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会从一开始就拼命呢?体育老师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告诉过我们长跑的技巧:到了最后100米才开始冲刺。但是,这样的道理好像就算讲清楚了也根本没用—要不然怎么这么多的人会反过来做事呢—他们往往是最初的100米冲刺,然后就索性不跑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总是幻想有什么“速成”的方法—因为,他们前期松懈了太久,现在突然发现时间不够了,最后期限马上就到了,所以,只有寄希望于“速成”方法的存在。如果你曾经有过类似的幻觉,别奇怪,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这几乎是所有人的本性。而这种本性使得人们不得不疲于奔命,于是,速食业也间接因此蓬勃发展;这样的本性还使无数的培训机构构成了一个与所谓正规教育平行的庞大产业;这样的本性使减肥药成为一个庞大的垂直产业—每年全球有上万种新品减肥药上市,无一例外都被证明为无效。

这些人往往是到了不得已的地步才决定锻炼。我认识的教练常常向我抱怨他们的会员想法太多却不切实际。教练们的说法是这样的:“理论上讲,一个人积累那些脂肪花了多长时间,那想把那些脂肪消耗掉,大致也要花同样的时间。”所以,如果一个人25岁开始发胖,35岁来健身馆的时候身上有40斤脂肪,然后要求教练帮他三个月之内减掉那些脂肪,这种要求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当然,努力一点,可以把10年时间缩短为5年,甚至两三年,但肯定要比那些想一蹴而就的人想象的时间要长出许多倍。

不要等机会来了,才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好”或者“机会总是眷顾那些准备好了的人”。懂得这样的道理之后,你就会真正审视生活,然后开始醒悟。其后,你再看看你身边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的人,就知道他们其实有多可笑了,因为他们一生在追求实际上根本得不到的东西,最后只有这样的出路:要么对人生失望,要么选择某个宗教而后寄希望于来世。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尴尬、浮躁与沉沦,本质上来看都和上文说描述的境况没什么两样。正如之前曾经讨论过的那样,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进而做出不现实的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最终,如果不能够控制这种焦虑的话,就很可能跌入所谓“万劫不复”的境地。

“怕麻烦”就是一种害死人的坏习惯。学习成效差,就是因为“怕麻烦”所造成的疏漏;工作成绩差,也不过是因为“怕麻烦”而偷懒所致;甚至,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很多人生活不幸,其实只不过是在关键决策时因为“怕麻烦”而产生了失误……所以,结论是,“无论做什么事儿,要是怕麻烦就废了”。因为麻烦就是麻烦,它不会因为谁怕它就饶了他,也不会因为谁不怕它就躲开他。麻烦无所畏惧。麻烦化身无数,麻烦无所不在。想要做成事,必须不断解决麻烦。   坏习惯与好习惯一样,利息并不高,甚至很低,只不过它利滚利。可也正因如此,坏习惯会在它的宿主身上永垂不朽。就好像一个人得了慢性病一样—慢性病的特征是,暂时看起来没什么事儿。“并不马上致命”,是慢性病的最可怕之处—等到最终本症和综合症一并爆发的时候就没救了。坏习惯的机理跟慢性病一模一样。当最终的恶果来临之时,“怕麻烦”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它连本带利要多高就有多高—根本还不起的。   千万不要跟怕麻烦的人在一起。不要跟怕麻烦的人做朋友,他们把他们所惧怕的所有麻烦全都甩给朋友,瞬间就把所有的朋友,当然包括你,全都变成另外一个更大的麻烦……接下来,背叛是唯一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不要给怕麻烦的人打工,因为他们就算做了老板也做不了几天。不要雇佣怕麻烦的人,他们会运用他们的所有“聪明才智”迅速甄别工作任务简单与否,然后专门挑简单的事儿做而后拼命邀功,同时把他们认为麻烦的事情甩给别人或者干脆藏起来不做。除了他们每人会推卸责任、搬弄是非、胡搅蛮缠—这是他们的特长。把怕麻烦的人剔除出去,整个团队瞬间就可能焕然一新。   养成不怕麻烦的性格,才可能拥有耐心。而耐心是一切工作上、学习上成功的前提。哪怕在生活中,获得真爱也是需要耐心的—因为真爱的定义就是你心甘情愿地在另外一个人或一些人身上投入时间精力,甚至不计回报。   同样,不管是健康还是不健康也都是积累出来的。不健康其实是最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生活方式。大多数人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不在意自己的健康,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却觉得没什么。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晃十年过去,到了三十多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得了许多种慢性病中的至少一个,比如脂肪肝、糖尿病什么的。慢性病的本质就是“判你死刑,缓期若干年执行”—至于若干年究竟是多久,那要看你的“表现”。可实际上,当判决来临之时,坏习惯早就有了根深蒂固的势力,想要改掉,有时哪怕耗时费力也不一定成功。很多人就是这样,还以为自己在拼命提高效率,却暗中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效率再高都没有什么用处。

我们遇到的尴尬,大多都是自找的。过去犯错误,现在就要承担后果,就好像黑帮片里常用的台词所说的那样,“出来混的,早晚要还”。为了将来不再面临尴尬,必须改变今天的观念和行为。要坚信积累的力量。一切都是可积累的。即便遇到了尴尬,即便感觉“没时间了!”也要选择积累。如果觉得积累来不及了,那就接受现实吧,想想看什么可以改变什么不可以改变,找到能改变的领域采取积累的策略。这是唯一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过去埋单。   爱因斯坦说,“用当年我们制造麻烦的思路,我们根本无法解决它们。”所以,别再跟时间较劲了,看清楚,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将来,时间可能是你的敌人,也可能是你的朋友。它究竟时敌是友,就看你自己了……

然而人生就好像是马拉松长跑,最后的胜者是那个最能坚持的人。17年间,无数的公司进进出出,无数的人来来往往,现在回头一看,掉队的竟然都是聪明人,留下我一个当初土里土气、傻头傻脑的人跑到最后。

能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雄鹰拥有矫健的翅膀,所以能够飞到金字塔的顶端,而蜗牛只能从底下一点点爬上去。雄鹰飞到顶端只要一瞬间,而蜗牛可能需要爬很久很久,也许需要坚持一辈子才能爬到顶端,也许爬到一半滚下来不得不从头爬起,但只要蜗牛爬到顶端,他所到达的高度和看到的世界就和雄鹰是一样的。我们大部分人也许不是雄鹰,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蜗牛的精神,我们可以不断地攀登自己生命的高峰,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在无限风光的险峰俯视和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无论是雄鹰,还是蜗牛,都因为它们的勤奋和努力,就有了时间作为自己的朋友,每一分、每一秒,它们的生命都因此有了它们自己确定的意义,而非虚度。

一切都靠积累,一切都可提前准备,越早醒悟越好。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