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当客户说 “这里有点问题,我想要这样的...”,后面的事你造吗

2017-01-14 18:48 260 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iwesalt/article/details/54428160

刚开始参与项目时,听到客户说“这里有点问题,我想要这样的…”一般是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耐心地听完,然后就愉快地增加功能啦,或者调教八哥啦。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貌似不是这样子。特别是当同事听到这样做时,往往胆战心惊,就好像一个老司机坐在副驾驶上看着一个新手上路,总是无比紧张,恨不得把方向盘抢过来的那种感觉。
  但实际上,你不能抢方向盘,也不能一直说,往左点,往右点这种废话,因为项目不只一个,是很多个。
  现在,当客户说“我想要”的时候,后面的角色交流正常或不正常有15步要走,且只是算最基本的角色,即客户,
项目经理,程序猿,还不包括设计,前端,审核等角色。看来“我想要”三个字不可轻说啊,责任重大。我们用时序图看看。

也许因人而异,会有各种各样的沟通方式和关注点,为了统一好行为,节省时间,达到高度一致,我们规范了程序员与项目经理之间的工作沟通的3要素即,what(是什么),who(谁),when(什么时候),搞明白谁要求你什么时候完成什么事。如果不清楚表示接受信息不完整,一定要问清楚。之后要自己确认是否在时间范围内完成,如果不能也要沟通清楚。
还有一种情况,有时项目经理给任务时并不知道你要多少时间,这里你要表现专业素质最重要的一种,即估算时间,然后将此时间告诉项目经理并达成一致再往下工作。
客户,项目经理,程序员三方时序图

注:这里的“我”表示程序员

What:制定什么事?目的是什么?——有必要吗?
When:日期,什么时候指定,完成的时间是否适当?
Who:由谁负责制定?由谁负责执行?有没有更合适的人?熟练程度低的人能做吗?向谁反馈,谁需要知悉?
  看完这个时序图,作为程序员应该再也不敢随随便便说“没问题”了吧。也侧面证明了无论客户多少小的问题,实际上都不是个容易的事,事实上从来没有遇到过容易的事。所谓的容易只是客户觉得容易而已。既然如此,那么作为程序员的你有足够的理由认真对待任何一个小功能或者小bug。否则你帮客户达成“我想要”时就会因为轻判而不知道这个坑的大小。

阅读更多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