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大三期间的总结感悟

2017-01-03 23:49 232 查看
高三毕业懵懵懂懂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到如今两年半的大学生活感悟颇多。

有收获,有挫折,有打击也有鼓励。

作为一个编程小白或说计算机小白,从零进入这个领域是在起跑线落后于别人很多步的,技术的路,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0和1是两个相反的情况。

很多人都说,现在流的泪就是当初选专业时脑子里进的水,要做一个优秀的人,让自己无论进入哪个领域,都能找到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

无论如何,自己选的路,再苦也要走下去。

从大一的一片白纸到开时接触编程,我在两年的时间里慢慢摸索着计算机这片望不见边际的海。

C++基础,高兴地以为自己很NB了,实际是迈入编程之路的第一步;

OC,开始接触iOS编程,(在导师考核下还事先探了下android的水),大一下,如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酿跄着做出一个微博demo客户端。

摸爬滚打中慢慢发现自己对客户端的开发不是很擅长。

回到课程学习,渐渐刷了博客,一天天尝试着接触计算机行业的相关信息,不知不觉微信里多了自己都忘了什么时候关注的很多公众号,chrome里多了很多自己

不知道什么时候收藏和分类的书签。

java,大二下,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给了一个项目做,简单说是开发一个院楼实验室用的管理系统,开始接触java web,从servlet,jsp,filter,listener到ssh。(每条路的发展都是不易的,这时我仍不知何为前后端分离,什么是api,什么是解耦)。

渐渐发现自己对服务器的开发有了浓厚的兴趣和信心。

微信,大三上,也算出于自己对校园生活的一些想法,用为微信公众号开发了个签到服务平台,第一次接触到api文档,慢慢开始接触正统的开发(其实就是业界开发的主流方式而已),知道ajax,springMVC...,参加了一些个比赛。

点点累积的过程中,开始慢慢对编程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代码的编写方式也有些和以往不同了。(此时心里是略有感受到代码搬运工的体验,因为第一次接触到规划方案后编写代码)。

编译原理,大三上,很庆幸这门课的老师带的是我们这个班。(下文就称黄老师了^^)黄老师给了我很多对于生活的思考,他教会我如何用编译原理学到的思路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和改善编程习惯。一个学期的学习下来 ,我对于任何一个动手编程的机会,无论是课程作业还是项目,在规划好黄老师所说的“文法规则”之前不会动手写代码,代码对于我而言愈来愈成为实现思路的一种工具,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三上有一段时间没有做项目,主要是自己想静下心来打基础,这期间各种刷csdn,公众号推送,图书馆借书等,从java语言的基础到接触JVM,有了新的感悟。

其实技术的东西靠的就是积累(听人说和自己体悟是两回事),当你有了一定的基础,去看代码也好,解决问题也好,都有更高层次的思维,对于设计模式、编程规则等等都能够以一种和从前完全不同的思维去理解。

找实习,大三上,身在211大学唯一的感受就是身边的同学有太多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这学期的课比较少,心里啄磨着是时候可以找个实习,于是一番思索后,向唯品会投了java岗。说实话人生第一次投简历心里有一种很兴奋的感觉,然而这感觉并没有机会持续太久,一天天过去,一个星期后仍然没有收到面试通知就知道石沉大海了。

说不伤心是不可能的,毕竟还是一个没有踏出社会的学生,但我自己知道该关注的点并不在被刷,而是该反思自己到底缺乏哪方面的东西。

思考了很多天,我知道自己虽然做过项目,但说到底就是校园内的比赛或者其他什么的,和公司业务的实践仍然不能相比,自己在实习经验这方面还是欠缺。

大三上,上帝的眷顾,又是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一个老师,他接手了朋友公司的整个项目,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在这个公司实习并不需要去公司上班,只需要在学校就行,我逮住了这个机会,签了合同,开始了第一次实习经历。

在这其中我做的有两部分,一是业务接口的开发,二是新模块的开发。

短短一个月内,当我拿到整个项目源码开始看,真正接触公司业务的开发,和团队的协作,并在师兄的带领下,我学习到的知识令自己都感觉到兴奋。但我知道,我还需努力。

大三的一个学期经历比较丰富,从一开始我的目标就是每年3月份的互联网公司校园招聘,这一天也随着时间的流逝离我越来越近,虽然我知道自己的水平还未到那个层次,但人总会不断成长,即使不能达到这个目标也要有尝试,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增长见识,还能发现短板。

一篇博文写下来还是感觉不能写的很具体,只是沿着时间线突出了对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比较深刻的经历,我的大学,还有一年半了。一起加油吧!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