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2016阅读总结——我的问题就是读书太少

2016-12-28 00:00 176 查看
摘要: 这是我写在豆瓣的一个年度读书总结,欢迎分享、讨论与关注

2016就要结束了,打算梳理一下这一年都看了哪些书,有点紧张。

年初的时候买了个Kindle,这样上下班在地铁上也可以看看,没那么无聊;
年中开始在豆瓣记录曾经看过的书,可惜大学的图书馆借阅历史查不到了;
年末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我的问题就是读书太少。

来看几个大佬先,盖茨是个老书虫了,时不时会在自己的主页上整个书单推荐给大众,最新一份是《My Favorite Books of 2016》;扎克伯格去年许了个愿望:每两周读完一本书。 为此他在A Year of Books专页上发布他正在读的书目,在他的Facebook主页上打卡;大概是在三四年级的时候,马斯克就把学校以及邻近图书馆的书都看完了。为此,他不得不试图劝说图书馆员订更多的书;俞敏洪不止一次得说过,他在北大的时候一年读200本书。。
我好像也没他们忙,但书看得也没他们勤。

很多道理我都明白得太晚,这个也不例外,但总比不明白强吧。
明白之后也会有焦虑的,早干嘛去了,现在改变还有用吗,时间允许吗。
现在看来我的问题不止读书太少,而且还想得太多。
因为有句话说,如果你想种下一棵树,最好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等你犹豫完,人家孩子都不是省油的灯了,不是吗?
so,just do it.

第一本是《时间的朋友》,其实是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但Kindle上很快就有了,姑且当它是一本书吧。罗胖对互联网界的年终总结,也不太差。



然后就是重头戏《三体全集》,地球往事三部曲都在里面。如果谁让我推荐两本书,我会说其中一本是《百年孤独》,第二本就是《三体》了。从眼前琐碎抽离出来,看看星辰大海吧,此书强烈推荐。



第三本是《拆掉思维里的墙》,里面对恐惧的论述让我印象深刻,毕竟我是一个很怂的人。恐惧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恐惧事情本身。 第二个层次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 第三个层次,也就是真正的恐惧,是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 比如说很多人害怕公众演讲,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是你发现,自己真正害怕的不是公众演讲,而是怕讲砸。但是在最深的底处,你真正恐惧的不是讲砸,而是自己没有能力面对讲砸的状况。那才是你内心深处的不自信与恐惧。认识到了恐惧怎么办,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



受三体的影响,看了这本挺赞的书《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光真是个神奇的东西,背后也诞生了一批伟大的男人。话说这本书也让我想起了大学时期做过的那些光学实验,不忘自己曾经是一个光电系的学生。



那段时间对科普很感兴趣,于是,连着看了宇宙三部曲。分别是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基普索恩的《黑洞与时间弯曲》和格林的《宇宙的琴弦》。有人会觉得这些都是艰涩难懂的物理理论,恰恰相反,这几本都是优秀的科普读物,不但把复杂的问题讲得通俗易懂,条理清晰,而且富有趣味、引人入胜。
顺便讲一下三位作者,霍金大家都很熟悉了,不过介绍。基普索恩,那个《星际穿越》背后的男人,剧组科学顾问兼制片人。格林是美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与超弦理论家,据说还出演过《生活大爆炸》第四季。这三位大咖的书里,不仅才华横溢,还处处透露着他们的睿智与幽默。



可以说,一个人珍惜每一秒钟,并使每一秒钟都过得很有意义,同时又把这看成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那是最为困难的一件事。——《奇特的一生》



说实话看完《硅谷钢铁侠》我真的有点崇拜马斯克了,看他的学生生涯,你就知道这个人以后不得了的,是要做出一番事业的。跟自己对比起来,值得反思的地方太多了。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梦想很重要、知识很重要、经历很重要。就像书中所说的,“驱使这样的实业家推动世界进步的,通常不是名利,而是强烈的使命感和充满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梦想和野望,以及在极少数人身上可贵地伴随终生的好奇心。”



作为程序员,早就想看这本《黑客》了,黑客一群是有好奇心、有天赋并且有愿意亲自动手尝试的人。其实,拥有这些品质,放在其他领域也能成就一番事业。“布莱特主义”就是专治我这种眼高手低、自命不凡的人:假如黑客是天生的,那么他们还要经过后天的磨炼;假如他们通过修炼而得道,那么他们便是天生的黑客。



《永恒的终结》是我看的一本阿西莫夫的书,看到豆瓣有个评论:科幻小说不能多看,尤其是涉及终极思考的那种。因为它会轻易地把你从现实世界里抽离出来,让你看到时空是多么广大,生命是多么渺小,你的存在,甚至一切的存在是多么的无意义。它会给你带来强烈的美感,继而是空虚,最后是恐惧,最强的迷幻剂不是达利,不是平克弗洛伊德,是阿西莫夫。好吧,看来我得找个时间来嗑一下这位科幻大师的迷幻剂了。



看完《孤独小说家》后其实感觉并不孤独,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生活里有坚持、有温情。



我可以说《丈量世界》讲了两个德国基佬的故事吗。严谨的德国人(作者)也出其不意地幽默了一把,不管是一直很烦躁的高斯还是一直很淡定的洪堡,都散发着追求知识的乐趣与执着。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说到,我们毕生追求的事业到最后都会衰退、会消亡。只有一样是真的,那就是追求知识的乐趣,它值得我们为它献身。像《丈量世界》里的洪堡和高斯。



《专业主义》作者大前研一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看来是有真材实料的人。不过说实话,读完这本书并没有很大收获,可能我不是作者所说的“经营者”的缘故吧。。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绝对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启蒙书,接下来要好好找几本里面提到的那些哲学家们的书来看一下。如果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书中提到了一个挺有趣的问题,你为什么不自杀?不妨试着回答一下。



《白夜行》真的很好看啊。“她一次都没有回头”。虐心。



偶然的机会在喜马拉雅听到吴晓波的节目,觉着还不错,就找他的《激荡三十年》来看。大学时候看了几个经济学家例如许小年、张维迎等的书,对市场、自由等有一点模糊的了解。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多少可以看成是建立自由的市场经济的历程。期间跌宕起伏,激荡一词,用得真是精准。



看完《激荡三十年》觉得不够过瘾,又找来吴晓波的另一套书《大败局》。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现在的人都在学习如何成功,这无可厚非。但换个角度,看看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将得到不少惨痛的教训。说句题外话,健力宝是最令我唏嘘和惋惜的一个案例。我小时候也是很喜欢喝“东方魔水”的,没想到后来健力宝莫名其妙消亡了,反正在此之前我是觉得莫名其妙。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GreatQing(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98246457/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读书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