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而立之年,未开始的创业路(暨 2016年总结)

2016-12-12 22:08 309 查看


而立之年,未开始的创业路

SkySeraph  Oct. 31th 2016

Email:skyseraph00@163.com

更多精彩请直接访问SkySeraph个人站点www.skyseraph.com  

 


 


题记

  “现代人不是渴望成功,而是渴望马上成功。”

  前几天同一个创客类培训机构合伙人就合作事宜巴拉吧啦,一句话刺激到了小小的心脏,加上90后创业者的遍地开花��,似乎些许浮躁,香菇难受,辗转反侧,诸多思考,有了此文。


A君

  先从这位创业者(简称A君)说起吧。
  A,一位87年小伙,13年研究生毕业后校招进鹅厂,14年深圳宝安2w- 买了房解决了第一个生存问题,15年在一个老板给的200w启动资金下,与几个同事还有以前的同学一起创业,路演获取前海梦工厂创意园办公基地免费入驻…

他想让我加入他们培训体系中某个领域所谓的“权威人士”, 录制线上视频并兼线下培训高级讲师,与我之前合作过的几家大型线上/线下培训机构不同,聊天中他一味的强调他们平台多么多么N,可以将我包装成这个领域绝对的权威,签署排他协议,可以通过他们平台获得很好的声誉,还可以在它们的专栏中出售自己书籍/作品,当报名学员比较多时组织线下培训,培训费用以某个比例分成巴拉巴拉…说白了,没有实际利益,大饼的方式加上我个人时间确实差不多饱和,所以当场直接婉拒了。

然后继续聊他们的创业,讨论了一些关于创业的观点,巴拉巴拉,然后谈到我自己时,我说我的创业路一定会前行,但现在想先满足或者说解决部分生活上的财务自由再开始…他给我一句话刺到了我,“创业的话,真的不年轻了…”,然后提到他们公司现在招聘的都是90后,93/94年小伙子,有冲劲,技术也不错,Github上开源项目star也众多…面试时问 “大家技术都不错,相比别人,我们为什么要录用你而不是别人?”,”年轻资本,熬夜资本…” 这样的答复A自己都笑了,确实很现实,创业公司不多一份付出也不现实(说的有点委婉了),熬夜我们肯定熬不过他们年轻人,这是他们的资本,就如现在邀请我作为他们讲师也一样,这个领域让这群90后去啃,给一定的时间也完全不会有问题,他希望可以找一个既有地位的人来负责比较好(真厉害又被绕进去了)…后面还聊了很多,交换了微信和名片,嘱咐不要急着给答复回去权衡思考下,同他们一起把这件事有意义的事干一干…巴拉巴拉,又一大堆,这些都不重要了,我的思维还停留在他前面的那句话,“创业的话,真的不年轻了…”,是的,打算创业,30,而立之年,创业还未真正开始,慌?盲?迟?
创业,真的想清楚了?


聊聊周围

  B君,大学同学,14年离职后同三个同事创立了一家停车场相关公司,自己负责技术,其它三个负责资金和市场,股份平均(创业禁忌)。他们四人每人每月6k生活补贴,其它所有资金都作为储备资金,风风火火的干了一年,团队也从四人做到了十来个,月账面流水也从几万到几十万。

15年,B选择退出,以股份比例分到了一大笔钱。自己注册了另外一家公司,还是做原来的产品,跑华强北购买元器件,找PCB板商画板贴片再招人包装,然后跑市场积累客户,一年多下来,毛收入做到了200w。

现在的他,每天就是进货出货,跑跑市场谈谈主要客户,自由时间大把大把的,每天打打球陪陪小孩,从来没有10点前起过床,也经常找我聊聊是否有其它扩展门路,结合互联网如何来做巴拉巴拉…

说说他这个产品吧,很简单的一个小硬件产品,停车远距离刷卡,读头+卡片,主要赚取卡片插差价。14年15年很多次跟我聊天,说心里话,我压根就看不起这样的产品,这样的所谓“创业”,我跟他聊天灌输的思想一定是高大上的,一定是平台级的,一定是结合互联网,一定是大大的XX。现在,我会发现,错了,我有很多很多很好ideal,我有很好的互联网思维,我拥有技术,但创业或许是个伪命题,只是一个概念,那时的我纯粹的认为创业真的只是一种情怀,是为了情怀,从来没考虑过商业化的思想,突然感觉好像错了,创业,谈情怀之前先谈利益,赚到钱了能盈利才是企业,才是创业,才是中国现社会追从的成功人生。
是么?

  C君,同校师兄,08年毕业来到深圳,从SCM到DSP到ARM,从普通工程师到现在某企业(中小企业,100多号人)总技术负责人,拥有企业的股份。他没有所谓的创业,但却能实现100w+的年收入,当然,单纯工作工资肯定没这么多,他在很早时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他现在做的这个行业中某位台湾老板,当时完全不计较得失没日没夜的给他绘图做板开发,最终成为了长期合作伙伴维持并到现在,他们的产品在台北市拥有近乎1/3的市场…是的,他以工作和兼职的方式也在深圳立足下来,农村出生,今年(2016年喔)在深圳南山刚换了第二套房。
每次跟他爬塘朗山,聊天中会发现他是那种慢性子,做事有条不紊,绝不会去追求冒险。我不止一次问他为什么不创立一家公司,招一点人把事做大,他每次都笑一笑说道,成立公司又能怎么样呢?能赚的更多么? 当时不理解,觉得太势利,目光看不远,只在乎短期利益,现在想想,其实也不然,雄浑大志之前一定也要脚踏实地,现在大多数互联网创业者,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去创业,成天谈的就是融资圈钱甚至上市,通过融资去圈用户,然后再考虑如何盈利,是的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融资(独角兽类公司毕竟是少数,我们需要那样的实例和憧憬,但短期还是先从产品做起),自身也华丽转身,转身之后呢?我希望的创业也是就酱紫的?

  D君,初中同学,未读大学,职高毕业就来到了南广州,从事会展相关设计工作,前面和行业一个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会展相关公司,承办国内外中小型会展设计与布展,目前公司十多个人,一部分是设计师,公司每年也有好几百w的毛收入。我们聚的不是很多,寥寥几次都是记忆深刻,总是带着我出入一些作为码农不太可能涉入的场合,such as夜总会、酒吧、棋牌室等,一群人聊的除了生意就是女人…这也是身边的一个创业者,有可以自己赖以生存的小公司,用他自己的话说反正比打工强。

  …

  是的,上面介绍的都是身边的熟人朋友,做的事并不是纯互联网,或实业或者硬件相关,或许他们观点不太正确,甚至有点out,有点跟不上或者脱离我们现在吹的天花乱坠的互联网+的时代,但是,他们至少在他的那领域暂时可以说是成功的,获取了财富,获得了自己想要的,还有自由之身。当然,我周边也有一些互联网创业朋友,天天谈创业,谈融资,天天吹,很多都处在或惆怅融资或惆怅产品阶段,对此不评价…


这两年的一面之缘

  这两年有太多创业者找我聊天,有过太多一面之缘,微信上有近乎150+个创业者信息,或创始人或CEO或CTO或合伙人或投资者。看了很多项目,聊了很多项目,也更加发现项目本身真的不那么重要,创业也真的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简单聊聊几个。

  E君,一家传统行业的老板,有过行业多次创业经验,15年辞职到现在的公司任执行总裁,创始人是拥有多个摄影基地,拥有雄厚资本,一起创立的公司天使轮就2000w的融资,租赁了比较豪华奢侈有讲究的office,每次过去都是会在他们奢侈办公室喝茶聊项目,然后晚上入驻酒店。我给他们做了几个月的技术负责人,虽然一直要求我去全职入职做他们的技术总监/CTO,综合考虑后最终还是婉拒了。谈谈这个公司吧,才开始技术(双端App+服务端+Web页+公众号
全平台)是外包的,我加入的时候外包已经开始了,我跟进时发现外包公司技术很low,有点忽悠的感觉,招聘应届生来写不熟悉的代码。后面为了进度(定在某个时间需要新闻发布会,准备A轮融资),采取了一方面外包开发继续,一方面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然后再通过自己技术团队逐步将外包可用代码和需求迭代过来,整个过程还是挺艰辛的,最终产品稍许delay后基本按期凑合发布了(发布前一晚还在熬夜赶业务调整需求,没法留出时间做任何性能或质量上的测试等等)。其实按道理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经历,团队是我自己组建的,各方面都还不错,但中间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总监E和Boss都是传统行业人,都不懂技术而且都不太重视技术,他们眼里技术只是为了完成他们这个App或者某个功能,很多时候沟通起来真费劲甚至有些可笑,我的那只团队成员中间近乎3个月没怎么休息过(有一个月全月都在工作,团队成员都单独找我私聊,我用各种理由把E说服后,后面才好些),每天加班赶需求改需求,纵然我给他们挡了很多,给E立了很多项目规范,建立需求池,培训敏捷迭代开发…但,很多都只是暂时的,很难建立一套真正的互联网化敏捷化的项目过程,甚至都很难以项目的方式推进…整个过程下来逐渐发现其实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创业,想要的事业,想要的一起奋斗的团队,加入后也不会有太大改观,领导的思维很重要,有些固有思维几乎是不可该改变的,确实,纵然,资金+资源这块是E公司最大的优势(这也是我见了几十家创业公司中资源和资本最充足的),但拼凑的团队以及太多传统行业的束缚以及对技术的不重视,会觉得这家企业不会走很长远,不会做的足够大,这是我当时的判断。现在这家公司线下还是做的火热火热的(整合和合作了众多线下一线品牌加盟商),几个月了线上却还只有几千的用户量,日活也少的可怜,比起我自己做的一些App都少很多。是的,创业,团队和资源同样重要,创始人的思维更重要,有什么的思维注定了可以你的团队,你的企业,你的事业可以走多远,所以,创业者的思维,你准备好了么?

  F君,一家3D打印平台的CEO/创始人,她在这个行业一直做了近20年,对整个相关联的实体了解颇深(3D打印商等),也正好赶上习大大的一带一路政策,所以就夫妻一起在14年底注册了这家公司来做这样一个平台,深受当地政府的厚重(跟我聊天时将她与市长的微信聊天记录给我看,展览时国家部级领导人参观交流的照片等),政府免费提供了一层楼给其办公,公司人员就十来个,融了两次资(私人老板),第一次200w,10%的股份;第二次200w,5%的股份。
我们见了两次面,一次是她来我上班的地方,咖啡馆里简单聊了两个小时,第二次是在15年底,她公司的城市,我们聊了一整天,上午在其办公室,中午餐馆,下午办公室园区,一直再聊。个人直觉对这样一个行业,领域是非常的看好和认同,CEO眼光也不错,内心希望加入(回家后还跟媳妇商量了好久),但最终没有去成,败在现实利益面前。我们后面邮件往来了很多次主要是沟通待遇利益问题,CTO职位,她最终能给的股份期权非常有限,而且受限很大(不是一次性给),而工资就很少了,基本就是万把块钱的基本生活费,考虑到当时自己的情况,纠结了好久最后选择了放弃。这是自己现在回想会觉得有丝许后悔的为数不多一件事,其实,那时的我也不懂什么创业不创业,仅仅是凭自己的直觉,认为这件事可以为之,认可这样一个领域和产品,却败给了现实的自己。
现在的我反思,总结出创业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认可这样一件事,这样才能全身心有激情的去当作自己的事业奋斗,但,同时,创业之路是有风险的,不可能考虑太多现实物质基础的,这样,你真的准备好了么?

  G君,应该是一位富二代,从他第二次深夜里开着加长版大奔(恕我浅薄,第一次在深圳见到)来我住的地方判断的(当时车上还坐着一位美女,然后犹豫找不着停车位就让她在车上等着,我俩找了个小店深聊到凌晨1点多)。他从事的是银行放贷这一块的,手里有很多资源,已经有好几家公司,他想做一个放贷相关的金融平台,然后提到马云,然后巴拉巴拉…后面又跟我聊了很多金融相关的东东,包括谈到很多现实的问题,例如在深圳没房,他说保证我明年不出一分钱拥有一套房,具体如何通过资本运作获得跟我详细讲了,听的我云里雾里…是的,他是玩资本的,而且玩了很多年了,国内外资本兼备,对金融完全陌生的我对他有些感到害怕(实话说长这么大还没具体说害怕过某个人)和胆怯…他要求我立即辞职,第二天就去他高大上办公室开始干起,具体他要做的事我都事晕的没有思考的余地,针对马上辞职这个观点,我试着辩解说这不太可能,他马上说提供高额补贴,巴拉巴拉…感觉在他面前我完全没有任何话语权,这是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遇到的事…我当时只好回复说要回去同媳妇商量下再决定,当然最后还是没去。
后面和一些朋友聊到这事,他们都说我的抉择是正确的,至少我认为,对于创业,至少要在你熟悉的领域进行,完全陌生的领域,虽然你只需要负责技术,但这不应该叫创业,所以,创业,这个领域你熟悉么?

(ps,现在朋友圈看到G经常晒各种照片,非常成功,各种投资,上月还看到其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小企业企业家创新发展大会中拿奖…只能说是一枚有魄力有资本有资源的领导者,服…只是资本的世界现在的我真的不懂~)

  H君,没见过面但留有印象,外包做了一个智慧问答平台,纯互联网项目,他的思想一直说这个项目是他自己这辈子真正想要做的事,自己出资金找外包团队做,不考虑融资(至少暂时),只想好好的把这样一件事做好…巴拉巴拉,这样的聊天让我感觉有点异类,真的可以做到在自己资金并不是那么充裕的前提下出资来做一件情怀的事情或产品么,这值得尊重和记忆。 他也跟我沟通,说他CTO有两三个人选,感觉我面相上像,有一种领导者的感觉,所以选我(当时听了,挺舒服的,第一次听人这样夸我…),但我们都还一直没见过面哦,他也不急,说等外包产品完成并发布后我再介入…就这样,中间等到了两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我在他的那个产品相关的群里逐渐发现,其实,项目除外,他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情怀,很多可能只是言语上的高大上,或者只是我还太嫩…,当然,至少我认为,对于创业,情怀的东西需要要,但只有情怀我觉得是干不好一件事情的,就如我之前提到的,做企业你必须要考虑盈利,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都是耍流氓。

  I君、J君,…

  …


回到自己

创业是什么?

  我认为的创业,只是一种信息的不对称下,风口面前,事物或东西的归属,或许是你,或许是他人,区别点在于,站在风口面前的你,对这种不对称信息的了解和熟知(Ideal),你的资本是否可以经得起风口风的力度(资源/技术/团队等)? (By SkySeraph 2016)

你真的需要创业么?

  你需要创业么? 你真的需要创业么? 这里不想谈太多其它主观客观巴拉巴拉讨论,仅一点,你想通过创业获得什么? 财富? 地位? 情怀? 梦想? 或许是其中之一,但它们不矛盾,你冒着风险,一定抉择后艰辛旅程后这些都只是结果,仅是结果产物。 我更希望的创业是在一定的时机和阶段,做一件自己想要为之的事,把它做成,留一点东西在这个社会,让复杂的事加上你的用心变的简单,仅此而已。

  知乎一句话比较直接的击中了现在很多打工人的心。 “认真读书,拿好成绩,上好大学,找好工作,去大公司。努力在公司奋斗30年,费劲力气往上爬,不乱花销,攒钱买房子,做投资。等到退休了,就是有钱人了。相信这个,并且为之付出200%的努力的,就是穷人思维”。 对比一下,前半段是我经历了经历着,似乎没得选择;后半段之前没有考虑过的,以后也不会这样考虑,不曾想过打工可以成为自己的事业,可以实现财富自由,当然,创业也未必,但有可能。为了这种可能,你觉得呢?

我的创业路

  任正非,43岁,华为,87年;

  马云,35岁,阿里,99年;

  马化腾,27岁,腾讯,98年;

  …

  创业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是人人可以为之的事,所以,不着急,不忧虑,试着梳理自己的Ideal,择一其二慢慢实现,沉下心里做几件自己想做的事,相信该来的一切都会来临。

  而立之年,你的创业元年。


到你了

  你觉得呢?

 

文章更新, 请移步查看

SYNC
POST

 

========  

By SkySeraph-2016  

www.skyseraph.com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