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把时间当做朋友

2016-12-07 09:18 176 查看
10月21日购入此书《把时间当做朋友》,用了一个月时间,到11月21日读完了一遍,并且做了在书的空白处做了大量的笔记。感觉好久没有这样用心读书了。

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里面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教化式的洗脑,没有通篇的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是从人的内心出发,探究如何快乐地、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至于如何定义正确,根据每个人认知的不同而不同。成功人士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而穷人的穷却可以有一定的规律。

从本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学修养极其深厚,估计是平时大量的阅读积累起来的。阅读本书的时候,其中的某些观点或者论断和我之前的经历或者感觉不谋而合,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下面的观点,有一定的共鸣,但切记断章取义。

了解心智的力量,运用心智的力量来快乐地做事情。

现状永远无法立刻改变,所以不要想象一下子做成一个事情。开始一件事情的做好的时间就是现在。

想要开始一件事、一个目标,就是策略+重复。策略是指运用之前的知识和自身的特点做一个计划,不能高、大、空,最好是从基本的开始;重复是指不断地练习,我们还记得10000小时理论吗?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的知识体系可分为判定类知识和概念类知识,我们需要不断地编织判定类知识的网络,使之能够针对输入的信息加以判定,来决定是否纳入到我们自身的概念类知识或者判定类知识体系。概念类知识依靠平时大量的阅读来积累;判定类知识依靠不断的思考来构建。思考的时候需要依靠一定的逻辑思维,避免落入常见的逻辑谬误陷阱;掌握一些句式,将有利于我们的思考。

阅读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除此之外还包括:体验、试错、观察。体验的局限性在于自身的特质;试错的局限性在于以前的经验;观察的局限性在于所处的外部环境;阅读的局限性在于能否合理判断。阅读的媒介最好是图书、google、维基百科。

思考是构建判定类知识体系的有效方式。最基本的判定类知识系统应该包括:因果关系的推导以及判断;常见的逻辑思维谬误;概率论和统计学;常见的定律和法则,譬如说:墨菲定律和侯士达法则。

应用或者说实践是实现“知行合一”最好的途径。需要大量的重复的过程,可以通过写作来提升。

了解心智,寻找自我,遵从内心的想法,运用愉悦的阅读体验,通过思考来构建完善的判定类知识体系,不断地重复“应用”,实现目标!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