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云计算

云计算演义(5)VMWare已经哑火,私有云走下巅峰,OpenStack,将做鸟兽散

2016-11-12 23:00 211 查看
版权声明:任何转载需全文转载并保留来源(微信公众号techculture)和该声明,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如有文字或图片不全,请移步公众号techculture。

 

 

       在云计算时代一书中,我们已经在“拥抱-真心加行动赢得芳心”一章中,“巨头的战略一节,描述过VMWare的战略,我们先从回顾开始。现在回头去看当时对VMWare战略的判断和预测,简直有如神助,如此之准确,不仅这几年的发展证明了当时的判断和预测,现在看来,这些判断也预测也不为过时。我都怀疑我是怎么做到的。

 

 

VMWare是私有云之王

VMWare的私有云之王的地位几乎不需要证明,因为几乎所有的企业和IT人员都使用过或正在使用VMware的虚拟化软件。只要入IT这个行业超过一两年,几乎都用过,因为一两年前,开源和免费软件还打不到基本的可用性。一个产品几乎伴随着所有的IT人员,不管是以付费形式还是盗版形式,这个产品和公司的地位还需要证明吗?
 
成立于1998年的VMware,2013年营收为65.7亿美元,净利润为17.32亿美元,市值207亿美元,超过1万名员工专注于虚拟化领域,包括财富100强中的所有企业、财富1000强中99%的企业的50万家企业,是VMware的客户。当前VMware拥有50万家客户和55000家合作伙伴。
 
在2011年年中,已安装的虚拟机中有81%基于Vmware。虽然这几年开源发力,微软和思杰发力,VMware总体份额没有那么高了,但依然是云计算和私有云的统治性厂商。曾有调查称VMware的2013年市场份额47%,IDC公司称VMware市场份额为56.8%。2013年,有调查称VMware在全球服务器虚拟化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80%左右,在某些区域市场甚至达到90%左右。
 
VMware是从全虚拟化进入服务器裸机虚拟化市场的。毕业于MIT的Diane Greene察觉到计算机资源的使用率过低,因此和Dr. Mendel Rosenblum、Scott
Devine、Dr. Edward Wang以及Edouard Bugnion等人,在90年代末成立了VMware公司,专精于OS in OS的软件,期待能完全发挥硬件的性能,并为当时的专业IT人员提供一个测试、评估的低成本环境。彼时,全虚拟化还是运行在windows上,并且主要是用来开发和测试。但即使是这样的小市场,也引来了微软的VirtualPC等的竞争。
 
VMware Workstation使得VMware直接成为虚拟机的代名词。然而Windows系统的相对不稳定性,让VMware的工程师们把目光投向了相对较稳定的Linux系统,因此在VMware
Workstation成功推出不久之后,也出现了Linux版本的产品,让Linux下的用户也可以同时运行Windows或其他的Linux套件。
 
 
虽然解决了Windows的问题,VMwareWorkstation仍然无法摆脱寄居在固定操作系统上的恐惧。既然选择了较为稳定的Linux,2001年VMware也顺势推出了运行在RedHat、
Mandrake和SUSE Linux下的VMware GSX Server,并且也拥有Web端的管理和客户端的管理程序。在Linux下,VMware较不需要担心病毒或黑客的攻击,而操作系统本身宕机带来的危险性也相对较小,因此在2000年初期,Linux成为VMware产品充分发挥的最好舞台。
 
VMware也是在2001年稍后推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统,称为VMware ESX Server。ESX以Redhat 7.2为基础,插入了自己的硬件核心(源自于Dr.
Mendel Rosenblum开发的SimOS),成为一个真正原生架构的虚拟机,而ESX的出现,正式宣告了VMware踏入企业界的领域。ESX的架构和Xen比较像,Hypervisor上有个特权操作系统,VMware称之为服务控制台。
 
VMware在2007年推出了Hypervisor ESXi,与ESX的不同之处不同之处就是移除了服务控制台,使用了更轻巧的BusyBox进行代替,这与KVM的架构是一致的。BusyBox,没错,有些人已经很熟悉了。
      

VMware在桌面虚拟化方面起步较晚,当通过不断的版本改进,最后也能与Citrix一较高下了。
 

VMWare要超越虚拟化

VMware虽然享有服务器虚拟化之王的美誉和地位,但服务器虚拟化作为一款,或者一套工具软件,其在企业IT堆栈中的分量还不够中,市场规模也不够大,因此,VMWare得有点别的想法。
 
在2013年,我的判断是,VMware正在执行的战略是,从服务器虚拟化市场进入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市场
VMware在服务器虚拟化市场一直占据统治性份额,然而虚拟化进入企业级数据中心的速度一直受到X86架构的影响,性能不尽如人意。即使在2006年获得CPU厂商的支持改进了CPU架构,性能获得大幅提升,虚拟化进入企业生产系统的速度仍然较慢,相应的营收对应的市场规模也没有那么大。那么从服务器进入存储和网络市场,可能战略上说得通,实际上也行得通,虽然要冒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关系紧张的风险,这其中包括自己的股东思科和EMC。在存储方面,VMware引入了虚拟SAN的概念,在网络方面,VMware去年以12.6亿美元收购的SDN公司Nicira。当然,与这些设备厂商,合作还是大于竞争,毕竟设备厂商卖的主要还是设备,VMware还是管理软件。
 

2013年,我的判断是,VMware准备执行的战略是,从虚拟化市场进入IT管理解决方案市场,借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名义
除了虚拟化当前产品VCloud Director、VShpere之外,存储虚拟化Virtual SAN、虚拟网络NSX、桌面虚拟化Horizon,还有混合云产品vRealize、自动化产品vRealize
Automation、备份恢复产品vCenterSite Recovery Manager
和 vSphere Data Protection Advanced、监控产品Hyperic等,这已经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套件了。借着虚拟化的名义,活生生在Tivoli和Openview主导的领域杀出了一条路,现在借着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数据中心,VMware的产品系列在数据中心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其实VMware的目标既然是所有设备都虚拟化,那么VMware的最终必然希望在数据中心管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此前与IT管理大佬们合作,只是一个路径而已,两相暧昧,却同床异梦。传统IT厂商用VMware这个漂亮点的衣服来吸引客户,而VMware则用传统IT厂商遍布全球的店铺推销自己,各取所需嘛。只是这个梦正在渐入高潮之时,突然被公有云的激烈动作打断。下面再表
 
 

VMWare从自建混合云转向合作混合云

还是2013年,我的判断是,Vmware的竞争态势-严峻
VMware进入虚拟化15年来,一直不乏效仿者和挑战者。虽然目前Vmware在虚拟化领域仍具有统治地位,但现在面临的竞争形势可以称之为严峻。
财报或许是最直接的证明。整个2015年,VMware的营收为65.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VMware
2015年的运营利润为11.9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截至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VMware的营收为18.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7.3亿美元增长10%。VMware第四季度运营利润为4.4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44亿美元增长30%。这个增长速度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的IT企业绝对不算差的,但相对于公有云的大好形势,这个速度并不算抢眼。所以,VMware同时还宣布,该公司将通过重组对大约800个工作岗位进行调整。
 
Vmware面临的竞争可以分为两种,直接竞争和间接竞争。
 
Vmware面临的直接竞争来自于泛虚拟化市场。当虚拟化市场只是数据中心软件堆栈很小的一部分时,其他IT管理软件巨头都愿意与VMware合作,比如IBM和HP。但当虚拟化在IT支出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并且裹挟进存储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就如上面指出,发布了众多的IT管理软件后,这些IT管理巨头不可能再一厢情愿地把VMware当做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他们要么加大投入开发自己的泛虚拟化产品,要么扶植第三方虚拟化产品。但是,这些IT管理巨头与VMware现在连间接竞争也算不上,因为它们没能发展出自己的有竞争力的虚拟化产品,另一方面,它们现在将重心转入了公有云和混合云。
 
真正的直接竞争来自于有独立的虚拟化产品的公司,包括微软Hyper-v和system center、OracleVM、Citrix XenServer和CloudPlatform、Redhat
Enterprise Virtualization。这些都是大腕,还有一些不可小觑的小兄弟Openstack、cloudstack、encalyptus等。
而Citrix,曾是VMWare最强劲的竞争对手,通过XenServer切入虚拟化,与桌面虚拟化和应用虚拟化形成铁三角,一度颇具竞争力。但在服务器虚拟化,特别是虚拟化管理领域,一直没有突破VMWare形成的天花板。通过收购CloudStack挑战VMware,最终以失败告终。
 
Vmware面临的间接竞争来自于公有云市场。公有云市场发展迅速,这意味着不仅互联网企业使用公有云,其他IT企业和传统企业都可能将IT设施放到公有云上,不论是IaaS、PaaS还是SaaS。这意味着私有云的增长受到抑制,并且可能被挤压,或者在长远的某个时间萎缩。
 
VMware将伸进公有云的半只脚收了回来。
总的来说,Vmware的短期私有云领域统治力地位不可动摇,但企业的长期前景不明朗,主要不是以为因为在私有云领域遭遇到强力竞争,而是私有云与公有云的较量胜负难料。
一个信号是,本应是私有云忠实拥蹙的VMware已经不是私有云的信徒。
 
在2013年3月的VMware投资者大会上,VMware和EMC联合宣布将成立合资公司Pivotal,由EMC控股,EMC持有VMware约80%股份。Pivotal将由两家公司的数据分析和云应用资产合并而成,
VMware公司前任CEO Paul Maritz出任Pivotal公司CEO,Pat Gelsinger接管VMware公司,David
Goulden继续掌管EMC。Pivotal的员工数量当时为1250人。
2014年4月,通用电气宣布战略投资Pivotal 1.05亿美元左右。通用电气软件中心将以Pivotal的多个技术作为标准,开发新应用,实现其拓展互联网产业的愿景。 Pivotal的发言人透露,新公司中EMC占有62%股份,VMware为28%,通用电气为10%。
 
       EMC董事局主席兼CEO乔图斯(Joe Tucci)称Pivotal将是EMC集团三驾马车之一,另两架马车当然是EMC和VMware。

       Pivotal旨在打造新一代企业PaaS平台。其中,Greenplum和Cloud
Foundry是新公司的核心资产。CloudFoundry是VMware推出的开源PaaS平台,Greenplum专注在大数据分析应用。Cetas作为大数据初创公司,也是Pivotal业务的补充,Spring
Source也在Pivotal版图里。Pivotal致力于成为云计算时代的Linux,嗯哈,这是第二个要做云计算时代的Linux的项目了,前一个是OpenStack,大家还记得吧。

       2014年,Pivotal收入约4000万美元,2015年据说增长到6000万美元,显然,这不是一个满意的答卷。这次企图用PaaS在公有云商弯道超车的常识,基本可以认为没有什么结果。

      

       VMware在公有云中的尝试,暂时被DELL的收购打断一下。2015年10月12日,戴尔正式宣布将以每股33.15美元的价格收购EMC,交易总价670亿美元,成为全球科技市场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

       自从DELL收购EMC和VMWare的消息公布以来,VMware
的投资者一直都不看好它在此次收购中的地位。去年 10
月 7 日,也就是戴尔并购案公布的前一天,VMware
的股价还在 82.09 美元左右。然而,这个股价在 10
月 21 日已经跌至 55.42
美元,尽管它接下来稍微稳住了阵脚,但是一直无法扭转跌势。现在的股价已经跌破了 50
美元。

 

VMware 在去年十月发布的上季度财报也对投资者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它当时宣布要与 EMC共同分拆出一家叫做 Virtustream
的独立子公司,后者的前身是 EMC
在2015年5月以 12
亿美元收购的一家公司。这份分拆协议中有一点让 VMware
的股东感到尤其不安——虽然两家母公司均占有子公司 50%的股份,但是 Virtustream
的资产负债将会计入 VMware
的账面上。
 
在这条消息公布以后,VMware的股价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一路走低,VMware
对此项交易的不安情绪也日益加重,因此它在去年 12
月 14 日宣布退出对
Virtustream
的注资。乔图斯被忽悠大了。Virtustream这个公司只有6年历史,大约40个人,目前年销售额大约1亿美元,大客户有可口可乐等。这个公司虽然经过9轮融资,但总额才1.3亿美元,INTEL资本也在里面。现在被EMC
12亿美金收购,投资者可算解套了,而且发财了,大傻瓜EMC和乔图斯买单了。
 
Virtustream声称的核心技术uVM基本没有技术和客户价值。其主要产品是混合云管理软件xStream™和公有云TheVirtustream
Enterprise Class Cloud。凡是声称自己是企业级云计算的,都是骗人的,所以这个TheVirtustream Enterprise Class Cloud就是扯淡的。混合云管理软件xStream™显然只是个大路货。
Reuven Cohen是Virtustream的高级副总裁。作为Enomaly的创始人兼CTO,Reuven
Cohen是云计算早期活跃人士。Enomaly于2004年推出了第一个版本的Enomaly弹性计算平台 (ECP),这是一个开源的云计算平台。Virtustream在2011年11月并购Enomaly,跟国内的拿云时代有合作哦。
 
VMware放弃Virtustream,很正常,因为VMWare自己有公有云和混合云业务。况且,连自己的公有云都要收手了,混合云也是面临强劲挑战。
 
2013年三月VMware中国区总裁宋家瑜就说:“虽然我们在虚拟化市场上保持着极高的占有率,但这不表明我们可以主导客户和合作伙伴。我们提出"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这个概念,表明我们已经跳出了虚拟化这个领域,迈向了更高的层次。vCloud
Suite走的是开放的道路。” vCloud Suite不仅可以支持VMware自己的产品,也能支持竞争对手的虚拟化产品;不仅可以支持虚拟化环境,而且能支持物理环境;不仅支持私有云环境,而且能支持公有云环境。
 

Vmware应当坚持的战略是,确保私有云和混合云的领导地位。
 

当然,这个战略VMware自己也认同,但并不那么纯粹,VMware想要的更多。VMware宋家瑜说“不做硬件,不做应用软件,这些原则不会变。现在对于我们来说,一个最大的困扰是要不要做云服务。”但是这个困惑很快就不存在了,因为,VMWare感受到了客户将工作负载从自有数据中心迁移到公有云中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VMWare长期增长面临的压力。
 
VMware 首席运营官卡尔·埃申巴赫在 VMware 2013年3月初的一次会议中说道:纵观 VMware
的在企业服务市场的品牌声誉,我很难相信我们的产品不能击败一个卖书的企业提供的类似服务。
 
2013年6月,VMware宣布推出VMwarevCloud  Hybrid
Service,这是一个由VMware运行、构建于VMwarevSphere基础之上的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云,为客户提供了将其数据中心无缝延伸至云的通用平台。VMware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表示:“VMware的使命就是从根本上简化IT,并帮助客户IT运营转型。现在随着VMware vCloud® Hybrid Service™的推出,我们将VMware虚拟化和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技术的所有价值与客户期待的公共云服务的高速和简便相结合,从而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GigaOM创始人及高级撰稿人Om Malik提出,亚马逊的公共云与VMware的公有云比,是不是更容易进入企业成为强势领头人,Gelsinger马上引用一家世界十强银行的首席信息官的印象,指出事实正好相反。Gelsinger
说,“他们 (亚马逊)的服务无法满足企业级别的要求,而企业是必须使用企业级服务的。”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Gelsinger的话是错误的,也许硬件和软件有所谓的企业级,而云计算服务,至少声称企业级的云计算服务的,基本上都死翘翘了。
 
接下来的几年,VMWare一直在加强其公有云部分。
VMware
vCloudHybrid Service后来在2014年改名为VMwarevCloud Air。在VMworld 2014大会上,VMware推出VirtualPrivate
Cloud OnDemand和vCloud Air Object Storage,以及移动相关产品企业移动性管理AirWatch、移动后端即服务mBaaS、移动应用开发平台MADP等。2015年三月,发布网络服务vCloud
AirVirtual Private Cloud OnDemand、灾难恢复服务vCloud Air Disaster Recovery。VMWare基于与2016年一季度发布桌面云Horizon Air。
 
在2014年八月,VMworld 2014大会上,VMware公司宣布推出用于管理混合云的综合平台——VMware vRealize套件。该平台把VMware现有的云自动化、云运营和云业务管理解决方案等整合到同一款产品中并进行交付。支持微软Azure和亚马逊AWS。

VMware决定进入混合云和公有云领域,一方面可能来自于部分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可能来自于公有云近几年的发展速度快于虚拟化市场,公有云的市场规模看起来也大于虚拟化市场。后者是巨大的诱惑,前者为走向这个诱惑提供了充足的理由。
但是VMware最终决定自己来运营和出售服务,而不是由合作伙伴运营提供服务,显然是受到公有云市场的强力诱惑,并且,认为现有的合作伙伴并不够给力。因为在此之前,确实有合作伙伴基于Vmware提供公有云服务。你可以说VMware这样是为了客户更好的体验,也可以说它是为了快速扩大营收,将客户更紧地抓到手里。
还有一个不是很明显的驱动力,或许是微软的竞争。微软认为,其虚拟化管理套件System Center 2012
的最直接的优势之一是它能够管理混合解决方案:同时涉及内部环境和 Windows Azure
环境的应用程序。而微软从2010年就开始运行Azure公有云,这种私有云和公有云的一体化管理显然被VMware感知到了,再加上其客户们对亚马逊AWS公有云和私有云方案的兴趣,VMware下定决心做公有云。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VMware管理层认为私有云市场将会式微,公有云将成为主流。
 
 
事实上Vmware在推出vCloud  Hybrid Service之前,已经对公有云的竞争做出了反应。VMware在2009年收购了SpringSource,带来了最受欢迎的Java开发架构,包括ApacheTomcat、Apache
HTTPServer、Hyperic、Groovy和Grails开源社区。还通过通过收购RabbitTechnologies获得了RabbitMQ。2010年4月,发布了VMforce.com平台,后来被开源CloudFoundry取代。CloudFoundry社区和服务由EMC和VMWare合资成立的新公司Pivotal负责运营。
Vmware在2012年8月,就通过vCloud Service Evaluation Beta发布了云服务器。

2013年6月,VMware宣布推出VMware vCloud  Hybrid Service之后不久,也就是一年,2014年6月1日,AWS发布了AWS虚拟机连接器,在VMware管理控制台上安装这个插件,就可以允许VMware管理员去做一些事情,如创建一个AWS虚拟私有云或者加载一个EC2的实例,将现有的VMware镜像导入EC2(此功能利用了VM
Import)。这显然是赤裸裸的挑衅。
 
VMware的反应,自然是反对。2014年6月,VMware提醒它的客户要小心使用AWS插件。VMware的首席技术官ChrisWolf在他的博客中写道:“选择一个工具,可以帮助解决你今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你使用不当,在今后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多的问题”。Chris
Wolf 说:“其局限性在于,这种导入工具看着像是能够管理混合云,但是它并不能轻易地将工作负载在用户自己的私有云和其他云之间来回移动,而且它也不支持现有软件的许可,也不支持在云上自动化和业务流程。”,并且声称AWS的
vCenter控制台可能会让云架构方面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但明白人都知道,这基本上是狡辩。
 
AWS和VMware不好好合作,解决客户的私有资源和公有云的问题,自然有人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创建于2011年的RavelloSystems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让客户在AWS和Google
Compute Engine上运行VMware的虚拟机,且不需要修改虚拟机和它们的网络配置。后来呢,就是2016年,Oracle花5亿美元收购了这家公司。
 
2015年2月,VMware透露了同谷歌云平台的合作伙伴关系。作为这项交易的一部分,谷歌云存储、BigQuery、Datastore
和DNS下月可以通过vCloud Air使用。当然vRealize也支持谷歌产品。这基本可以认为VMWare关于公有云或者自建混合云的野心和努力在2015年开始逆转,甚至可以称为戛然而止。

AWS2015年3月对针对vCenter的AWS Management Portal这个插件进行了重大更新,包括加强导入虚拟机到AWS云的过程,但是,但是,这个导入流程只是单向的。AWS太不地道了!
       VMware把自己的vRealize云管理套件做了个相似的接口,用在异构云之间,但这个是双向的迁移。VMWare厚道吧?不是,这表明了AWS和VMWare对客户的控制力的不同。AWS可以无视希望将公有云资源迁移到私有云上的需求,VMWare却不能。因为两个方向迁移的需求的数量和迫切程度不同,更多的客户有更大的意愿,将私有云中的负载扩展或者转移到公有云中,而不是相反的方向。

      

       VMwarevRealize如今支持Amazon Web Services, Microsoft Azure
和OpenStack、Google Cloud,以及在2016年底支持了IBM Cloud。VMware如今拥有大约20%的云管理市场,看似份额不小,但比起它在服务器虚拟化领域的地位却要差了许多。

       为嘛呢?因为盯着混合云管理的,比当初虚拟化大幅上升期的还要壮,态度还要坚决。微软、HP、IBM,以及一众创业公司,甚至包括VMware的新东家DELL。这对盯着混合云的,改日再表。

      

私有云走下巅峰

       虽然私有云不是虚拟化,但私有云却离不开虚拟化。VMware作为虚拟化和私有云的老大,都过得如此落魄,当然不是它无能,而是私有云已经走下巅峰。

      

       2015年,VMware的营收为65.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如果一个行业的绝对龙头老大的年营收增长率已经走到个位数,那么这个行业可以认为已经走过了它最辉煌的时期。

       至少,对于虚拟化和私有云软件产厂商来说,是如此。因为尽管私有云上运转的负载会持续增加,这在绝大部分IT资源被虚拟化之前,都会持续。但用户花在私有云软件上的支出却不会同比增长,一方面这是因为这类软件的价格将在公有云的压力下持续下滑。用户保有私有云一方面是想保有控制权,另一方面就是希望获得更高的性价比,而公有云服务价值一直下降,而私有云软件从来都不便宜,特别是VMWare,这是私有云软件会面临极大的价格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开源和免费虚拟化软件的愈加成熟,可能没有开源软件能够比拟商业虚拟化和私有云软件,但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有不少开源和免费虚拟化软件能够满足客户需求。

 

比如,据IDC针对全球云IT基础设施市场的跟踪调查(Q2)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云IT基础设施(即服务器、存储和以太网交换机,不包含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间的重复计算)的支出将会增长24.1%,达到326亿美元。2015年私有云IT基础设施的支出将增长15.8%,规模将达121亿美元;而公有云IT基础设施的支出则将增长29.6%,达到205亿美元!
就是这样,采用虚拟化或私有云的硬件规模是增长了两位数并达到15.8%,但虚拟化或私有云软件的的增长率并没有这么高。因为上面统计的私有云IT基础设施支出,以及其他类似的私有云规模的统计,其绝大部分构成都是硬件,而硬件,还是传统IT们的菜,而且是他们的菜从左右放到右手。比如2014年,Gartner预测,数据中心硬件全球性支出预计在2014年将达到948亿美元,2015年将增至984亿美元,硬件支出不到5%的年增长率,也就是说数据中心的硬件规模只增大了5%。VMware在私有云软件市场的内忧外患下能增长10%,已属难能可贵。
所以,云化的IT基础设施与传统IT基础设施就是零和游戏,而公有云和非公有云,包括私有云和传统IT之间,也是零和游戏。
本来虚拟化在2008年之后,还能有5到10年的快速增长期,但公有云横刀夺爱,硬是将企业IT的芳心吸引过来。虚拟化和私有云便迅速从可能的高增长进入温和增长。这直接导致VMware在2007年,上市第一年的10月,股价上了125美元之后,在之后的9年里,再也没能突破2007年的高点125美元。营收同比增速从2012年的22。24%下滑道2015年的10.14%,而净利润最近两年已经在下滑。

 
私有云和虚拟化市场,已鲜有新进入者,是另一个私有云市场走过巅峰的证明。除了华为,这个善于后发制人的中国公司,其他公司已经早早在私有云和虚拟化软件市场偃旗息鼓。
私有云的迷死,到私有云的窘境,到私有云的被宣判死刑,你可能没听到过没看到过,这这种声音在2015年可以说不绝于耳。他们也许言过其实,也许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也许只看后天不看明天,但私有云的巅峰已过,毫无悬念。
 
 
OpenStack鸟兽散

如果私有云的巅峰已过,行业老大VMware已经开始了凄惨的日子,这个行业的众小弟们还能吃香喝辣吗?当然不能,要么吃老大剩下的残羹冷炙,要么和老大抢面条吃。OpenStack,两者都在干。
 

2015年初,资深科技专栏作家 Matt Asay
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私有云是注定要失败的产品,而且开源项目 OpenStack也不会成为新的解决方案。
2015年开始,越来越多的私有云(Private Cloud)供应商开始称呼自己的产品为“混合云”(Hybrid
Cloud),这也意味着曾经一度有着美好愿景的私有云走向失败,并且是一种完全而彻底的失败。
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公司Gartner Group
的分析师 Tom Bittman
在研究中发现,95% 的私有云之所以失败,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私有云这种概念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几乎是注定要失败的。我们从云计算演义的第一章就知道,云计算的起源和狭义概念均是公有云中的IaaS和PaaS,而私有云是个收养的外人,或者说是穿了一件漂亮衣服,而现在,这件衣服正被蹭蹭剥下。
也有人这么说:「私有云」只是一种新颖的命名而已,它让企业假装是在创新,他们拥抱着「伪云计算」,但是在根本上却使用着过时的 IT
模式。
更为不幸的是,企业由私有云服务转向 OpenStack
之后,不仅不会避免失败,而且失败的几率还会大幅增加。Gartner Group
调查了众多已部署私有云的企业,只有 5% 的企业声称取得了成功。更为不幸的是,另一家 IT
管理软件商 Zenoss 的调查显示,失败的企业几乎都是那些决意独自研究和部署OpenStack的。
 
OpenStack 搞不定公有云,也未必能搞定私有云。
流行并不代表价值,也不能能保证成功。
Matt Asay 曾经写到,OpenStack
强大的社会力量和超高人气为其赢得了很大声望,但这也恰恰成为它的「阿喀琉斯之踵」。越来越多的公司正试图将 OpenStack
引导至一个极其不同的方向,这使得初涉这一领域的新人很难弄清楚如何正确地使用 OpenStack。难怪 Joyent
公司的 Bryan Cantrill
之前就暗示私有云的大规模失败可能恰恰源于「OpenStack 的复杂性」。
 

我们知道,OpenStack最早是用来对抗公有云的,当然有的寄希望于用它做公有云来对抗AWS,有的寄希望于用它做私有云来对抗公有云。当然,OpenStack跟公有云的掰手腕在2015年初,基本上已经没有人看好了。还是DELL厉害,或者精明或者小气,它本来也准备用OpenStack做公有云的,上了300人,一看形势不对,直接毙了这个项目。HP用OpenStack做公有云?脑子锈掉了,得是多无聊才会想去用OpenStack做公有云啊,做私有云都不靠谱的玩意。
        2015年,在docker的冲击下,一度出现很大的危机,至少是关注度危机。在处理好和docker的兼容关系后,OpenStack终于踏上了它该走的路-对抗VMware和众私有云软件。

这条路当然不好走,VMware在私有云中的地位,甚至强于AWS在公有云中的地位。这就像一条狗跑到一群狮子居住的山里去找吃的,肯定什么都占不到便宜,遍体鳞伤都算轻的。然后掉头到隔壁山上去,那里倒是没有一群狮子,却有几只老虎,跑路吗?不行,那就饿死了,也得强上。
于是,OpenStack就跟VMware干上了,至少OpenStack自己认为和VMware干上了。声势不小,号称要用IoT和NFV干倒VMware。VMware差点吓到了,但是,但是,很快就无所畏惧。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嘛,儿童组和成年组怎么一起踢足球?70公斤级散打王怎么和90公斤级拳王打拳击?
 
       OpenStack的问题在此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

OpenStack庞大的体积和松散的管理形式的矛盾

OpenStack的易用性难以保证

OpenStack的定位模糊,未能重视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差别

OpenStack支持者的失败给OpenStack本身带来阴影

OpenStack版本众多分化严重

 

 
也许,Nebula关闭、HP基于OpenStackHelion公有云的退市,都是小事。在Redhat、HP、Miratis这些实力强劲的公司的持续努力下,这些问题终究能够解决,但更大的问题在于-
"私有云"理念开始失去人心。私有云的拥蹙已经改头换面,大搞混合云。
哦?混合云?OpenStack的世界里还没有这个东西。OpenStack还在补私有云和虚拟化的课,CPU绑定、大页内存、磁盘IO限制等基础的东西,SDN、NFV、IoT等听起来高大上的东西,都要补。
 

私有云虽然已经走过高速增长的巅峰阶段,但并不意味着很快消亡。即使纯粹私有云,可能需要5到10年逐渐走向边缘化,在这个过程中,当然还有软件和解决方案需求,OpenStack能否吃到更大的一杯羹?除了要解决上面的OpenStack自身的诸多问题,还面临其他的内忧外患:内忧来自于生态系统企业和个人,如果看不到OpenStack能够带来持续价值,终将逐步远去;外患来自于,其他的开源软件或商业软件,或者因为体验,或者因为价格下降,被用户发现价值而去拥抱。
 
不要被中国的政企私有云市场迷花了眼。中国当前的信息化程度不高,IT企业中的高大上自己建私有云,屌丝企业用上公有云,其他行业就剩政企市场了。跨国巨头们本来是把这个市场把死了,但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国内做公有云和基于Openstack做私有云的厂商都嗅到了机会,眉目传情之后就苟合了。这回是中国市场的终局吗?未必。这个模式能壮大中国的公有云和私有云企业吗?也许。但,这都改变不了时代的大趋势。
同理,中国的私有云市场,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落后全球趋势3到5年,所以私有云的参与者还有更多时间可以增长甚至较快速增长。同样,这都改变不了时代的大趋势。
 
至于最近Gartner的报告,2015年全球的OpenStack的营收3.5亿美元,Gartner预估到2020年,营收会翻10倍,达到30亿美元,从数据上看是很有前景的一个市场。但是如果一个市场,至少几百家,实际几千家企业在参与,直接从业人员数万人,全年营收3.5亿美元,这是在搞笑吗?
如果这些从业公司,不能再这两年内实现盈利或被收购,没有大的母体输血,将会消失。那时,或是OpenStack开始正常发展的时刻。
 
OpenStack目前拥有规模和活跃度仅次于Linux的社区。没错,这么看,OpenStack已经是下一个Linux。但是,如果你仅仅是看着一个东西挺热乎的,就要自己脱裤子进去泡温泉,等着吧,一步一个坑。
       要追赶Linux?

       OpenStack需要时间来证明其生命力。它依然面对厂商和用户接受度的困难,也面对docker、mesos、VMware、公有云或明或暗的威胁。

      

       我们的企业、个人不可能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在一个不能产生价值的领域,靠热情和山东终是不可能长久。

 

       如果OpenStack成为私有云和混合云的内核,如果OpenStack能够经受商业软件和其他开源软件的进攻,如果OpenStack的内核不被一两家商业公司直接控制,如果私有云和混合云不会被公有云边缘化, OpenStack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Linux。但现在,这些都还是未知。

      

       如果这些如果都不能实现,2016和2017年,我们将见到OpenStack生态圈开始鸟兽散。     
也许OpenStack不会快速消亡,也许OpenStack能够成就几家大大小小的公司,也许OpenStack能够成为VMware心中永远的痛,但在私有云式微和私有云老大开始凄凉的大背景下,身为小兄弟的几百家公司和几万开发者,一定能找到更有价值的事情去做,也应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不是吗?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