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在Linux中的常用命令

2016-11-06 07:02 197 查看
一点哲学:一切皆为文件

文件四大类:普通文件 以-开头

目录文件 以d开头

设备文件 以b/c开头

链接文件 以l开头

其他的有:管道文件 以p开头 共享文件 以s开头 堆栈文件 以f开头

【root @localhost ~】# root表示当前用户 - ~表示当前用户的工作目录 localhost表示本地,若为IP地址则是网络远程访问

/ 为根目录->是一切目录的父目录

su -psc切换用户 -后面为用户名

adduser kk 新建用户kk

passwd kk 设置kk的密码

clear (或者reset) 清零

reboot 重启

shutdown :

-t sec 几秒后关机

-k 不是真的关机,知识发送警告

-r 将系统的服务停掉之后就重新开机

-h 将系统的服务停掉之后就立即关机

-c 取消已经在进行的shutdown指令内容

bc 计算机 quit退出

cal 日历 date 时间

cd:回到用户的根目录

cd ..:回到上一层目录

cd ..home:相对路径(一般以.或者..开头,这边是上级目录)

cd /root/www/html:绝对路径(从根目录开始)

mkdir : 建立一个新的目录

rmdir :删除一个内容为空的目录

ls :显示文件名和属性(以.开头的为隐藏文件)

-a:列出所有文件(包含隐藏文件)

-l:详细列出,连同文件大小 属性数据(- rw- -x- --r 每三个为一组 rm-为当前用户对此文件的操作权限 -x-跟当前用户在一组的用户最此文件的权限 --r其他用户对此文件的权限)

chmod:修改权限 U+X(加上可执行权限) 文件名

也可用777 655等数字加权限(r=4 w=2 x=1)

-s:以文件大小排序

cp:复制文件或目录

-d: 链接文件可原封不动地将链接这个快捷方式复制到目的地

-r: 可以进行目录的复制

-s: 做成链接文件

-u ,--uodate :如果源文件较新,或者没有目标文件,才会进行复制,可用于备份操作

rm:删除文件或目录

-i:提供用户确认

-r:循环删除直到没有东西

-f:强制删除

mv:移动文件或目录

mv -u uodate 当源文件比较目标文件还新时才会动作

cat: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tac:由最后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n:显示行号

more/less 一页一页的显示文件内容 less可以向前翻页

touch:一般在使用make的时候会用到,用来修改文件时间戳,或者新建一个不存在的文件

-a或--time = atime或--time = access或--time = use:只更改存储时间

-c或--no-creat:不建立任何的文档

-d:使用指定的日期时间,而非现在的时间

-f:此参数将忽略不予处理,仅负责解决BSD版本touch指令的兼容性问题

-t:指用指定的日期时间而非现在时间

ifconfig(interfaces config):可以获取修改网络配置

up:启动指定网络设备网卡

down:关闭指定网络设备

s:显示摘要信息

a:显示全部接口信息

add:给指定网卡配置IPv6地址

del:删除指定网卡的IPv6地址

tunel:建立隧道

multicast:为网卡设置组播标志

address:为网卡设置IPv4地址

tar cvzf kk.tar.asd kk
压缩文件

tar xvzf kk.tar.asd
解压文件

tar
xvzf kk.tar.asd
-C /root/123/解压到指定目录

gedit:文本编辑器

gcc:编辑器

./:为执行命令

vim的三种模式:

命令行模式 按i进入插入模式

底行模式 按wq保存退出

插入模式 按esc进入底行模式

vim /etc/vimrc 配置Vimrc文件

set number显示行号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