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Web前端 > JavaScript

js程序执行顺序

2016-11-04 00:00 190 查看

1.函数的声明和调用

//定义式(声明式)函数
function fn(){
console.log('hello javascript!');
}
//赋值式(表达式)函数
var fn =function(){
console.log('hello javascript!');
}

页面加载过程中,浏览器会对页面上或载入的每个js代码块(或文件)进行扫描,如果遇到定义式函数,则进行预处理(类似于C等的编译),处理完成之后再开始由上至下执行;遇到赋值式函数,则只是将函数赋给一个变量,不进行预处理(类似1中变量必须先定义后引用的原则),待调用到的时候才进行处理。下面举个简单的例子:

fn();
//定义式(声明式)函数
function fn(){
console.log('hello javascript!');
}

正常弹出“hello javascript!”,浏览器对fn进行了预处理,再从fn();开始执行。

fn();
//赋值式(表达式)函数
var fn =function(){
console.log('hello javascript!');
}

这时浏览器就会报错:
Uncaught TypeError: Fn2 is not a function(…)

实际上浏览器执行的过程是这样的:

var fn;//undefined
fn();//fn已经存在为undefined,但是不是函数,所以浏览器回报错
//这里执行了一个赋值的过程
fn =function(){
console.log('hello javascript!');
}

2.代码块及js文件的处理

“代码块”是指一对<script type=”text/网页特效”></script>标签包裹着的js代码,文件就是指文件。浏览器对每个块或文件进行独立的扫描,然后对全局的代码进行顺序执行。所以,在一个块(文件)中,函数可以在调用之后进行“定义式”定义;但在两个块中,定义函数所在的块必须在函数被调用的块之前。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n();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Fn(){
alert("Hello World!");
}
</script>
// 报错:Fn is notdefined,两个块换过来就对了

3.重复定义函数会覆盖前面的定义

那么这就是函数声明提升

function fn(){
alert(1);
}
function fn(){
alert(2);
}
fn();
// 弹出:“2”

如果是这样呢?

fn();
function fn(){
alert(1);
}
function fn(){
alert(2);
}
// 还是弹出:“2”

4.body的onload函数与body内部函数的执行

body内部的函数会先于onload的函数执行,测试代码: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fnOnLoad(){
alert("I am outside the Wall!");
}
</script>
<body onload="fnOnLoad();">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alert("I am inside the Wall..");
</script>
</body>
//先弹出“I am inside the Wall..”;
//后弹出“I am outside the Wall!”

5.JavaScript是多线程or单线程?

javascript是没有多线程概念的,所有的程序都是‘单线程’顺序执行的。

function fn1(){
var sum = 0;
for(var ind=0; ind<1000; ind++) {
sum += ind;
}
alert("我先输出:"+sum);
}
function fn2(){
alert("我后输出");
}
fn1();
fn2();

那么结果是:
先弹出:“我先输出:499500”,
后弹出:“我后输出”
那你现在肯定疑惑,延时执行,ajax异步加载,不是多线程的吗?

function fn1(){
setTimeout(function(){
alert("我先调用")
},1000);
}
function fn2(){
alert("我后调用");
}
fn1();
fn2();
// 先弹出:“我后调用”,
// 1秒后弹出:“我先调用”

看似fn2()和延时程序是分两个过程走,但其实,在JavaScript中存在一个‘回调’的机制,类似于操作系统中的“中断和响应” —— 延时程序设置一个“中断”,然后执行fn2(),待1000毫秒时间到后,再回调执行fn1()。
同样,body的onload事件调用的函数,也是利用了回调机制——body加载完成之后,回调执行onload()函数。
Ajax请求中的数据处理函数也是一样的道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