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我这大学四年

2016-10-22 15:15 92 查看
   2011年,我从粤北考上了岭南边陲的一间学校——广东海洋大学。就读于其中的理学院的物理与光电科学系——电子科学与技术。四年时光,不光蹉跎了一身的肥肉,也让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学子成张为一个懵懂无知的社会青年。在我即将踏出校门的之前,回顾一下我的大学干了什么。

刚上大学那会,因为高考失意,意志消沉了一段时间,那时候有种逃避的感觉,只要是涉及到高考的内容都会自觉回避。在大一的时候稀里糊涂的参加了几个社团,先是在电子社逛了一圈,跟着师兄们摆弄着烙铁、电路板……一类的东西,第一次接触电子时我们被要求做一个LED的心形灯。我记得当时师兄们聊天时,聊天的内容是芯片、电路、pcb,代码之类的东东。虽然听不懂,可是感觉好牛×的样子。当时觉得师兄们都是技术牛人。制作心型灯我们每个人都要一步一步的从打印到腐蚀,然后是选件,接着焊接电路板,最后还要烧写二进制代码到单片机里面。当时我怀着对师兄的仰慕之情,在师兄的谆谆指导下,制做了我的第一个电子作品,然后毫无悬念的失败了。然而我当时并没有什么想法,没有任何懊悔或者沮丧的感觉,做不出来直接把元件扔一边吃灰去。之后又陆续参加了一些社团的技术指导之类的会议,感觉没有什么干货,遂退出了社团,就此结束了我的第一次电子生涯。

之后在联通公司里的一个社团待了近一年,得出了总结,业务员不适合我。在别的社团也待了一段时间,一直到浑浑噩噩的呆到大二上学期,整整一年多时间,每天除了上课(那时基本不逃课),然后到社团逛一圈,找人聊下天,吹吹水,觉得大学也就这样,没有了刚上来的那种激情,也没有了改造社会的那种迫切愿望,似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只是电视剧里遥不可及的一句口号。过上了真正的猪+学习的生活方式。

到了大二下学期,我也不知道是幡然醒悟了还是神经错乱了,我觉得后者多一点。鬼使神差跑到几个比较出名的电子论坛上面逛,偶然间见到别人转发的郭天祥的单片机教学视频,那时没有什么想法,就点了进去,我不是被视频吸引的,引发我转变的是他的那篇本科毕业日志《我的大学四年》。我的题目似乎有抄袭的嫌疑,算了,理工男就这思维,咬我吖。

这篇文章引发了我的思考,似乎,大学不该这么过。其实我是觉得如果照这个情况走下去似乎是会变成废人的一种节奏,因为每天看着黑板我就看到两句话,左半边写着“这TM是什么?”右半边写着“这TM又是什么?”时常一堂课下来,都是浑浑噩噩的听完的。其实听课最大的障碍是心中都在想着,我学这个有什么用?几乎每一门课我都会问老师,学这个有什么用。老师们要么怒发冲冠,要么轻蔑一笑。印象最大的是在工程光学那门课上,我问过陈劲明老师,学习光学有什么用?老师似乎被我问火了,这么一个有前途的专业居然问这么糊涂的问题,这跟问黄金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区别?然后我知道了我的专业是学光的,并固执的认为光学本科无用,因为除了考研的那些师兄,并没有师兄是从事光学研究工作。

其实现在我可以给读者一点读书感悟,读书最重要的三点是:自学,自学,自学。是的,自学。老师最大的作用的是解惑,不是授业。大部分讲师其实对本专业都没有过实际的操作经验,他们也是像我们一样,自书中得到知识,然后考研,读博之后就直接当讲师了。实际的专业应用基本没有,以其昏昏使其昭昭罢了。

读书有什么卵用?其实个人认为应该在实际中应用,然后再回到理论,理论与应用结合,才不会有一种读了没什么卵用的感觉。举个栗子,在我参加智能车比赛的时候,我们要用到路径算法,我看的路径算法是n次多项式,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模糊算法。在应用这个算法的时候首先要进行建模,建模过程略过,我主要是简单讲讲大学课本的卵用,多项式的知识在中学已经学过了,但是为了得到具体的车子偏移跑道的值需要需要将具体的电感检测值采样,滤波然后归一,得到具体数据后利用多项式建立方程组,在此基础上得到一组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反向逆推方程组的系数,得到一个暂时可用的n次多项式公式。并利用此公式计算车子偏移值。我讲的比较简单,但从中可以看出一些课本知识的应用,比如《高等数学》里的解一元n次方程,《线性代数》里的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而整一个算法的讲解在《数理统计》里面有比较详细的推导。虽然课本知识很有用,但往往是书到用时方知,而教授们永远不会告诉我这些知识在什么地方游泳。

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我退出了所有的社团,并开始自学单片机,自学DXP,自己买元件,学习怎么制做电路板,从最简单的开始做起。那时炳林师兄推荐我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然后我自己拟了一个题目,找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申请了下来,遗憾的是,我的队友们都陆续的退出了该项目,最后我自己咬牙把它做了出来,期间没有人指导,没有同伴,没有完善的设备,只有一颗红心吧。我后来跟师弟们说的都是,我有指导老师,但是我没有老师指导。

虽然条件有点简陋(简陋个鬼,直接就没有条件,所有东西都自己买的),当时的我乐在其中,似乎是找到了生活的目标,有了一丝光明,记得我第一次用开发板搭出了一个简单的mp3播放器的时候高兴了好几天。也有了一种回到了当年高考的那种为了某项目标而努力的日子,充实而愉悦。论坛里的前辈们都说对于电子,数电模电是基础,模电猛于虎。于是乎我决定把模电啃下来,时常跑到图书馆,一待一天,把模拟电路一章一节的啃了下来,在看书的期间,也找出了书中的一些疏漏,然后给出书的王骥老师提了出来,到期末我总结了一封邮件发到了老师的邮箱。也许因为这个,后来跟这位老师混的挺熟的。

在大二第二学期上模电课程的期间,老师曾向我们提过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这项赛事。当时我们反应平平,貌似遥远而不关己事,我笑言:“那我学完模电就去参赛哈。”谁知一语成谶,我记得某一天与实验室的几位师兄闲聊,聊到了电设赛事,他们告诉我校内赛已经报名了,然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去报了个名。我也是当时理学院的第一个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说到这里我得解释一下我的专业,我的专业全称是电子科学与技术,方向是光学方向。光电子与电子,就多了一个字,其实学的内容差别还是蛮大的。我们专业原设立的名称是光信息工程,只是后来验收的时候没有通过,可是学生又急于毕业,所以领导大笔一挥,专业名字一改,就出来了个四不像的专业。我也是大二上工程光学的时候才从老师嘴里知道的。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说好的单片机呢?说好的汇编呢?说好的……呢。

电设报名后还有笔试和校内赛,均有惊无险的通过,只是这次的两名队友又提出退赛,我当时的感觉是——天气真好。无奈,求爷爷告奶奶的找了两个同学一起参赛,大二的暑假就在备赛中度过了。我们由于基础欠缺,于是只准备了一个题目,“智能小车”,参加过13届电设的都知道,真正比赛的题目没有“智能小车”,改成了“四旋翼飞行器”。无奈,只能临时换题。经讨论后选了个电源类的题目,然后四天四夜(多了一夜是作品打包,我们差不多天亮才打包封箱)奋战,头一天晚上在网上找方案,找到半夜1点多,确立了做boost电路,确立题目方案后我还很兴奋的打了个电话个王骥老师,当时没有想到半夜吵醒老师有何不妥,聊到一半才想起致歉。

然后就睡下了,这一晚是赛事期间睡的唯一一晚,然后一直是画图、制板、调试、测试、然后再调试的轮回。期间还闹了很多笑话,因为第一次做电源,没有买整流桥,用了64个肖特基二极管搭了个整流电路;变压器没有买对,又得找人借;最后电路做出来了,负载又没有了……总之,闹了各种笑话。最后到华师答辩的时候又出意外,电容限压不够,直接炸了。

最后,该赛事拿了个赛区的三等奖。

然后转眼大三开学,陈春雷老师开始向我们宣传飞思卡尔智能车的赛事,我又找了几个同学组了团队参赛,并正式入驻科技楼的315实验室。进驻315实验室之前我没有想过我会在实验室一住就是半年,我记得当时是燎原最先进去的,他是直接买了张折叠床,晚上直接睡里面了。然后我学着他睡了进去,记得那时315一共有5个人睡里面。我们白天做车,间或上课,晚上看书,间或聊天吹水。在做智能车期间与队友有过摩擦,红过脸,吵过架,然后转个身该干嘛还是干嘛,现在想想那时候的争执就如“两小儿辨日”。当时我的队友是向文(原谅我经常把你的名字与会长混淆),向文比较重视实际效果,他是直接把想法直接写进代码,然后让车子在跑道上跑,效果出来了再慢慢调试;而我重视理论,一般是找到理论依据再做改动,所以我常常是被噎的说不出话,因为“这不科学!”

我们当时选择的组别的是电磁组,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在315实验室的跑道上怎么也跑不过2.4米每秒,然后一直改算法、改机械结构,但是怎么改都打不破这个速度。当时我们想去信息学院的跑道上试试,又想留一手,于是把边界条件都压缩了一下,后来我们听到人家的速度都上到2.5米每秒了,遂作罢。将车子调整到最好状态,到了信息学院的赛道直接就跑。跑完后,全场欢呼,我们不明所以,后来他们用自己的车跑了一趟,2.6米每秒,于是我们知道我们的车子应该是超过3米每秒的。然后信息学院的车子到315实验室跑,最快的是2.1米每秒。

……

最后我们在校内赛折戟,获得优秀奖(其实就是安慰奖)。

校内赛结束后我又消沉了一段时间,看什么都是灰色的,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都不愿踏入315实验室。因为一进去就想哭。

转眼大三下学期,这期间做完了第一个创新项目。紧接着申请了第二个,具体做什么的就不赘述了,太专业(其实我自己也没闹明白)。

因为心有不甘,到了大三的暑假,我又伙同会长一起参加了第五届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这次赛事是以“可穿戴设备”为主题的。可穿戴,顾名思义就是能穿戴在身上呗,做什么呢,当时论坛上清一色的说做手表、鞋子、帽子之类的。一开始我们的计划是做个指环之类的,能代替手柄,在电脑上玩体感游戏。然后是分工,我负责算法,会长负责软件。然后我们两方都出问题了,我这边是在理论上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位移计算是无法实现的,这个是论坛的论调,我当时很天真的直接对加速器的输出值进行二次积分,然后利用陀螺仪的输出值进行倾角判断,利用欧拉角的转换矩阵得出重力分量,然后二者做差得出实际的位移,这个是我当时的想法,但是……实际得出的位移仿真图在我做移动的时候,会有一个凹陷或凸起,这说明位移为“0”,后来研究资料发现这是因为惯性带来的反冲作用力。所以我的想法是行不通的。然后是会长那边,会长那边主要是游戏的移动画面写不出来。我们当时是想着做一个类似母鸡接鸡蛋的游戏,但是我们都是偏硬件方向的,对于软件实在是力不从心。

然后我又拿出了一个替代方案——头戴式的鼠标。这是我在一篇文章里看到的,是一个德国的科学团队在2010年的时候做出了一个利用陀螺仪倾角替代光电鼠标位移的一个可头戴的鼠标,鼠标的左右功能键是利用嘴的上下咬合得出,左右各一个咬合装置,我们当时觉得用嘴咬合有点恶心,于是换成了用脚踏板。用这套方案还有一个好处是不用更换硬件,原先的板子仍然可以使用。

省电设是我参加过的赛事里我感觉最顺利的一次比赛了,当时我们学校第一次参赛队员集合的时候,我们互相通报了各自的作品,然后算上我们的作品,居然我们学校就有三个做鼠标类的,难以想象全省有多少雷同的作品。额,然后我们就抱着做好自己就好的心态参赛了。答辩的时候也挺顺利的,没有出现短路、断线之类的意外,我们为这准备了两套作品,最终只用了一套。

然后答辩期间,会长演示,我在旁边吧啦吧啦的吹,吹嘘一通之后觉得意犹未尽,盼望着评委能问点算法、电路之类的问题,结果我满怀期待的望向评委的时候,“可以了!”一句话终结了我的表现欲。

最终该赛事获得一等奖

然后到了大三下学期,我被春雷老师强逼着参加了“挑战杯”,这个比赛其实我心底是没有什么想法的,主要是没有获奖的欲望,如果大家看过历届“挑战杯”的获奖名单应该就懂我说什么了,我并没有奢望我们这么一个普通本科能够与省内的中大、华工之流的能公平竞争。所以我对参赛反应平平,虽然从作品到论文,包括答辩的材料都是我准备的,但是我都是找的师弟师妹去参加的答辩。

然后,赛事的结果出乎意料,省一等奖。但这依旧没有改变我对“挑战杯”的观感。

在校参加各种赛事时,我没敢跟父母讲,我都是说在校学习。因为我的做法父母无法理解,他们希望我能在暑假期间找点社会实践之类的事情做做,但我固执的以为所谓的社会实践都是浪费时间。我有两个暑假是在学校度过的,寒假也是尽量迟回家,早到校,就为了在学校能多看点书。参加赛事期间我也没敢问父母伸手要钱(参加比赛获奖才有经费,且发放很迟),都是生活费里面抠的,最拮据的时候甚至想卖电脑,后来肥谋说垫付才作罢。所以我经常戏称,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最后,做个总结吧。整个大学期间我共拿了两次省一等奖,一次省三等奖,一次校优秀奖,申请过三个技术专利,发表过论文若干,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推荐。

感谢我的大学同学们,感谢315实验室的伙伴们(飞哥、伦炯、燎原、肥谋),还有我要单独感谢会长(曾志文),是会长带我做的第一块电路板,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春雷……。

再见,我的大学。

写于2015年6月18日 湛江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