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手动清理内存中的cache信息

2016-10-15 21:24 190 查看
今天在做分布式系统文件写入及读取测试时,发现写入大量的文件后,内存中cache中的数值很大,这对使用同一台机器调研其它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来说,内存条件没有达到一致,会影响测试的结果。

 

上网查了关于Linux cache占用大的原因:

当linux第一次读取一个文件时,一份放到内存中cache起来,另一份放入运行程序的内存中,正常运行,当程序运行完闭后,Cache中的那一份文件却没有释放,第二次运行的时候,系统首先查看在内存中是否有次运行时存在cache中的副本,如果有的话,直接从内存中读取,已达到提高速度的目的。

 

具体的清空cache的步骤:

1. 查看/proc/sys/vm/drop_caches的值(默认是0)

   
cat /proc/sys/vm/drop_caches


 

2. 手动执行sync命令(sync 命令将所有未写的系统缓冲区写到磁盘中,包含已修改的 i-node、已延迟的块 I/O 和读写映射文件)

    
sync


 

3. 手动修改/proc/sys/vm/drop_caches值为3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参数说明:

参数值说明
To free pagecache: * echo1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dentries(dentry索引结点的链接) and inodes: * echo2 > /proc/sys/vm/drop_caches

To free pagecache, dentries and inodes: * echo3 > /proc/sys/vm/drop_caches

 

 dentries and inodes concepts



 

 

 





大小: 50.2 KB

查看图片附件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