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分布式原理与实战(二) ---以FirstDB为例之体系结构

2016-09-09 19:01 260 查看
在上一篇中,我们主要阐述了分布式系统的几个关键问题,我们也结合FDB做了一些实例化的东西,接着我们来考虑下分布式的体系结构相关的东西,还是以我们的FDB作为实例化的说明。

FDB的地址:https://github.com/zmr961006/FirstDB

Q:如果客户和服务器相隔很远,我们可以看到网络延时将主导性能,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答:首先,我们必须保证我们的请求是幂等的,保证相同的消息的影响是同样的,例如我们可以在一个请求失败的时候,反复发送请求,但是这也必须基于一个可靠的链接协议。在FDB中设计上主要采用了超时重传。

Q:什么是三层客户端--服务器结构?

答:用户接口层(本质上为了与用户交流,作为数据的流入,入口)

处理层(处理数据)

数据层(对于本地持久化数据的使用)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例如FDB就采用了典型的CS架构,在服务端而言,首先就是链接交互模块,接着是数据处理模块,最后是持久模块。就是整个系统而言也是这个样子的,三层结构。

Q:垂直分布性与水平分布性的区别?

答:首先,我们先明确什么是垂直分布性什么是水平分布性。

垂直分布性:按照逻辑把不同的组件放在不同的机器上,这样功能可以从逻辑和物理上分散在多台机器上,每台机器按照特定的功能进行定制。

水平分布性:现代体系结构中往往包含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两种结构的属性,他们的部分操作在整个数据集上共享数据,从而实现负载均衡。其实这不是废话,如果一个点能够收数据或发数据,那么他的状态一定是用两个变量来描述的,此时状态就会负载也会更加平衡。一个系统如果越复杂,那么它的弹性就越大,如果越简单,出现极端情况的可能性就越大。

FDB的体系结构采用的是垂直与水平结合的方式。具体在整个业务上是采用垂直分布的方式,但是每一层的同级点都是水平分布的。

Q:在结构化的覆盖网络中,消息是根据覆盖的拓扑结构路由的,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答:最大的缺点就是地址或者空间需要重新分配。覆盖网络之间的推导忽略了底层的复杂性,一条看似最近的路线隐藏了底层的非常复杂的网络。FDB 虽然也使用了覆盖网络的思想,但是我们结构明确并不需要担心。

Q:满足超对等体的条件是什么?

答:@能维护一个索引或充当一个代理程序的节点。

@拥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具有较高的可用性。

@依靠它能够高效快速的处理业务。

Q:为什么BitTorrent 技术要比互联网中的文件共享要好很多,好的多?

 

答:大多数的BitTorrent客户端是被例如ADSL或调制解调器所提供的不对称链接所处理的。一般来说,BitTorrent会提供给客户端比较高的进入带宽,但是并不希望客户端可以提供服务。BitTorrent不会使用这种假设,把客户端变成协作服务器。对称连接会比tit-for-tat策略提供更好的匹配

Q:中断器与其部署所在的中间件的依赖程度如何?

答:一般来说,它们之间是高度依赖的。客户端很有可能被中间件所提供的下层接口所约束,正如消息级中断器,它高度依赖中间件和本地操作系统的相互作用。然后,这些接口也可以标准化,便于开发可移植的拦截器,虽然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中间件。这些中间件需要满足CORBA的体系结构。

 

查看原文:http://zmrlinux.com/2016/09/09/%e5%88%86%e5%b8%83%e5%bc%8f%e5%8e%9f%e7%90%86%e4%b8%8e%e5%ae%9e%e6%88%98%e4%ba%8c-%e4%bb%a5firstdb%e4%b8%ba%e4%be%8b%e4%b9%8b%e4%bd%93%e7%b3%bb%e7%bb%93%e6%9e%84/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