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Web安全--安全评估【理论学习】

2016-09-01 17:50 302 查看
本文主要来自于《白帽子将Web安全》吴翰清著。本文也主要是总结和感悟。

一、安全的目的

安全的三要素:

机密性: 保护数据类容不泄露。

完整性: 保护数据完整,未被篡改

可用性: 保护资源可用

二、安全评估

安全评估的过程为以下四个:

1、资产等级划分

明确目标,愤青表姐,分清保护什么,什么可信,什么不可信。

2、威胁分析

了解危险的来源以及可能的威胁,确定风险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

STRIDE模型

威胁定义对应的安全属性
Spoofing(伪装)冒充他人身份身份认证
Tampering(篡改)修改数据和代码保证完整性
Repudiation (抵赖)否认做过的事情不可抵赖性
Information Disclosure(信息泄露)机密信息泄露机密性
Denial of Service(拒绝服务)拒绝服务可用性
Elevation of Provilege(提升权限)未经授权获取许可授权
3、风险分析

微软提出模型DREAD模型

等级
Damage Potential (潜在损失)获取完全验证权限;执行管理员操作;非法上传文件泄露铭感信息泄露其他信息
Reproducibility (再现性)攻击者可以随意再次攻击攻击者可以重复攻击,但有时间限制攻击者很难重复攻击过程
Exploitability(可利用性)初学者在短期内能掌握攻击方法熟练的攻击者才能完成这次攻击漏洞利用条件非常的苛刻
Affected Users(影响用户范围)所有用户,默认配置,关键用户部分用户,非默认配置极少数用户,匿名用户
Discoverability(可发现性)漏洞显而易见,供给条件很容易获得在私有区域,部分人能看到,需要深入挖掘漏洞发现该漏洞极其困难
4、确认方案

优秀的安全方案特点

能够优先解决问题

用户体验好

高性能

低耦合

易于扩展与升级

读后感

在实际的工作中潜移默化地使用上述,安全威胁和风险分析,根据安全的风险情况作了实际的处理和漏洞的修复。菜鸟和老鸟的区别就是对待这些问题上,前瞻性的处理和避免了漏洞。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web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