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NET DLL 保护措施详解(非混淆加密加壳)

2016-08-08 17:04 323 查看
为什么要保护DLL,我就不多说了,各人有各人的理由。总的来说,就是不想核心逻辑泄露及授权验证被破解两大方面的因素。市面上的混淆加密工具对.NET源码保护的效果天差地别,很多网上下到的混淆工具破解版对.NET源码混淆保护的效果通常都不行(能找到对应的反混淆工具进行脱壳),而保护效果较好的混淆工具,收费比较高昂且也没有破解版,导致很多小企业或个人开发者为.NET的源码的知识产权保护绞尽脑汁。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发布出去的DLL所面临的风险:

一、直接引用

二、反编译

三、反射

如果DLL一点措施都不做的话,上面任意一种都可以达到破解目的的。

然后,通常网上能搜到如下的保护方式,但真心的来说,用处不大,当然对小白破解者增加了难度。

一、混淆类的工具(如Dotfuscator,但是可以通过ILSpy、Reflector等反编译哦,直接COPY代码也能运行)

二、加密类的工具(如MaxToCode,网上有相应的破解教程)

三、加壳类的工具(如Sixxpack,网上有相应的破解教程)

四、强签名(签名只是防止项目中的某一个DLL被篡改了,不能防止反编译或反射的哦)

说了那么多,难道没有相对靠谱的方式了吗?

最后,我们进入正题

上面那些工具的目的归结出来大约完成两个目的,一是不能看,二是不能调,当然,我们也是实现这两个目的,只是手段不同。

一、不能看:.NET DLL可以包含托管堆代码(可以被反编译的)与非托管堆代码(不能被反编译,要反编译也是更高层次的了,不在讨范围内),我们将核心逻辑代码置于非托堆代码中,由托管堆代码提供接口供外部调用,调用时将非托管代码通过.NET动态编译特性编译后返回执行结果。这样就保证了不能看。

二、不能调:我们在非托管代码中加入验证调用者来源功能,判断调用者的HASH值是不是与在非托管代码中约定的HASH值(发布时需要提前生成相关引用者的HASH值存于非托管代码,最后生成非托管代码的DLL放于安装包中)一致,如一致则通过执行返回结果,不一致则返回空。这样就解决了非合法来源不能调的问题。

此保护思路适用于有.net 源码加密、.net 源代码加密、.net 代码保护、.net dll加密、.net dll保护、.NET 产品保护、asp.net源码加密、asp.net 代码保护、asp.net dll保护、C# 代码保护、C# dll保护、VB.net 代码保护、VB.net dll保护需求的用户,能有效的保护.net源码及dll,达到.net 防止反编译、.net代码防止反编译、.net 防止破解、asp.net 防止反编译、asp.net 防止破解、C# 防止反编译、C# 防止破解、dll加密防止反编译、dll防止反编译、dll防止被调用、dll 防止别人调用、vb.net 防止反编译、vb.net 防止破解的效果。

.NET产品源码保护演示下载:www.dllprotect.com

作者QQ:6458450

注:由此带来的问题

一、性能问题:每次调用都动态编译肯定会影响性能,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缓存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次调用时就将编译后的对象存于缓存中。

二、平台问题:非托管代码不能生成ANYCPU类型的DLL,所以需要发布时指定两个版本(X86/64)生成相应的版本的DLL,由安装包判断目标平台属性,然后输出对应的DLL。

三、发布问题:每次发布时需要先生成相应项目依赖者的HASH值再存于非托管代码中再生成,放于安装包中,步骤略显复杂,但是为了安全,这个应该可以接受吧。

----------------------------------------------------------------------------

.net dll保护系列

--------------------------------------------------------------------------------------------

.NET DLL 保护措施详解(一)(非混淆加密加壳)

.NET DLL 保护措施详解(二)关于性能的测试

.NET DLL 保护措施详解(三)最终效果

.NET DLL 保护措施详解(四)各操作系统运行情况

.NET DLL 保护措施详解(五)常规条件下的破解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