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李开复单场流水近10万,分答阴影下的知乎Live活得怎么样?

2016-07-31 00:00 323 查看


  2016年5月14日,知乎创始人兼CEO周源在媒体沟通会上分享了知乎2015年的数据情况,并正式推出了实时问答产品“知乎Live”。

  知乎联合创始人,前创新工场投资总监张亮在评价知乎Live时这样提到:『它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在视频直播站上,在聊天室里,体验都不完全相同。而那些微妙的差异,其实非常美妙:主讲人不需要同时在意演讲的内容和形体姿态,主讲人不用担心提前准备的材料在眼前纷飞影响观众感受,主讲人不需要担心突然卡壳造成尴尬,其他人既是听众也是整个对话的一部分,双方的互动平等而又及时,因为在一个交流的氛围里,可以追问,所以交流还算深入,不会浅尝辄止。总结下,主讲人很容易进入心流,但又不会被累垮。』

  两个月过去了,在各大媒体头条都被分答占据的情况下,知乎Live活得怎么样?笔者将通过数据来挖掘一下最近的知乎Live究竟如何。

  一、平均每场超400人,前Facebook工程最赚钱



  开放与否对场均参加人数的影响不小,数据显示:开放时,平均参与人数485,不开放时,平均参与人数302。(7月26日开放了参与关闭的Live功能,时间比较短)



5-7月份知乎Live的总参与人数及平均参与人数



  平均每个话题12场,每个话题参与4660人,平均每场参与人数350人,平均gmv8800元,平均价格27元。

  5、哪些人赚钱多?



  截止目前,前Facebook工程师,知乎用户覃超成为知乎Live赚钱最多的用户。

  二、254场Live里用户最喜欢什么?

  我将所有254场Live根据内容倾向性进行了分类,结果如下:



  1)最多场次类别:艺术,生活方式,科学



  最多场次类别的是艺术,有38场,包括文学,电影,戏剧,漫画等。这些类别场次多,参与人数平均化,但价格都比较亲民,低于平均价29元。

  2)最高总参与人数:职业发展,艺术,生活方式,金融,科学



  3)平均每场最高参与人数:职业发展,金融,心理



  人数400-500人,高于平均值。

  4)最高平均GMV:创业,职业发展,金融



  5)最高单价:创业,互联网



  创业被李开复499元拉高了平均价格,但不算这个还是很高的。

  三、各大指标Top10榜单都有什么?

  1、参与人数

  锦妖爆冷冲击第一,说明选题精准的重要性。



  2、流水

  开复老师单场流水接近10万。接下来基本是大V的盛宴。



  3、价格

  互联网,创业,留学,硬生生占据了TOP10。



  四、六大细分领域的Live最受欢迎

  1、创业



  1)创业领域关注人数:5.99M,live参与人次1,993。

  2)价格最高的是李开复老师在知乎Live一开始试行推出的,499元。创业领域平均价格在全部live中也是较高的,刨去499元这场,创业领域Live平均价格74元,接近3倍于平均价27元。

  3)参加人数最多的是前经纬投资人,现熊猫tv副总裁庄明浩在7月10日推出的风险投资行业入门(这个也可以归类到职业规划内)。他是7月7日开放后,仅有的创业类已经结束的Live。其他还有三个尚未开始的Live,分别是《VIE到底是什么》《创业与融资的四段式考评框架》《融资尽调》。预计人数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4)分享次数最多的庄明浩(3次),第二多的是张亮(2次)。

  5)粉丝最多的首先是李开复(96w),其次是张亮(68w),孙志超(15w),庄明浩(13w)。

  6)单场前2的GMV分别是:《解答关于创业的困惑》李开复 9.98万;《风险投资行业入门》庄明浩(rosicky311)3.3万。

  7)庄明浩每次分享后会把PPT和内容在知乎二次分享,文字也概括性分享,弥补了Live当下的不足(不可复用),相信会引流,助力接下来的Live。孙志超在讲Live之前就分享提纲,也是很好的习惯。

  2、金融行业



  1)金融领域关注人数:5.2M,live参与人次9,293。

  2)价格最高的是量化交易,投行等,在50元附近,分别是《谈谈外汇高频量化交易》、《量化交易大起底》、《理工生如何进军欧美大投行? 》和《敲个上市钟》。

  3)参加人数最多的是葛巾在7月9日推出《这么买保险,不吃亏(二)》1790人。他是7月7日开放后5个Live之一。

  4)分享次数最多的FantasticCathy(4次),并列2次的有5人:腾天,葛巾,CaesarChan,Sgt Pepper,刘斌-邦比快跑。

  5)粉丝最多的首先是葛巾(54w),其次是FantasticCathy(17w)。

  6)单场GMV前两位是:《这么买保险,不吃亏(二)》葛巾7w;《会计师的白皮书》1.7万。

  3、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领域关注人数:2.8M,live参与人次10362。

  2)价格最高的是陈语岚的《婴幼儿常见皮肤病及护理》。生活方式领域的价格比较均衡,有40元以上的,也有20元左右的。

  3)参加人数最多的是《360° 玩转酒店手册》在7月20日推出的。他是开放人数后11个Live之一。

  4)分享次数最多的田吉顺(4次),第二多的是陈语岚(3次)。

  5)粉丝最多的首先是葛巾(54w),其次是田吉顺(49w)。

  6)单场GMV前三 分别是:

  《生活中的珠宝常识》葛巾1.6万

  《逃不开的「坐月子」》田吉顺1.6万

  《职业女性 VS 全职太太,哪个是你?》洪晃1.3万

  4、职业发展



  1)职业发展领域关注人数:5.4M,live参与人次10356。

  2)价格最高的4个98元,是由覃超分享的北美留学工作系列。同时也是最高单场GMV,4.5万元。

  3)参加人数最多的是《到樱花的国度念书去》。

  4)分享次数最多的覃超(4次),第二多的是何明科的解密管理咨询系列(3次)。

  5)粉丝最多的首先是苏菲(31w),其次是王怡蕊(24w),高萌Goal(15w)

  6)单场GMV前5几乎由覃超和何明科包下,分别是:

  《找工作去美国硅谷的策略介绍》覃超,4.5万元

  《申请北美计算机学校和留美工作》留学规划 覃超 3.4万

  《解密管理咨询:第一讲 职业规划》何明科 3.3万

  《去北美留学和去硅谷找工作》留学规划 覃超 2.9万

  《解密管理咨询:第二讲 职业规划》何明科 2.1万

  5、艺术



  1、电影,摄影,动漫,艺术领域关注人数:13.8M,其中电影关注人数9M。live参与人次14661。

  2、价格最高的是《超级英雄:好莱坞最大的IP》。

  艺术领域平均价格17元非常实惠,是平均价格的60%。

  3、参加人数最多的是 在7月10日推出《我还是个新导演》。

  4、分享次数最多的翁昕(7次),第二多的是李梅里(4次)。

  5、粉丝最多的首先是magasa(38万),其次是邓柯(18万)

  6、单场GMV前三:

  《怎么从电影得到更大的乐趣》magasa 1.6万

  《《霸王别姬》,最伟大的国产片》 云中 1.5万

  《「印象派」看懂更美》 董悠悠 1.2万

  6、科技



  1)科技关注人数:5.7m, 。live参与人次14661。

  2)价格最高的是《人工智能的机遇与挑战》(王小川分享,继承了创业和互联网的高价)。除此之外大多价格都在25元以下。

  3)参加人数最多的是《关于智商的那些事儿》。

  4)分享次数最多并列:赵思家,孙亚飞,华沙,狐狸先生

  5)粉丝最多的首先是猪小宝 11.6万 蔓玫 11万

  6)单场GMV前三:《人工智能的机遇与挑战》王小川,2w;关注智商的哪些事儿 0.97w

  五、艺术类太便宜,职业发展类太贵

  对所有254个Live的价格,参加人数,GMV进行依次评定。根据三等分数量分为高,中,低组。标准见附录。

  1、价格

  部分金融类,创业类,部分职业发展类占高价较多,艺术中低价较多。



  2、参加人数

  职业发展,艺术类参与人数较多的占比较多,创业类参与人数较低,其他领域较为均衡。



  3、GMV



  创业,职业发展类,金融GMV偏高;艺术类,生活方式类偏中低。

  注:分类标准:



  六、知乎Live逐渐成为大V『秀场』

  注:榜单仅仅是对于现状的描述,不代表实际意义。

  分享次数最多的:



  收入Top:



  总参与人数TOP:



  七、小结:场均1万流水或仍然保持封闭

  我是7月1日才接触到知乎Live的(之前找不到入口),目前为止报名了34场Live,完整听了10场左右。

  我觉得知乎Live的内容还是很不错的。一个是他的封闭性,知乎Live得语音形式决定它不能向外传播,因此嘉宾分享内容质量较高。其次是双方氛围,知乎Live继承了知乎的良好氛围,而选择嘉宾Live的可能基本都关注这个领域,有些已经看过嘉宾产出内容并了解嘉宾,因此消费决策成本较低。由于嘉宾有一些知识基础,因此提问的内容水平较高,因此双方互动效率较高。在以上基础下,每场平均1w+流水(随着人数开放可能会上升),对促进嘉宾分享也是有益处的。

  短期内知识的质量方面知乎仍无敌手,因此可能不会马上出现分答和值乎的竞争状况。让我们看看之前的竞品。

  八、竞品分析:知乎Live和轻课的区别,果壳的尝试

  之前有个产品的叫轻课。是我所知的和知乎Live目前的模式最为相似的产品,因此在本篇文章里,我会将两者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更加清晰的看知乎live。

  轻课是脱胎于微信群的产品,由思享空间推出。和微信群不同的一点是,有更灵活的筛选方式,和更清晰的展示形式,和更明晰的主讲人展示。上面显示也有上千个千人参与的分享活动。

  (遗憾的是并未像知乎Live一样欣欣向荣,轻课在2016年被洪泰基金战略投资,进行了大幅改版。所有有关互联网,创业,职业规划的,已经在2016年4月7日停掉,并压缩成一个版块。其他版块都是英语相关,比如词汇和口语。轻课改版前是,月费49元,改版后是半年218元。为了看内容,我忍痛买了下来。是不是应该资瓷我点个赞!)

  轻课和知乎Live的区别是什么?

  1、演讲者和用户的双重筛选:

  轻课:用户:轻课的老用户或者轻课推广的新用户。演讲者:一些机构合作(作为一个互联网人,眼熟的少)如图:



  知乎Live:用户:知乎APP使用者中,对话题/演讲者感兴趣的,有付费能力的粉丝。演讲者:写过得到几十万赞文章,有十万+follower,对某一领域有洞察能力,逻辑能力的人。还得知乎管理员同意。

  2、购买前:轻课相互了解有限,知乎Live观众对演讲者稔熟于心

  轻课:听众对分享者的背景,内容一无所知。根据title,背景描述,来判断是否购买。因此,主讲人title必须高大上,标题必须危言耸听,照片必须有Power。实际上降低了交易质量。

  知乎Live:(一般)演讲者的数字信用非常好。(部分)听众对分享者非常熟悉,思路,产出非常了解,对交易的预期非常明确。演讲前后有课程预告,之后(部分)演讲者会整理出课程逐字稿。

  3、课程方向:知乎Live不急着变现,因此可以向兴趣靠拢

  轻课:大量针对大学生和职场新人的内容,比如出国留学,雅思,产品经理入门,异地恋,焦虑平息等。

  知乎:除此以外还有科学,艺术,体育上大量“冷门”内容

  4课程深度:知乎Live的部分提问者,可能会成为提高知乎Live水平的要素。由于受众的水平不同,选题和层次可能有区别。(见下图)

  轻课:演讲者单向输出,最后有3个QA。

  知乎Live:部分提问:回答占6:4,部分7:3,提问者经常提出远超主讲人预期的问题。观众有酣畅淋漓意犹未尽之感。



  5、评价系统:知乎Live还在试水中

  轻课:有一个分数,4.6/5.0

  知乎:暂无。

  6、果壳会怎么办?

  在行在2016年2月20日推出了全国通话功能,但由于比较贵我没有试用。可能果壳战略上没太重视知乎Live。



  九、知乎Live功能和商业上的定位思考

  1、我理解,知乎Live是一种提高知乎功能性的手段。

  Live包含了综合性强,有深度的选题,Live更像专栏;知乎的一般问答包含的是由一个问题引发的分析。

  Live包含了很多个问题,比如50个1分钟的回答。这样和知乎比有优势,能够对问题进行方向调整。很多问题一开始就问错了。知乎:没办法对问题方向进行调整。

  Live答主能得到及时反馈,能与粉丝近距离接触。所有用过的都说好。还能赚钱。知乎:快感反馈机制滞后。

  知乎已经是中文网络中知识分享的翘楚,而知乎Live在此基础上又做出了一定突破。目前知乎Live的护城河高于以往。短期内不可复制。

  分答和值乎的竞争过程中,证明除了流量外,知识分享领域中,合理的商业模式和强运营是制胜的关键。知乎再不做这个类似微信群的功能,再被人抢了就尴尬了。

  2、如果想通过知乎Live这种形式大规模盈利,可能是存在危险性的。

  轻课没做成。转型英语培训领域了。

  同类内容,即使是由不同的人来讲,一般用户对差异化的辨别能力是有限的,需要的也是有限的。轻课就是前车之鉴,大量的类似课程堆砌,答主背景难以分辨,筛选成本较高。

  知乎Live在7月26日改动了课程购买方式后,就由线上版‘在行’(半直播模式)变为了‘轻课’(录播模式)。课程性质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提高了重复性低问题。

  细水长流,由知乎阅读转到Live是一种相对自然的流程。用户由感谢和崇敬购买课程也是自然流程。而通过推送或者瞥一眼就购买是冲动型消费,用户体验可能较差。

  十、总结,知乎Live比轻课的优势的何处:如何触达用户的爽点?

  用户的爽感=(知识密度+内容关注度+预期达成度-筛选成本)/价格

  选了半天没有合适的,不爽。一眼看到心仪的,爽。

  讲的文不对题,泛泛而谈,不爽。刀刀见血,直逼主题,爽。

  讲的无聊,语言能力差,节奏感差,逻辑性差,不爽。深入浅出,活泼生动,爽。

  听完哈欠连天,觉得性价比低,不爽。从头听到尾,意犹未尽,爽。

  对于一个平台来说,很多内容无法把控,或者说在商业和质量之间平衡很难。

  轻课由于资源有限,在上述各个转化环节都无法做到让用户爽,最后转型也是没办法的。

  十一、脑洞:如果你是一个知识语音分享类APP的CEO,想做这个项目,你会如何开始和优化?

  1、设计好商业模式,模式中,讲课的人源源不断,在这过程中的打磨产品(掌握供应端)

  2、有一批有能力的人,在里面筛选出愿意讲的人。

  3、培训下让他们充分利用线上的机制,把握好节奏感。

  4、选一批感兴趣的听众使用产品,促进双方互动。

  5、工作人员监督着保证迭代,包括去除干扰者,打磨交互提高用户体验等。

  轻课哪里做错了?商业模式养活不了自己,找不到高质量的分享者持续分享是本质性原因。

  (可能有人问为什么,这里岔开讲一下,这5步里面,ceo负责了几步?产品经理负责了几步?投资人,CEO可以负责第1步。社区本身搞定第2步(要不就需要果壳的强运营,但在Live这个话题上难说)运营和产品配合搞定第3,4,5步。)

  十二、价格与什么有关?如何定价?(如果想)如何保证较高的收入?

  可能很多大V不在乎这个价格,更多起到的是筛选用户的作用,但这里还是尝试性的寻找一下价格和参与人数之间的关系。

  1、拥有关注者数量



  统计了知乎Live参与者的平均GMV与自身粉丝数的关系,看起来看是有一定关系的,粉丝越多,平均GMV越高。

  2、时机:平均价格在上升,人数也在上升,影响总GMV



  (计算方法:平均价格(加权)=当时GMV/当日参与人数)

  价格:5月定价是尝试性的。6月中旬到7月末,定价稳定提升,人数:7月7日后,人数飙升。因此最近的完全可以尝试一些中高价。

  3、价格本身的弹性

  根据7-7日开放后~7月26日未开放购买的数据,试做了一张加个弹性表:



  根据这张表,主讲者可以进行参考定价。根据自己的领域(如上图),内容(是否过于冷门,冷门的低价,热门的适当高价),以及粉丝数(粉丝高的可以定高一些,以上图是平均值):

  1)部分领域数据较少(比如数据类型)

  2)没有计入开放购买后的数据

  3)部分数据有大V影响(比如金融领域葛巾,改变曲线朝向。)不能完全代表实际情况

  4)要素仅为价格,人数,没有统计知乎粉丝对于参加人数的影响。

  5)图表为平均值。(总之就是告诉大家这个有可能不靠谱的因素,被坑了不要怪我)

  4、根据价格弹性的定价策略,见下图:



  职业发展相关(包括怎么去美国日本留学,怎么转行到热门行业,PPT,英语口语等职场技能)可定价范围最宽(10-100元)。最高单场流水也最多(4万)。金融也很受欢迎(10-50元)。艺术,科学,生活方式,建议定价范围在10-40元。

  上图所示,一般都是定价越高,收益越高。提价初期对提高GMV效果很明显。特别是10元——20元阶段,但随着定价上升,总GMV趋于平缓。

  主讲者需要思考并决定几个问题:

  1)是听的人多好,还是多赚点钱?比如,多赚5000元,但少100个人听,值不值?

  2)这个选题是否覆盖刚需人群?自己的影响力如何?如果不如平均水平,可以定价低一些。

  3)选题,场外粉丝,标题,预热,演讲技巧,演讲量

  举几个例子,因为比较难以语言表达。

  1)选题

  选题问题是一个你有什么和市场需要什么的问题。不可小觑。

  目前参与人数最多的是郦橙 锦妖带来的《一起做一份惊艳的 PPT》,人数2186人,她在知乎的粉丝并不多,仅有4.6万人,葛巾的1/12,相信可以说明选题的重要性。

  参与人数第二少的是关雅荻《跟我在霞慕尼奔跑并登上勃朗峰》 参与人数56,她粉丝14万。

  可以看出选题很重要,考虑知乎的受众,和大家的关系程度。前面已经验证了,领域很重要,像职场,价格就算高听的人也会多。有时间能力旅游的人可能并不那么多。

  一般来说,普世性的,和都市白领,学生相关的,离钱近的,容易得到更多的关注。

  如何确定好的选题?可以关注知乎上【知乎上有哪些问题值得做一场Live?】,另外可以在知乎本身(如相关领域关注人数)进行挖掘。

  2)场外粉丝

  谷大白话,在知乎粉丝不多(1.9万)但做出了单场4.8万流水的纪录,想必这和他日积月累做翻译(每日秀)和在微博积累的粉丝有关。

  3)标题

  标题要有一定诱惑性,这一块在行,微课都做的很好了。

  4)预热

  场前场后,充分利用自己的专栏进行预热也是很重要的。

  5)演讲技巧

  适当应用举例子等技巧能提高观众的参与度。语音语调,节奏控制也会影响效果。

  6)演讲量

  与选题结合,要划定多大多深的范畴的呢?可以从Live的时长看,Live包含了很多个问题,假设是50个1分钟的回答。比如设定30个分享回答,20和问题回答是一种思路。由于作者本身没有参与过,也没有对这块进行数据分析,不能给出很好的答案。只能说凭直觉来看,演讲的深度和广度需要平衡。

  十三、定价部分总结:利维坦,血淋淋的现实

  1、知乎Live目前是流量关系,也是占坑关系,在大量题目未被覆盖前,谁能抢到最热门的题目,谁就占有了一定优势。PPT是已经被验证过的热门,上来必然会抢占大家的关注度。因此找到热门题目并抢占是最优策略。

  但对于知乎来说,肯定希望保证演讲的质量,可能通过运营限制这一现象,目前双方博弈关系还不明显(可能大V就不那么在乎Live带来的利益)。不知未来会怎样。不远的未来,在类型被充分覆盖后,则主讲者本身的背书作用会进一步提升。

  2、知乎Live消费的是知乎全体人的关注度,好比上市公司,公司。少数分享的主讲人是上市公司,知乎所有的答主是公司,上市资格是由知乎官方把控的。官方的运营能力会影响到很多,这么听起来不由得有些让人泄气,知乎整体的变现才值200万么?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金融在这里面仅仅起到保证机制运转的作用。

  知乎Live本身带给双方的体验更加重要。知乎Live能否借势突破在线教育/知识分享的局限性,是最值得长期关注的。知乎避战分答,另一面Live紧锣密鼓,所图非小也。

  3、知乎官方给了很好的营销环境,和传统的在线课程相比,用户几乎不用考虑引流问题。但如果想扩大知乎Live的影响力,吸引场外粉丝也比较重要。

  4、能写和能讲,实际上不是完全重叠的能力。演讲者注意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也是很重要的,虽然目前没有评价系统,但以后肯定会有的。同时,知乎官方应该考虑,邀请粉丝少,但有演讲能力的人入驻Live。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知乎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