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孟姜女」姓「姜」不姓「孟」 —— 战国「姓」和「氏」

2016-07-12 18:57 316 查看
如果西施姓西,东施呢?

孟姜女姓姜,叫孟(使用兄弟姊妹间的排行指代某人)

西施姓施,叫西(使用地点指代某人)

西施和孟姜女都是历史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但若问“西施、孟姜女姓什么”,恐怕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西施姓西,孟姜女姓孟。”其实,西施并不姓“西”。孟姜女也不姓孟,而是姓姜。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误解呢?这和战国以前中国人姓氏的习惯有关。如果缺乏“姓氏学”的知识,而用习以为常的社会习惯去判断两千多年前的周秦历史情况,就会产生这种错误。

原来战国以前,中国人除了名字之外,还有姓和氏。

一个家族的男性用氏,氏冠在名字之前 ⇒ 赵政

女性用姓,而姓置于名字之后——犹如现代欧美人的习惯 ⇒ 政嬴

秦始皇的氏为“赵”,姓为“赢”,由于始皇是男性,所以就叫“赵政”,如果是女性,就叫“政赢”了,后世称呼他为“赢政”,是不符合当时的习惯的

又如舜的家族姓妫(guī),其后人封于陈国,因此以陈(地点)为氏,陈氏的一支又到了齐国,把陈写作“田”(陈、田在古代同音),又为田氏。齐国君主原是姓姜(姜太公之后)。

田氏篡夺了,从此齐国又被称为“田齐”,田齐君主后来称王,其子孙又以“王”或“王孙”为氏。由此可见,姓是固定不变的,而氏可以因时、因地、因官爵而改变。孟姜,按先秦的女子称呼,其名在前,即“孟”,其姓在后,即“姜”。“孟”这个名字是排行的称谓,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老小称“季”。孟姜就是“大姜”。按现代的习惯称呼就是“姜大姑娘”。西施也不姓西,而姓施。有一个成语叫“东施效颦”,说的是苎萝村的东半村和西半村各有一个姑娘。东半村的叫“东施”,西半村的叫“西施”。西施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