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学校扼杀创造力---Ken Robinson(于2006发布于TED)

2016-06-22 00:09 323 查看
好遗憾今天才看到这个视频,Robinson对于教育的想法令我耳目一新,而这已经是2006年的视频,但是尽管过去了那么多年,视频中提及的问题依旧存在,因此做个分享。

原视频地址:link

部分演讲内容摘录:

如果你周游世界 你会发现每个国家的教育体系 都存在相同的学科等级制度。 没有例外。不论哪个国家。 你认为也许会有例外,但没有。 排在最前面的学科是数学和语言, 接下去是人文学科,艺术排在最后。 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如此。 而且相同的还有 就是在艺术学科范围内也有等级制。 通常学校把美术课和音乐课看的较重要 然后是戏剧课和舞蹈课。 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体系 天天安排舞蹈课 但却每天都安排数学课。为什么? 为什么不是每天安排舞蹈课呢? 我认为舞蹈课很重要。 我认为舞蹈课和数学课同样重要。 如果有允许,孩子们会不停地跳舞, 我们也一样。 我们都有体会,对吗? (笑声)事实上,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我们开始教导他们 别的东西,(以前是教他们走和跑), 而随着他们长大,我们更关注的是他们的头脑。 而且略微偏重大脑的一侧。

如果你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来参观我们的教育体系, 带着这样的问题:“公办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那么当你看到我们的教育体系产业化的发展, 我相信,你就会明白 是谁在真正从中受益, 是谁被教导着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是谁得了满分,谁是第一名– 关于公办教育的目的, 我想你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世界上所有的公办教育 都以培养大学教授为目的。难道不是吗? 因为大学教授是象牙塔尖上的人。 我也曾是一名大学教授, 也是塔尖上的人。(笑声) 我倾慕大学教授的学识,但 我们不应该用这样一个头衔作为 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分水岭。 其实大学教授只是360行中的一行, 只不过他们比较好求知, 我这样说不是因为对他们的倾慕。 在我看来,大学教授有个特点– 虽然不是共性,但很典型– 他们只用脑子生活。 而且偏重于大脑的一侧。 用书面语来说就是–他们脑体分离。 他们只是把身体当作 大脑的载体而已

注重培养学术能力的观点根植于 我们的教育体系之中。 形成这种状况还有个原因– 所有国家的教育体系在最初建立时 也就是在19世纪之前– 那时教育还不是公共事业。 那时建立教育体系 是为了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所以有两点基本的等级原则。 第一点,对工作最实用的科目 是最重要的科目。 这样就能轻易地避开 孩子们喜欢的科目, 从小就不让他们碰触。 理由就是 不这样学就找不到工作。对吗? 别玩音乐了,你成不了音乐家; 别画画了,你成不了艺术家。 这些温和的忠告– 筑成现在的大错。全世界 都被卷入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第二点,学术能力已经成为 衡量好学生的主要标准 这种标准是那些大学自己制定的。 只要你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整个教育体系 不论哪个国家的公共教育 都是一种按部就班的程序 最终目标是为了考入大学。 造成的后果就是许多很有天才的 有创造力的学生被钝化了。 因为这些学生发现他们的专长在学校 并不受重视甚至还受到蔑视。 我认为我们不能再这样扼杀孩子们的天才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今后30年 全世界毕业的学生将超过 过去的总和。 这就是人口增长造成的, 人口增长关系到 我们谈论的许多话题– 包括技术和技术变革 对生产力的影响、人口统计学 及人口爆炸。 很快,文凭就不再有含金量了。是这样吧? 我上学那会儿,有文凭就有工作。 那时候如果你没工作,那是因为你不想找。 说实话,我那时候就是这样。(笑声) 但现在的状况是,孩子们有文凭却经常 呆在家里打电脑游戏, 因为以前只要学士学位的工作岗位 现在需要硕士学位, 现在还没毕业的孩子将来 就得有个博士学位才好找工作。 这就是学术学位的通货膨胀。 这是整个教育体系 坍塌的前兆。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反思 我们评价好学生的标准。

培养人才有三个原则 第一,多样化。 我们认知世界的角度不同 有的从视觉角度, 有的从听觉角度,有的从美学角度 有的从抽象的角度, 有的从动态的角度。 第二,好学生应该是充满活力的。 如果观察一下人类大脑的内部组织,就像我们 昨天所看到的演讲中演示的, 大脑发育具有关联性。 大脑不应被分成几部分。 其实我认为应该创造性地 把大脑看作一整套工序– 生产有价值的原创想法的工序– 这种原创想法往往来自互动的思考方式 而不是呆板的常规模式。培养好学生的第三个原则就是– 个性化。我目前在写本书– 书名叫《顿悟》,素材来自一些 访谈,访谈内容是关于怎样发现 自身的才能。

现在,我想说的是–(掌声) AL Gore(注:美国前副总统) 曾在这里做过一次演讲 内容是关于生态学以及Rachel Carson 引发的那次环境保护运动。 我相信对于未来,我们的唯一出路 是贯彻一种新的人性化生态的思想, 也就是说我们应重新定义 人类能力的多样化。 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我们的方式 正如我们开采地球的方式– 以功利为目的。 但这种方式对于未来将不再适用。 我们必须重新思考那些最基本的准则 也就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准则。 Jonas Salk曾说过:“如果所有的昆虫 都从地球上消失的话, 那么50年之内,所有生命也将从地球上消失。 而如果人类从地球上消失的话, 那么50年之内,其他物种会活得更好。” 他说的很对。

TED倡导的是人类的创造性思维。 现在,我们必须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小心地 避开那些按部就班的规则 达到这个目的唯一的方法 就是运用创造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而且 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培养他们。 我们的任务 是全方位地培养孩子, 这样他们才能面对未来的社会。 顺便说句–我们可能活不到未来那天 但孩子们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 他们能在未来有所作为。谢谢大家。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