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最终用户计算一周观察 002

2016-06-13 15:52 148 查看
最终用户计算一周观察,每周为你推送桌面虚拟化、移动化领域相关的个人臆断观点、路边社、IT界绯闻等扯蛋消息。
年少时看同乡的IT人士个个高大上,让我义无反顾干起了IT(Just Do IT),后来才知道,要比苦逼值,IT最屌丝。最近看到的一个客户招标的评分方法,技术评分的权重仅为10%,而商务评分为90%,这是只看价格,不看产品和技术的套路啊。在这里,我只能祝这种项目早日夭折了(事实上夭折的可能性很大,毕竟今天的桌面虚拟化技术还没有成熟到如此地步)。


企业移动化市场面临洗牌。近两三年,MDM市场异常的热门,不过估计大多数厂商在中国(不区分国内外企业)都是赔本挣吆喝,比如某以服务扬名的连锁火锅品牌使用Pad给客人点餐使用(下次吃火锅时,记得看看里面的MDM软件是谁家的:)),数千个Pad的MDM管理的总价为千元级别,将就够这个低价中标的MDM厂商一干人等的一顿火锅(还不能点太多牛羊肉,不然费用可能Hold不住)。这样的奇闻还真不少,以后给大家慢慢发。
如果你关注过Citrix的公众号,你会发现近期Citrix官方微信(编者注:官方推送竞争相关的文章会让人觉得挺无奈的)推送了一条《桌面虚拟化之IOPS横向测评----PVS vs vSAN》的文章,里面生动风趣的介绍了Citrix PVS与VMware vSAN的性能区别,秒杀以VMware vSAN为代表的超融合架构的存储。我就想弱弱地问一句,Citrix PVS这么牛B为什么不专门写一篇PVS vs Nutanix的文章呢?写这篇文章的幕后技术专家不经意的泄漏了很多信息出来,VMware vSAN弄得Citrix很难受啊 :)。
Citrix于2015年初收购了存储虚拟化公司Sanbolic,本认为可以对VMware vSAN可以有一些回应,然而Sanbolic产品据说在Citrix 2016年的精简计划中把这个产品给取消了(Citrix考虑到公司赢利情况,对产品进行了精简,停止对很多产品的投资,相信这中间就包括SanBolic)。
Nutanix与Citrix合作推出了Nutanix InstantON VDI解决方案。我对这个消息竟然没有感到意外,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Nutanix目前最大的敌人是VMware,而Citrix最大的敌人也是VMware,两个公司通过合作来对抗VMware这在战略上很容易理解)。值得指出的是,这个方案牛B之处在于每桌面用户成本仅为415美元(合计人民币2700元整),要知道这个价格里已经包含了Citrix XenDesktop VDI软件,Nutanix超融合一体机,以及三年维保的总成本。我只是好奇的想知道以下几个问题:
这个价格在国内做得到吗?记得算上增值税,关税哦。
Citrix在国内主要销售的是XenDesktop企业版和铂金版,VDI版本的软件能满足多少用户需求?
在Nutanix&Citrix的合作协议里如何搞定Citrix的本地销售团队?个人认为如何做到可以和平的与Citrix 本地销售团队分数是这个合作成败的关键。Global OEM挣吆喝可以,打起架来也很常见。如果你看到这条时能呵呵一笑,证明你懂了 :)
公有云桌面在中国。宣传了很多年,搞得很阳春白雪,但是真正在国内落地的公有桌面云项目少之又少,技术逐渐的不成问题,但是商业模式上还有待探索。目前比较成熟的公有云桌面的作法是仍然还是以MSP(代管云模式)方式来实现如园区云,教育云等带有行业属性的桌面云服务。

本周的一周观察内容就到这里,欢迎微信留言、讨论。更欢迎你转发此消息到朋友圈。

本文来自微信订阅号"最终用户云计算",微信号是 “CHINAEUC”写文章需要查各种资料、还要有灵感,并不容易。如果觉得文章有用,希望您帮忙转发到您的朋友圈。点击文章标题下方的小字“最终用户计算”即可完成关注。 回复“Dir”可以查看过往文章。

如果喜欢本文,考虑来一本我的书吧,权当打赏。点下方 阅读原文 即可直达京东购买。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