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企业管理]对待错误的方式和态度,决定了企业的心胸,也影响着企业最终的发展格局!

2016-06-07 20:13 295 查看

1. 起因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写东西是靠感觉的,嗯,有些感觉是自发的,有些感觉是激发的,自发的文字一般要沉淀很久,几个月甚至几年或者十几年才能写完,而激发的文字往往是过去有积累却一直没有想好怎么写,然后突然间发生一个外部事件让我来了灵感,几乎是瞬间即可完成的文字。
今天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个事情,大体上是说,我在微博上反映了某公司的产品bug和设计问题,结果这家公司居然找到我目前就职的公司,然后我得到的信息是让我删除我的微博,我就很奇怪了,我个人发表点东西和评论,至于追索到公司么?公司联系人员的态度很强硬,让我在删除微博和去掉个人简历信息中的公司名称之间选择,于是,我选择了后者。
嗯,我相信了解我过去的朋友都知道,我一定会这样选择的。类似的事情在差不多十年前就发生过,当时我还在csdn的软工/管理版块担任版主,在版上发布了一个中国十大最恶心的公司排行榜,于是,排名第一的公司给蒋老大发了一封律师函,要求撤掉这篇置顶的帖子,蒋老大直接扔在了一遍,忘记是哪位朋友告诉了我这封律师函的事情了。
一句话:有错不怕,改过为佳!
但是,中国的大多数公司不是这样想的,或者说,大多数老板从苦日子爬出来以后,总觉得自己是人上人了,就听不得逆耳之言,任何说他或者他公司不好的话,都不能出现在他耳朵里,哪怕是听到的,都一定要被删掉,而不是思考是不是自己没有做好。于是,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都在这种虚假的自大中毁灭了自己。
今天,我要把最近这些年批评过的公司的反馈态度做个列表然后对比分析一下,大家可以看看,好像有个可以推测的结论在后面。

2. 各公司表现

由简单到复杂一个一个说吧,当然,有些公司是没有响应的,最后会给个列表。

2.1 百度

2.1.1 问题

1, 地图标定错误,没有天桥的地方标记了天桥。没有响应。
2, 骂百度搜不到东西,广告多。没有响应。
3, 手机端未经许可关联自动下载占用了我的带宽和流量。有响应。

2.1.2 响应来源

百度地图的哥们(朋友圈)看到了,立刻做了响应。

2.1.3 响应方式或内容

未经许可的关联下载这事情不是他们干的,很冤枉。
嗯,后来查证,确实不是他们干的,所以,我做了回复,表示道歉,但下载的东西确实是百度的东西,至少说明百度的推广模式有漏洞或者有缺陷。

2.2 58同城

2.2.1 问题

手机端某个下拉的二级和三级菜单是假的。

2.2.2 响应来源

58同城的技术弟兄(朋友圈)

2.2.3 响应方式或内容

立刻反馈过去,大约10多分钟后告诉我,可以看了,现在都好了,我去点了一下,嗯,确实都好了。

2.3 京东

2.3.1 问题

从2011年起爆过京东很多问题,大部分都没有人响应。
京东白条和白条+的分类错误问题,有人响应。

2.3.2 响应来源

京东敏捷开发专家(朋友圈)

2.3.3 响应方式或内容

立刻评论说,这是产品经理分类错误,这个产品经理该死(死!!!!),但是,没有后续解决,问题依旧。

2.4 腾讯

2.4.1 问题

大部分是腾讯游戏的问题,包括布局,设计,分类,逻辑,实现,开发管理和研发过程中推测出来的各种问题,覆盖多个方面。

2.4.2 响应来源

腾讯游戏某集团级专家(QQ上,并将当时的bug文档直接发给了他)

2.4.3 响应方式或内容

对我的评论表示全部认同,3年前曾希望我加盟腾讯,但是,我和他的老板谈了以后发现他的老板不是做技术的,更希望直接拿到所谓整套的解决方案直接推行,而不是我习惯的咨询方式见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广解决方法,所以,最后没有谈成。



我理解这位老板的想法,他们都希望拿现成的来用,而不明白怎么样做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来解决问题,另外这样的过程可能较慢,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这些非技术出身目前也是市场和关系拓展为主的老板不懂得软件过程的实质,所以,才会有这种奢求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
嗯,其实这个现象很普遍,很多公司都奢望如此,结果会被一些本本主义者背着名词吹牛的人大把的欺骗,这个话题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2.5 12306

2.5.1 问题

扣费问题
里程计算问题
同车不同段买票问题

2.5.2 响应来源

铁路总公司的一个小负责人(朋友圈)

2.5.3 响应方式或内容

强调现在她的权力也很小,没有办法。
希望请我过去做一些培训和推动,但是,五年了,一直没有成行,最接近的一次是因为与国外咨询公司之间产生的同工不同酬问题被我拒绝了,只能考虑下一次的机会。

2.6 网易游戏

2.6.1 问题

游戏内的规则设定问题
游戏内的逻辑计算问题

2.6.2 响应来源

新浪微博

2.6.3 响应方式或内容

文章发表后没多久,网易第一个给了我回应,我很惊讶,于是很认真的写了一封邮件,并附上我的分析和建议内容。
没想到回复的人根本没有看(懂)我写的内容,只是强调自己的所有设定都是对的,都是考虑过的。好吧,那就不用谈了。

2.7 奇虎360

2.7.1 问题

儿童手表定位偏差

2.7.2 响应来源

新浪微博

2.7.3 响应方式或内容

删除微博!对,就是删除,没有任何违禁词汇,没有任何理由,微博被删除了,这好像是我第一次被人删除的微博。







此行为激怒了我,于是,我再次发布,并强调如果再删除,我将继续发。然后,360的服务人员终于主动和我联系了,但是,这个问题是他们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的,所以,并没有后续解决。

2.8 金蝶软件

2.8.1 问题

1 强制推送广告功能和操作拦截。第一次响应。
2 产品设计界面粗陋,业务逻辑混乱,根本不是移动端应有的方式;第二次响应。

2.8.2 响应来源

第一次来自微博。
第二次来自电话。

2.8.3 响应方式或内容

第一次响应
没有理解我说的问题,反而强调自己的东西是很好用的,最后,没有结果。
第二次响应
电话直接打到公司里,公司有人与我联系,说,让我删除。我问为什么,没有理由,大概是说对方追到公司了,让我删掉平息事端,并强调有bug向他们报,而不要网上发。
我心说,就报了个现象,还不允许我说话了,这有点过了。
于是,最后的结果是,让我要么删除微博, 要么删除公司信息。
我的新浪微博的个人认证和公司无关,完全是个人认证,删掉公司信息对我也没有影响,另外,我不可能因为威胁就删除我的言论内容,这是个人自由,于是,我自然选择了删除公司信息的方式。
金蝶也许以为这样的方式能让我服输,为了不影响在公司的任职和工作,我一定会服软,太小看我了,我这个级别的程序员岂是这样的行为就能认输的,更何况,我是就事论事,并没有扩大任何言论,只是说明了现象。

2.9 中国电信

2.9.1 问题

各种通信和资费问题

2.9.2 响应来源

10000号微博

2.9.3 响应方式或内容

很快的响应,很快的联系,甚至有些行为有些过度让步,让我感觉其实并不是很好,因为电信的大部分问题是在于制度的限制过于死板。

2.10 携程

2.10.1 问题

各种住宿问题和出行问题

2.10.2 响应来源

新浪微博转电话

2.10.3 响应方式或内容

相对比较积极的解决问题,并大都给予各种补偿的方式来解决。

2.11 中国银行

2.11.1 问题

一次定期存款问题。

2.11.2 响应来源

新浪微博转电话

2.11.3 响应方式或内容

很快的给员工以处罚,却并没有给我任何补偿,无视我的损失。
好吧,我只能说制度太强大了。

2.12 没有响应的公司

嗯,也有没有理我的公司,最有名的就是阿里。哈哈。

3. 分析

关于上面的问题,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对问题解决比较积极认可的公司,发展的都还不错,而对问题置之不理,甚至敌视的公司,大部分发展到现在状况都不是太好。
我想小声说一句:对待错误的方式和态度,决定了企业的心胸,也影响着企业最终的发展格局!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