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目诊知识1

2016-05-31 10:15 423 查看
目诊是瑶医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是独具特色的一门科学。眼睛不同部位对应人体不同器官,不同部位出现的异常状况能反映疾病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目诊法主要根据患者眼睛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穹窿及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诊断出身体上疾病所在各部位的病变、损伤及机能紊乱,判断、预测各类病疾。




目诊的原理

眼睛虽是一个局部器官,但它通过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的经络与脏腑,与其他器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全身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若经络脏腑功能失调,则可影响到目,而使目发生各种变化。故望目可"见微知著"、"一目了然"。临床上目诊可诊断150种病症,且准确率高达80%以上。在传统医学的目诊运用中,诊目可辨表里、审寒热、定虚实、察气血,甚或起到"决疾病而卜死生、究病机而知进退、测未病而防未然"的临床意义。故素有"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的评价。传统医学将目诊的临床意义提到极高的高度。

目诊观察的部位包括巩膜、球结膜、虹膜和眼睑、眉毛等。传统医学将这些部分称为五轮,即:瞳子属肾而为水轮;黑睛属肝而为风轮,白睛属肺而为气轮;上下眼胞属脾而为肉轮;大小眦属心而为血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睛,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为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目诊的 5 大优势


优势一:诊断准确、迅速

自从目诊运用于临床后,其诊断价值逐步提高。例如黑晴诊法诊断符合率达85.5%,瑶医白晴诊法诊断符合率达80%以上。而且其诊断迅速,只要用放大镜或肉眼一看就可以知道患者得了什么病或将患什么病。


优势二:操作简便、易学易懂

目诊法设备简单,只用6~7倍的放大镜即可开展工作。在室内外,田头地间、街头巷尾、工厂车间均可进行检查。


优势三:经济安全、便于推广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诊断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如B超、CT、MRI等),但检查费用偏高,故不易在我国广大基层普及运用。因此,目诊法就更显示出它的优点。


优势四:司外揣内、见微知著

对于目诊法来讲,司外揣内的"外"主要指眼睛的外在变化或局部表现。”内“则是指机体内部脏腑器官、四肢百骸。见微知著的”微“就是指眼睛的外在细微变化。


优势五:预测未病,防患于未然

瑶医目诊法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早期预测疾病的功能。它能在极早期,甚至在其他任何体征尚未出现之前就探查出人体各器官质性的病变。

点击咨询


白睛血管色变及目诊含义


白睛血管色变及目诊含义

1、局部血管根部粗大属顽固性疾病,病程长,多有器官损害。如心脏病、慢性肾病等。

2、曲张或怒张相应血管呈怒张状,多属血淤证或病情较重、较急,肺炎、急性肝炎等。 

3、延伸血丝很长,延伸到其他区域,多表示病情发展方向及疾病范围,表明该部位疾病向另一部位发展或传变,如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上肢痛,骨髓炎等。 

4、离断延伸的血管在一定部位或中途突然中断,也有的被黑色淤血点隔开,往往表示该部位脏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狭窄、阻塞。常见于颈椎病、输卵管闭塞、脉管炎等。 

5、分叉血管状若树枝样分叉,表明相应脏器炎症播散、扩张或血液供应障碍,如痔疮,可从血管分叉条数来判断痔核多少及大小。 

6、隆起血丝浅表、明显、红活,多在球结膜上,表示为急病、新病,急性炎症开始,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尿路感染等。 

7、片状青紫斑,似淤血凝集成一模糊小片,多属气滞血淤症(虫积除外)。提示相应部位胀痛。若肝、胆区见此形变,提示有肝气郁结症状;若见于女性,还提示乳房疾病,如乳腺小叶增生等。



白睛血管形变及目诊含义


白睛血管形变及目诊含义

1、鲜红:多为新病、急病、热病。 

2、紫红:多为邪热入营、灼津为痰、灼血为淤。 

3、深红:提示症状加重、加深、病情恶化。 

4、红中带黑:多为新病久治不愈,入里化热,热炽血滞,淤血内生。提示病程长,淤血重,邪热盛,正气 

始虚。 

5、红中带黄:提示病情好转,病势减轻。 

6、血丝淡黄:为病将愈,病症消失。若血丝色淡黄略红,提示病情虽好转,尚有余热未清。 

7、浅淡:属虚症、寒症。提示相应脏器气血不足,寒凝气滞,血行不畅。部分血丝浅淡亦属正常现象,区

别在于病变者血丝多而乱;正常者血丝少而直。 

8、暗灰色:为陈旧性病灶,多见于肺结核、肝炎等疾病痊愈后留下的"烙印",临床仅能提示病史。




眼目——经络——脏腑


眼目——经络——脏腑

目诊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的诊断方法。虽然眼目是一个局部器官,但它通过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的经络与脏腑,和其他器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全身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若经络、脏腑功能失调,则可影响到眼目,而使眼目发生各种变化。


1、眼目与经络的关系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精"。十二经脉均直接或间接地与眼发生着联系,手三阳经上于头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部,手三阳与足三阳在头面目部交接,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均上头系、目系。另外,有手足三阳之筋分布于眼及眼周围,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阴跷脉、阳跷脉和阳维脉亦与眼目有直接的关系。以上说明了眼目通过经络与整体保持着有机的联系,发挥和维持眼的正常生理功能。


2、眼目与脏腑的关系

眼目与肝胆的关系:眼目与肝胆的联系主要靠经络来贯通,《灵枢经脉篇》说:“足厥阴肝脉,连目系。”另外《素问金匮真言诊》亦说:“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肝受血而能视”,同时“肝在液为泪”故肝气调和,目能辨色。肝胆又互为表里,所以眼目亦与胆有密切联系。


3、眼目与心、小肠的关系

心主血脉,诸脉属目,目得血养,故而能视。心主藏神、目为心使、故目能反映心理状态。心气司动,气调目明。另外,心脏属火,火发神光,则目视精明。心与小肠脏腑相合,互为表里,故眼目与小肠亦有密切联系。 眼目与肺、大肠的关系:肺主气,司呼吸,气和则目明,气脱则目不明。肺主宣降,气机通利则目得卫气固护而能运转。肺气通调水道,水道通利而目得水液润泽,则目睛得到濡养。另外,肺与大肠脏腑相属,互为表里,故眼目与大肠亦有联系。


4、眼目与脾胃的关系

脾主运化,运化功能正常,脏腑精气方能上注于目。脾主升清,清阳之气得上升于目,目得温煦,目窍才通利。脾气又统血,血随气行,血运于目络,目则可视。另外,脾主肌肉,司睑开合,脾胃脏腑相属,互为表里,故目与胃亦有联系。

眼目与肾、膀胱的关系:肾生脑髓,目系又属脑,故目与肾相通。肾主水液,气化正常,则水液充满眼目,润泽濡养。肾与膀胱相属,互为表里,故眼目与膀胱亦有联系。


5、眼目与精、气、血、津液、神的关系

眼目之视觉功能还在于精、气、血、津液的濡养和神的主宰作用。《证治准绳七窍门》指出目中最重要的神膏、神水、神光、真精、真气、真血皆赖精、气、血、津液和神等所养化及维持。并进一步指出:"瞳神,乃先天之气所生,后天之气所成,阴阳之妙用,水火之精华,血养水、水养膏,膏护瞳神,气为运用,神则维持",由此可见,眼与气、血、精、津液、神的关系,也同脏腑、经络一样,是非常密切的。

现代医学则从分子细胞学、微循环理论、生物全息论等方面说明了躯体可以通过体液和神经,将各种病变信息反映在眼目上,我们通过观察眼目的微细变化,即可诊断全身的病变。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