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配图快速入门及地图性能优化(1)

2016-05-13 14:38 176 查看
作者:xinxin

在项目中很多地方要用到地图,地图配置的好坏会大大影响系统的功能和用户体验。而地图的好坏一般从美观和性能两方面来判断,这篇博客主要从美观层面来分享下配图过程中常用的一些功能和注意事项。下面以SuperMap iDesktop软件为例来分享一下配图步骤:

1、 准备数据

准备配图需要的数据,其中矢量数据来源可以是数据矢量化得到的,也可以是其它软件导出的,如shp数据;影像数据可以是航拍图片或者其它软件导出的。

2、 数据处理

打开数据后检查数据是否符合项目中的坐标系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需要做坐标转换,方法有配准和投影转换。另外也要检查需要放在同一幅地图中的数据集的坐标系是否一致和各数据集的范围是否大概一致,如果不一致容易造成多个数据叠加不能显示(设置动态投影除外)。数据处理完后将数据集添加到地图窗口中,添加时按照“最小压盖原则”,即图层顺序从上到下依次为:文本图层-点图层-线图层-面图层-影像或者栅格图层,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项目要求做适当调整。

3、 符号制作

在配图时为了让用户一眼就能识别出各几何对象分别代表的实际地物含义, GIS行业约定俗成用一些特定颜色、大小的符号来表示现实中的不同地物。在项目中,如果没有用户特别要求一般使用GIS行业符号,或者参考百度和谷歌地图中使用的符号。

在SuperMap iDesktop 中的资源库中存有一些常用的点、线和面符号,但是如果系统自带的符号无法满足项目需求,就需要自己制作相应的符号了。点符号制作可以通过导入符号,如图1;也可以通过新建符号,如图2;线和面符号制作和点符号类似。



图1



图2

4、 风格设置

在对矢量数据风格设置时可以根据《国家基本比例尺绘制规范》来风格化代表不同的地物,比如公交站点符号可以用图3来表示,



图3

在对图层符号风格化设置时符号大小要设置适当,符号是矢量图片时才能设置符号颜色,如果是栅格图片不能在设置符号颜色,只显示图片本身的颜色。

在项目中如果对地图中地物颜色没有特殊要求,设置风格颜色的时候可以通过拾取色笔来拾取百度地图或者谷歌地图中对应地物的颜色,如图4:



图4

因为百度地图和谷歌地图中的地图配色还是比较符合人的审美感官的。当然文本对象可以通过文本风格来设置,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5、 制作专题图

专题图是渲染地图的有效手段,常用的有标签专题图,单值专题图和分段专题图等,专题图的使用可以更好的反应一个数据集中对象的特性,如图5,通过制作单值专题图突出表现了行政区划的范围;同时,专题图是基于属性表中的字段表达式渲染的,会实时根据对象属性变化而变化。



图5

6、 地图显示优化

经过上面的步骤地图基本配置完了,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可以优化使地图更加美观。比如地图中对象的锯齿比较明显可以在地图属性中勾起反走样;比如地图中图层上对象压盖比较明显可以设置自动避让或者分级显示;比如地图的标签专题图中可以勾选固定大小,文本的对齐方式和超长处理等等。这些合理的设置会是地图显示更加清晰,更加美观。

上述步骤只是在配图美观层面的一些配图操作,但如果配图中用到的数据和图层比较多,还需要特别关注地图浏览性能这块的优化。在地图配置中,地图浏览性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当遇到大数据,多图层时怎么优化地图性能呢?将在配图快速入门及地图性能优化(2)中介绍。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