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上海社区公共户办理

2016-04-17 14:41 357 查看
撰写此文,以个人经验。希望能为同道朋友带来方便。办理流程例如以下:

月初。家有小宝出生。涉及到落户问题,因为我和LD当年属人才引进,落户人才交流中心。但自2014年1月1日起,集体户口已被通知清理,不再同意新生儿落户(有电话给人才交流中心相应的派出所户籍科咨询),因此。開始关注并查看了相关政策。

首先。看一份上海市公安局关于做好人才类“集体户”清理和“社区公共户”落户审批准备工作的通知(转载):

各公安分局、县公安局。市局有关单位:

  上海市人才类“集体户”(包含市、区两级人才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以及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设立的集体户)作为一项社会化管理服务项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设立至今,为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外引进人才的落户提供了便利和保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挂靠在人才类集体户内人数不断添加,户籍基本管理功能缺失,给集体户所在地政府公共服务带来较大压力。依据市政府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居住地服务和管理。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规范外省市迁入人员落户审批管理。现将做好上海市人才类“集体户”清理和“社区公共户”落户审批准备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例如以下:

  一、工作目标

  自2014年1月1日起。经市人保局、市教委等部门审核允许迁入上海市的人员,停止落户人才类“集体户”。对因在沪无配偶、无直系亲属、无住房或所在单位未设立集体户等原因。确无落户条件的上海市引进人才,可在其本人实际居住地“社区公共户”落户。

同一时候,要进一步规范、严密“社区公共户”落户审批,完好“社区公共户”长效管理机制,全力推进本市户籍人员居住地服务和管理工作。

  二、人才类“集体户”清理工作要求

  (一)职责分工

  1.市局人口管理办公室(市人口办):要依照市政府和市局工作要求,积极会同市发改委、市教委、市人保局、市房管局、市民政局、市地税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指导各公安分局、县公安局人口办开展清理工作,协调解决人才类“集体户”清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市局出入境管理局:负责人才类“集体户”、“社区公共户”内出国(境)、定居人员数据比对工作,会同市局人口管理办公室建立数据比对长效协作机制。

  3.各公安分局、县公安局(区人口办):负责督促、指导本辖区内人才类“集体户”设立单位开展已落户人员清理工作。做好实际居住地在本辖区内的原人才类“集体户”落户人员迁入“社区公共户”的落户工作。

  (二)实施步骤

  1.梳理排摸阶段(即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

各人才类“集体户”设立单位要梳理、统计历年来落户人数。编制“集体户”落户人员名冊;梳理落户人员的出入境、婚姻、房产、就业、纳税等情况信息,逐人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动员本人主动将户口迁往本人及其配偶、直系亲属本市产权房、用人单位集体户;在本市确无处落户的,可申请迁往实际居住地“社区公共户”。对于经动员仍不愿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或下落不明无法联系的人员,各人才类“集体户”设立单位要予以登记造冊。供核查比对时使用。

  2.核查比对阶段(2014年1月1日至3月31日)。

各人才类“集体户”设立单位对落户人员的出入境、婚姻、房产、就业、纳税等情况,要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登记信息逐人开展核查比对。掌握实际情况。经核实本人及其配偶、直系亲属拥有本市产权房、用人单位已设立集体户的,各人才类“集体户”设立单位要再次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动员本人主动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同一时候。要统计户口滞留人数,并编制人员名冊。

  3.整顿清理阶段(2014年4月1日至6月30日)。对于符合政策主动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人员,要做好服务与保障。对于户口仍滞留在人才类“集体户”的人员,各人才类“集体户”设立单位应编制名冊,报所在地公安分局、县公安局人口办。统一将其列为“控制户口”,对其户口、出入境管理等事项停止办理。

  三、“社区公共户”落户审批准备工作要求

  (一)完毕“社区公共户”设立工作。自2014年1月1日起,人才类“集体户”不再新增落户人员。对于因在沪无配偶、无直系亲属、无住房或所在单位未设立集体户等原因确无处落户的人员。统一落实际居住地“社区公共户”,纳入居住地服务和管理。各公安分局、县公安局及区、县人口办应积极争取本区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领导小组支持,督促尚未设立“社区公共户”的街道办事处、镇(乡)政府,在2013年11月30日前完毕“社区公共户”设立工作。“社区公共户”地址应选定实体地址。可在本辖区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用房或居(村)委办公用房确定“社区公共户”地址。

  (二)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户”落户审批制度规范。2014年1月1日起。凡在本市无直系亲属、无住房或所在单位未设立集体户,拟落户“社区公共户”的人员。由市人保、教委、民政等部门开展进沪条件审核,公安机关加强对落户“社区公共户”人员的落户审批工作。市局人口管理办公室要结合现有落户审批管理规定,制订下发“社区公共户”落户审批的规范性文件。并做好与本市人保、教委、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衔接。

  (三)做好户口审批岗位民警增配和培训等准备工作。2014年1月1日起。拟落户“社区公共户”人员将向实际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提出落户申请,并按规定程序报分(县)局、市局审批。据測算。本市公安机关人口管理部门将在原有5-6万份材料的基础上每年新增约3万份材料的受理、审批工作。为此,市局人口办和各分(县)局要在现有户口审批岗位民警的基础上,视情增配若干民警,并做好相关业务培训工作。

  特此通知。

  上海市公安局

  2013年10月31日

相信有不少。类似我这样的在沪无房无直系亲属的屌丝。落户有两种办理方式:

1,以租房形式:

提供的材料例如以下:

(1)租赁备案证明:需前往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办理需提供:租赁合同(原件并提供复印件,传闻若通过中介租房。需盖有中介章及中介人签名等,我尽管通过中介租房。却不符合以上要求,因此与房东商议重签一份上海市标准的租赁合同,可网上下载合同模板),租住产权房屋房产证原件及复印件(传闻若无产证,提供拆迁合同亦可,复印件要求首先及信息页共两页),承租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房屋产权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若不仅仅一人。需所有人的。但可不所有到场。若是老人的,需子女陪同,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我说,出现过老人允许子女不允许导致纠纷的情况),房东到场,居委会证明(我在这里被坑了,办理前电话询问并无此证明的要求,现场办理说须要,前一天刚通知,再次见识伟大的公仆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传统,最后各种求。免去此证明。

。。

。),现场填写社区公共户申请表等,按下不表。

办理完毕后,拿到白色带条形码编码的”房屋租赁备案证明“(大概这个名字)。

相信非常多人卡在这个证明上,一则房东不愿意配合。害怕有什么影响或交税,二则,上海的房价地球人都知道,租住时一旦有隔板或群组状况,是无法通过审查的,当然这个要看人品。居委工作人员真较真。是困难的。

我办理的过程中未交税,但不排除以后交税可能,而且被告知租赁备案证明到期后,应办理续租,反复以上手续,一个都不能少,我仅仅能”呵呵”

总的来说,房东人非常好非常理解,在这里表示感谢!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当场填写申请表,承诺书(承诺一旦租住住址变化或购置房屋需迁出)等等材料,一堆签字。材料全然没看。

(4)集体户口信息页:我当时没带。派出所办事人态度不错,可在迁户口时提供。

资料齐全前提下。派出所办理过程约15分钟,完毕后。会给一份受理通知单,据新闻报道30个工作日办完,最关键的是第一阶段。传闻约5个工作日内,可能有工作人员(社区或者户籍警之类)上门调查,传闻必须申请人出如今当场(上班出差等理由不接纳)。但我可能因为之前被户籍警上门登记过。眼下未有人上门再登记。

2。以借住亲友房屋形式:

我非此种办理方式,因此,提供检索到的资料供參考。

相比上面租房的方式,借住形式,传闻可拿到户口本(妈妈再也不用操心每次办事都得开户籍证明了。

。。),挂靠在亲友房屋地址上,直到房屋出售。

相较以上租房不同的材料的是,需提供户主身份证及签署的入户允许书。

以上两种方式。最重要的是,最好实际租住,由于提供虚假材料,在办理过程签署的文件里有明白表明会追究责任,比方纳入黑名单。取消户籍等等,各位谨慎!实在没有办法,比方房东不愿意,又不想换房,或找不到愿意备案的房屋,更悲的是,眼下在外地工作,在上海无实际租住地的集体户籍同志们。仅仅能道一句:自求多福!

有些政策虽然不完好不理解,但既然出台了。个人又怎样能抗拒呢?所谓的幸福感立马变得非常遥远。

自受理之日起13个工作日(其间未有上门调查,但正如我上面所说,我们在申请前实际居住期间有户籍警上门登记过。因此。各位不要有侥幸心理),收到派出所电话通知审批通过能够去办理社区公共户落户,要求携带集体户口信息页复印件。

前往人才交流中心,出示身份证,说明迁出至社区公共户,工作生活收取户籍管理费后,给一张信息页的复印件,上面会盖上蓝色户籍迁出章(这里并没有要求填写迁出申请表,也未要求出示档案凭证,俗称小白卡),开具过程相当顺利,2分钟全办完,给工作人员点32个赞。

带上集体户口信息页复印件(盖章的)及身份证去派出所(落户人必须所有到场),派出所会打印一张常住人口登记表,确认无误后签字,至此完毕落户社区公共户的全过程。当天就可以开具户籍证明。

总结一些注意事项:

1。提供材料一定要真实。尤其是居住情况:除在申请期间可能会上门调查外。其后也可能有工作人员上门登记,由于迁往社区公共户后,户籍管理转为派出所管理,不定期登记管理辖区常住和流动人口信息,是派出所的日常工作。

2,落户人。如夫妻两人,在办理时都必须到场。

3,各复印件要尽可能清晰。

以上,为我个人办理过程纪实。每一个人的详细情况各不同样。因此,以上仅供參考,希望各位办理顺利。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