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工信部研究院: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望快速增长

2016-04-13 11:09 141 查看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日前发布了2016年版《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简称《白皮书》),称中国机器人产业已形成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和中西部四大区域集群。
  《白皮书》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有望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同比增长率为30%。不过,国产机器人企业要取得长远发展,需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偏向中低端的掣肘。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面临沉重的竞争压力:内部超前规划,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泡沫浮现;企业普遍核心技术缺失,面临空心化和边缘化;外部国际企业深化布局,欲打造全产业链本土化,抓住3C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机会。同时也具备良好的发展机遇:人口结构转变和传统产业升级带来的庞大需求;机器人使用密度处于低位,潜在空间巨大;丰富的人力资本储备。
  从产业链来看,上游核心零部件控制器和伺服电机已初步形成自主配套能力,同时具备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运动控制背景上市公司如汇川技术、机器人、埃斯顿等未来有突破的机会,减速机大格局短期难以改变。中游本体价格下行,国内外差距大,本体成熟的标志在于有足够的稳定性,适应大规模用于汽车等自动化生产线,按目前趋势国内本体短期内难以实现。走差异化路线发挥国内优势如AGV是突破口。下游系统集成汽车产业外资整体占优,国内局部突破,从焊装线开始出现进口替代;3C产业是蓝海市场,未来3-5年是最后窗口期。汽车和3C产业5-10年内有望出现50亿级的系统集成商。
  未来10年内三大趋势将促进机器人的智能化和普及化,关注蕴含的投资机会:通用软件平台(操作系统)、人机协作、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有望在未来3-5年内爆发,给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此外,随着智能化的发展,传感器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