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UML之行为图(活动图、状态图、交互图)

2016-04-10 21:06 417 查看
       UML的行为图是用来描述系统的动态模型和对象之间的交互关系,包括三种:活动图、状态图、交互图。

       下面对这三种图进行介绍:

一、活动图:

       1、定义:用来描述满足用例要求所要进行的活动以及活动间的约束关系,使用活动图有利于识别系统的并行活动。

       2、作用:描述一个操作的执行过程中所完成的工作或者动作;描述对象内部的工作;显示如何执行一组相关的动作,以及这些动作如何影响周围对象;描述用例的执行;处理多线程应用。

       3、图符:初始状态,状态迁移,终止状态,活动,决策点,同步条,泳道(用于对活动图中的活动进行分组,用于描述对象之间的合作关系)。



二、状态图:

       1、定义:用来描述一个特定对象的所有可能状态以及由于各种事件的发生而引起的状态之间的转移。

       2、作用:为了模拟系统的动态环节;反应系统模型生命周期;一个对象来描述不同的状态,在其生命周期的时间;定义一个状态机模型状态的对象。

       3、图符:状态,转移,起点,终点。





三、交互图:

       1、定义:用来描述系统中的对象是如何进行相互作用的,即一组对象是如何进行消息传递的。包括:序列图和协作图,序列图和协作图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序列图:描述对象之间的交互顺序,着重体现对象间消息传递的时间顺序,强调对象之间消息的发送顺序,同时也显示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

            构成:对象,消息,生命线。



       3、协作图:描述对象之间的合作关系,更侧重于说明哪些对象之间有消息的传递。



四、区别:

1、活动图和状态图的区别:

       状态图侧重从行为的结果来描述状态,活动图侧重从行为的动作来描述活动。





2、序列图和协作图的关系:

       二者在语义上等价。

       二者可以互相转化。

       二者侧重点不同:

         · 序列图强调消息的时间顺序,侧重时间顺序。

         · 协作图强调参加交互的对象的组织,侧重对象之间的关系。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