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从土木到IT——搬砖男的一点经历(一)

2016-04-01 17:58 357 查看
学校的空气还弥漫着树叶的味道,宿舍楼下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人,有送别的,有落泪的,总之,5年的大学生涯正式结束了(为什么说5年,也是自己造成的。。。)。还未明白过来怎么回事,我便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要到北京的X集团大学毕业生培训基地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培训。

上大学开始,我根本就没有为自己的未来考虑过,大学玩游戏,临毕业正好排班上最后一名,但总算还好,毕业时学位证拿到了,不算违约(单位签约时有规定学位证)。因为学校的董事单位是二十几家国字号施工单位,所以根本不愁找工作,直到毕业,也是浑浑噩噩,心想,反正毕业了也是去施工单位,混日子得了,这也为以后的曲折经历埋下了伏笔。

来到北京,培训期间认识了很多全国各地签约这家单位的学生,有名牌大学的,也有混到名牌大学里面签约成功的,大家都怀着对未来所蕴含不确定性的向往。记得那时是住在基地里,吃饭洗澡住宿全部凭一张胸卡,心想:这国企果然不一样。说是培训,其实就是把大学里面错乱的生物钟给调转回来,顺便让人知道什么是团队精神,对于专业技术上的东西倒是只字未提。

之后便由各地分公司领人分配到各个施工项目上,由于是公路领域的,我自然也是到了没有路的地方修路,没有路,自然没有人烟,整个项目部清一色男人,倒是门口扫地大妈是请的当地的。不过毕业了也就不再是学生了,我自己也暗想,该努力了,该奋斗了,为自己的将来吧。

在项目上的日子,怎么说呢,单调,乏味。每天就是在项目部,领导安排下来的任务完成就行。在这里我也感受到了:整个中国都是一个大工地。(大学里面老师的原话)

国家对施工行业的监管态度也是暧昧的,所以才造成施工行业内腐败横行,制假造假,只要不出事,闷声发财,没人管。想想也是,你把这些人全抓去了,谁给你修路造桥,因为谁也没办法忍受拿着3000~5000块钱的工资,每天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10点(遇到检查的人下来,还得应付出假资料,给检查组每个人开好房间,放好红包,中国的一切就这么简单),没有双休,没有法定节假日,没有正常企业职工能够享受到的福利(举个例子,项目地点在北方,单位所在地在南方的话,各种保险都买的单位所在地的,你准备在北京买房,公积金给你买的河南的,这就只有呵呵一笑了。另外医保卡买在外省,到老家也刷不了。。。),全年都只有过年回去家待几天。有的项目还要留人过年值班,还是在荒山野岭,也就是说,这是全面的弹性工作制,项目说了算。

一个同事的女儿出生了,他就回家陪老婆在医院生了孩子,然后回项目,然后等女儿一岁了,又回到了家里,到家了,女儿哭死苦活不要他抱,因为不认识啊!这是搞施工的人的悲剧。。。

项目上工程部长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到这个公司10年了,听他说自己买的房子马上装修好了,10年啊。。。工程部部长做的工作,“协调”业主监理,没事还要给饭局之后的领导拉皮条(饭局之后的领导们,真的是会一反往日的“严肃认真”的。。。),反倒是,交给下面这些毕业生来做就好了。不过,领导也有过人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的经验,许多需要严格计算的东西,他一说自己的经验结果,还真是没多少偏差的。

另外在项目上,领导最主要的工作还有一条:时刻给员工以希望。比如说,时常说下一个工地就在离谁谁谁老家不远的地方了,再坚持到明年就开始涨工资了一类的,实际上老员工都知道,这个完全是“缓兵之计”。听着这话,新员工也就不会想跳槽离职一类的了,想想万一下个工地就在离家不远呢,想想明年的工资也许就从4000变9000了呢,呵呵。我也是听着这样的话坚持过来的,想想自己也是傻,要是涨工资,自己还没来的时候就早涨了。(想想自己成绩班上最后一名,能签到这个集团里面也是行了,再想想分配到集团里面“在未来最有发展空间”的分公司,也是罪有应得)

不过话又说回来,既来之则安之。该好好干活儿了,抱着脚踏实地,踏实工作的态度,勤勤恳恳一干就是两年,直到15年上半年。一件事情改变了我对施工单位的态度,这也直接导致了离职,以及后续一系列的事情的发生。

(大学里面选过CPP,计算机网络,不过都是混学分,有些概念性的印象,但是这点经历却对我自学编程有很大的帮助,考研为什么就考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组成原理这四门呢,估计也是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吧)

To be continue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it 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