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static 全解

2016-03-23 16:44 302 查看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caiqinghua0201/article/details/6076333

1. 问题产生

#if 1

typedef double Unit

#else

struct Unit

{

    double unit;

    Unit(_unit)

    {if (_unit < 0);

      unit = _unit;}

}

#endif

在代码用静态变量来表示一个单位,所以需要在头文件中定义。

 

2. 利弊分析

 

对于存储位置:静态变量的效果和全局变量的效果是一样的,他们都保存在全局数据区。频繁使用其实效率更高,如果定义的静态变量不用,那就会浪费内存,因为全局数据区生命周期是从程序运行到结束。

局部变量:每次栈上都要为局部变量分配空间,因此局部变量太多会影响效率,但是其回收方便,对于稳定性要求高的系统来说,这样的操作会更可靠。

全局变量(包含静态变量):其空间会在程序启动时分配好,因此不用不停的分配,频繁使用更好(当然多线程下要同步则会更复杂)。另一点就是它会实实在在的一直占用内存,如果需要太大的内存,同时又不会频繁使用,则建议使用堆变量(特别是嵌入式下内存往往不够用)

堆变量:可动态回收的内存,这样可以实现内存使用效率最大化,但是内存的分配和管理是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而且使用要比较谨慎,否则容易内存泄露,管理很困难。

 

函数内的静态变量,说明只有这个函数才用到。只暴露给需要用的人,是一个编码的好习惯。

 

 

问:

 一般来说,静态全局变量只应该定义在实现文件中,但有时由于一些特殊的目的,也可能定义在头文件中。比如在有些标准库的实现中,就用这种方法来初始化标准流cin, cout,或者在在tr1库中,也用这种方法来定义占位符。每一个包含该头文件的实现文件中都拥有该变量的一份拷贝,这些变量放在运行体的data段或者bss段。

   比如下面这个变量定义在一个头文件中:

static int data[1024*1024];
 

   我把这个文件同时包含在几个cpp文件中,按我的理解,这个程序占用的内存应该显著增大,但是,从实际运行结果来看,并没有变化,生成的exe文件大小也没有变化,这是因为延迟加载呢,还是被编译器优化掉了?有没有明白的达人解释一下。

 

答:

这不是编译器的问题,而是OS的virtual memeory管理机制导致的

数据在实际使用之前,是不会占用内存的——缺页异常处理程序会为数据分配需要的内存。

 

 

static变量和函数

 

static的全部用法 

要理解static,就必须要先理解另一个与之相对的关键字,很多人可能都还不知道有这个关键字,那就是auto,其实我们通常声明的不用static修饰的变量,都是auto的,因为它是默认的,就象short和long总是默认为int一样;我们通常声明一个变量: 

int a; 

string s; 

其实就是: 

auto int a; 

auto string s; 

而static变量的声明是: 

static int a; 

static string s; 

这样似乎可以更有利于理解auto和static是一对成对的关键字吧,就像private,protected,public一样;

对于static的不理解,其实就是对于auto的不理解,因为它是更一般的;有的东西你天天在用,但未必就代表你真正了解它;auto的含义是由程序自动控制变量的生存周期,通常指的就是变量在进入其作用域的时候被分配,离开其作用域的时候被释放;而static就是不auto,变量在程序初始化时被分配,直到程序退出前才被释放;也就是static是按照程序的生命周期来分配释放变量的,而不是变量自己的生命周期;所以,像这样的例子: 

void func() 



int a; 

static int b; 



每一次调用该函数,变量a都是新的,因为它是在进入函数体的时候被分配,退出函数体的时候被释放,所以多个线程调用该函数,都会拥有各自独立的变量a,因为它总是要被重新分配的;而变量b不管你是否使用该函数,在程序初始化时就被分配的了,或者在第一次执行到它的声明的时候分配(不同的编译器可能不同),所以多个线程调用该函数的时候,总是访问同一个变量b,这也是在多线程编程中必须注意的! 

static的全部用法: 

1.类的静态成员: 

class A 



private: 

static int s_; 

}; 

在cpp中必须对它进行初始化: 

int A::s_ = 0;// 注意,这里没有static的修饰! 

类的静态成员是该类所有实例的共用成员,也就是在该类的范畴内是个全局变量,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名为A::s_的全局变量,只不过它是带有类安全属性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它是在程序初始化的时候分配的,所以只分配一次,所以就是共用的; 

类的静态成员必须初始化,道理也是一样的,因为它是在程序初始化的时候分配的,所以必须有初始化,类中只是声明,在cpp中才是初始化,你可以在初始化的代码上放个断点,在程序执行main的第一条语句之前就会先走到那;如果你的静态成员是个类,那么就会调用到它的构造函数; 

2.类的静态函数: 

class A 



private: 

static void func(int ); 

}; 

实现的时候也不需要static的修饰,因为static是声明性关键字; 

类的静态函数是在该类的范畴内的全局函数,不能访问类的私有成员,只能访问类的静态成员,不需要类的实例即可调用;实际上,它就是增加了类的访问权限的全局函数:void A::func(int); 

静态成员函数可以继承和覆盖,但无法是虚函数; 

3.只在cpp内有效的全局变量: 

在cpp文件的全局范围内声明: 

static int g_ = 0; 

这个变量的含义是在该cpp内有效,但是其他的cpp文件不能访问这个变量;如果有两个cpp文件声明了同名的全局静态变量,那么他们实际上是独立的两个变量; 

如果不使用static声明全局变量: 

int g_ = 0; 

那么将无法保证这个变量不被别的cpp共享,也无法保证一定能被别的cpp共享,因为要让多个cpp共享一个全局变量,应将它声明为extern(外部)的;也有可能编译会报告变量被重复定义;总之不建议这样的写法,不明确这个全局变量的用法; 

如果在一个头文件中声明: 

static int g_vaule = 0; 

那么会为每个包含该头文件的cpp都创建一个全局变量,但他们都是独立的;所以也不建议这样的写法,一样不明确需要怎样使用这个变量,因为只是创建了一组同名而不同作用域的变量; 

这里顺便说一下如何声明所有cpp可共享的全局变量,在头文件里声明为extern的: 

extern int g_; // 注意,不要初始化值! 

然后在其中任何一个包含该头文件的cpp中初始化(一次)就好: 

int g_ = 0; // 初始化一样不要extern修饰,因为extern也是声明性关键字; 

然后所有包含该头文件的cpp文件都可以用g_这个名字访问相同的一个变量; 

4.只在cpp内有效的全局函数: 

在cpp内声明: 

static void func(); 

函数的实现不需要static修饰,那么这个函数只可在本cpp内使用,不会同其他cpp中的同名函数引起冲突;道理和如果不使用static会引起的问题和第3点一样;不要在头文件中声明static的全局函数,不要在cpp内声明非static的全局函数,如果你要在多个cpp中复用该函数,就把它的声明提到头文件里去,否则在cpp内部声明需要加上static修饰;在C语言中这点由为重要!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