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初探JVM之垃圾收集算法

2016-03-10 10:35 330 查看
当垃圾收集成为系统达到更高并发量的瓶颈时,就需要对“自动化”的技术实施必要的监控和调节。

引用计数算法

就是对一个对象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对象引用时,计数器就加1,引用失效时,对象减一,当计数器为0时,代表不可能再被使用,就开始回收。

但是在主流java虚拟机里面没有选用引用计数算法来管理内存,因为它很难解决对象之间相互循环引用的例子,比如objA.instance = objB,objB.instance = objA。就不能被回收,但是实际上虚拟机回收了,说明jvm不是用这个算法的。

可达性分析算法

基本思想就是通过一系列的”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点,从这些起点向下搜索,所走过的路径被成为引用链,如果一个对象不能到达“GC Roots”,则说明这个对象是不可用的,可以回收。

GCRoots包括:虚拟机栈(本地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本地方法栈中JNI(native方法)引用的对象。

注:任何对象的finalize()方法只会被系统自动调用一次。

标记-清除算法

基本思想就是:首先标记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之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至少经历两次标记,在可达性分析算法分析到该对象可以被回收时,被第一次标记,然后判断是否有必要执行finalize()方法,当对象没有覆盖该方法或者已经该方法已经被虚拟机调用过,则被虚拟机看做没有必要执行,如果要执行,则会将该对象放入F-Queue队列之中,这时,虚拟机会用低优先级的finalizer线程去调用,如果finalize()中该对象没有被拯救(重新引用不就被拯救了)那么就进行第二次小规模的标记,标记后就要开始回收了。主要有两个不足:效率太慢,空间问题,标记清除之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碎片太多会导致在分配较大对象时,无法找足够的连续内存而不得不提前除法另一次垃圾收集动作。

复制算法

基本思想是:将内存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这一块用完了,就将还存活的对移到另一块上,再将这一块统一清理掉。实现简单,运行高效,但是会将内存缩小一半,代价太高,现代商业虚拟机用这种算法来收集新生代,但是并不需要1:1的比例来划分内存空间,具体方式请查阅详细资料。

标记-整理算法

主要用于收集老生代,标记过程与“标记-清除”方法一样,整理的方法确实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边界以外的内存。

分代收集算法

一般将堆分为新生代和老生代,不同代采用不同的算法,例如新生代每次有大批对象死去,就采用“复制算法”,高效,而老生代对象存活效率高,没有额外空间分配,就采用“标记-清理”或“标记整理”算法来进行回收。

HotSpot算法实现

枚举根节点

可达性分析时会有一小段时间天都女,因为这项分析工作必须确保在一致性的快照中进行,不可以出现分析过程中对象引用关系还在不断变化的情况,所以就像停顿了一下,这就是枚举根节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虚拟机中采用了OopMap的数据结构来达到这个目的。

安全点

在这个数据结构帮助下,虚拟机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GC Roots枚举,但是可能发生对象引用的变化,如果变化量太大,就需要生成大量的OopMap,需要大量的额外空间。实施生只在特定的位置记录这些信息,这些位置就是安全点。即程序执行时并非在所有地方都停顿下来开始gc,只有达到安全点的时候才开始。

安全区域

在多线程的时,线程处于sleep时候或者blocked时,这些线程无法响应jvm的中断请求,走到安全的地方就去中断挂起,JVM不太可能登台线程重新被分配CPU时间去执行,这时需要安全区域,

安全区域指一段代码中,引用关系不会发生变化,这块区域中任何时间开始gc都是安全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