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Linux

Linux下超时重传时间(RTO)的实现探究

2016-03-02 10:36 633 查看
最近出现了网络超时的问题要排查,大致按照如图思路去排查



1.排除代码逻辑问题,TCP相关可能的BUG,内核参数等问题;

2.排查KVM问题时,在同一个宿主机的不同KVM上,复现了超时问题。

发现大部分异常连接时长都在1s左右,通过抓包分析,可以看到这部分的包被重传了,重传的时间固定为1秒。

这里重传时间为什么是1秒呢,相关的标准和实际实现是怎样的呢?

本文主要讨论的就是这部分内容(基于centos的2.6.32-358)

RFC标准

超时重传时间(RTO)是由当前网络状况(RTT),然后根据一个算法来决定。这部分相关内容《TCP/IP详解卷1》中有提到,但是已经过时了。

去RFC查了下,重传超时相关最新的是RFC6298,他更新了RFC1122并且废弃了RFC2988

稍微介绍一下其中内容,有兴趣的可以点进去看

RFC6298

1 重申了RTO的基本计算方法:

首先有个通过时钟得到的时间参数RTO_MIN

初始化:





第一次计算:













以后的计算:













RTO的最小值建议是1秒,最大值必须大于60秒

2 对于同一个包的多次重传,必须使用Karn算法,也就是刚才看到的双倍增长

另外RTT采样不能使用重传的包,除非开启了timestamps参数(利用该参数可以准确计算出RTT)

3 当4*RTTVAR趋向于0时,得到的值必须向RTO_MIN时间靠近





经验上时钟越准确越好,最好误差在100ms内

4 RTO计时器的管理

(1)发送数据(包括重传时),检查计时器是否启动,若没有则启动。当收到该数据的ACK时删除计时器

(2)使用RTO = RTO * 2的方式进行退避

(3)新的FALLBACK特性:当计时器在等待SYN报文时过期,且当前TCP实现使用了小于3秒的RTO,那么该连接对的RTO必须被重设为3秒,重设的RTO将用在正式数据的传输上(就是三次握手结束以后)

对linux的实际实现进行抓包分析

三次握手的syn包发送

从1秒起双倍递增

值得注意是实质上第五次超时以后等到第六次,才会通知上层连接超时,那一共是63秒

三次握手的syncak包发送

从1秒起双倍递增

正常的数据包发送

从0.2秒起双倍递增,最大到120秒,一共15次

值得注意的是从32分开始,47分才结束,也就是15分钟25秒左右

linux是否支持了FALLBACK特性,做一个简单的测试

从这个测试中可以发现,当三次握手时RTT超过1秒时,数据发送阶段的RTO为3秒(服务端的SYNACK发生超时也是如此)

而后正常的一次RTT后,RTO重新收敛到200ms左右

再看看timestamps的支持如何

可以看到开启了timestamps后,FALLBACK机制重设RTO为3秒将不会起作用

linux的对RTO计算的微调

linux对RTO计算的实际实现和RFC文档相比还是有所出入的,如果只按照RFC文档去按图索骥,那么在实际的RTO估计上会误入歧途

1 根据上一段可以发现,他把RTO的最小值设为200ms(甚至在ubuntu上是50ms,而RFC建议1秒),最大值设置为120秒(RFC强制60秒以上)

2 根据我对linux代码的分析,在RTT剧烈抖动的情况下,linux的实现减轻了急剧改变的RTT干扰,使得RTO的趋势图更加平滑

这一点体现在两点微调上:

微调1

当满足以下条件时





说明R'的波动太大了,和平滑过的RTT值比,差值的比RTTVAR还大

于是





而RFC文档是





可以看到,和RFC文档相比平滑系数乘以了1/8,表示R'对RTTVAR的影响将减小,使得RTTVAR更平滑,RTO也会更平滑

微调2

当RTTVAR减少的时候,会对RTTVAR做一次平滑处理,使得RTO不会下降的太离谱出现陡峭的趋势图









这里RTTVAR'指的是当前根据RTT计算得到的值,这个值限制了下限(RTO_MIN)以后和上一个RTT时的RTTVAR比较,当发现减少时,使用1/4系数来做平滑处理

这里为什么不对增大的情况做处理呢?我认为是因为RTO增大的话其实没事,但是如果减少量很大的话,可能会引起spurious retransmission(关于这个名词,详细见上文提到的RFC文档)

人为介入修改RTO的方法

回到最初的问题,是否能缩短RTO的值,而且这个RTO值如何根据linux的实际实现去预估

显然RTO初始值(包括FALLBACK)是不能改变的,这部分是固死写在代码里的

而三次握手以外的RTO值是可以预估的

预估时假设网络稳定,RTT始终不变为R(否则由于微调1和2,将极其复杂)

那么SRTT将始终为R,RTTVAR将始终为0.5R









否则





因此只需要改变RTO_MIN的值,就能显著影响RTO的值

RTO_MIN的设置

RTO_MIN的设置是根据ip route来实现的

因为RTO_MIN < 2R,所以RTO = 3R = 27 * 3 = 81

如果是内网的话,RTT非常小

因为RTO_MIN > 2R,所以RTO = R + RTO_MIN = 1 + 20 = 21

如果对内网的整个网络有自信的话,也可以不设置目标IP,直接对全部连接生效,如下

总结

1 linux的超时重传实现大体上参考了RFC,但是有一部分微调:

RFC只有一个RTO初始值,为1秒。而linux的实现将三次握手阶段的包的RTO设为1秒,其余包初始时间设为0.2秒

由于RFC规定的算法不够完美,linux的实际实现在RTT剧烈抖动的情况下,减轻了急剧改变的RTT干扰,使得RTO的趋势图更加平滑

2 连接的SYN重传时间,在除非重新编译内核的情况下是无法调整的,但是push包是可以调整重传时间的

3 在比较稳定的网络中,假设设置的rto最小值为RTO_MIN









4 以移动网络客户端作为服务对象的服务器端,由于平均网络质量较差,调大RTO_MIN的值或许能减轻服务器的压力,具体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5 在内网环境中,在KVM出现IO性能问题时,调小RTO_MIN的值或许能减少PUSH包的超时时间,但是会显著增加重传包的数目,可能会因为加重了KVM的负载反而使得情况恶化,所以具体值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