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一场说走就走的生活

2016-02-27 19:10 218 查看
“不记得哪一年,我无意间翻到一本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那期书里,正好介绍撒哈拉沙漠。我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解择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的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天地”。这便是三毛去散哈拉生活的原因,也正是因为乡愁她写了《撒哈拉的故事》。一个是前世的乡愁,一个是今生的乡愁。也唯有这浓浓的乡愁是说不完道不尽的。

《撒哈拉的故事》由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组成。主要记述了三毛和丈夫荷西在撒哈拉生活时的所见所闻,和当地所认识的朋友间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讲得十分有趣,真实,清新。三毛以她独特的,细腻的感知力,精炼的还原了许多有趣的场景。在《结婚记》中描写的是深爱着她的荷西义无反顾的陪她来到荒凉的撒哈拉沙漠,于三毛结婚的过程中的场景。他们为了纪念结束单身日子跑去了沙漠中唯一的五流电影院 去看了《希腊左巴》。而《悬壶济世》中讲到三毛因为自己 不喜欢看医生,而准备了许多药。在当地给别人当起医生的故事。书中大多描写的故事都比较有趣,但是《哭泣的骆驼》中以战争为背景叙写了一对沙漠情侣可歌可泣的故事。结局比较悲惨美丽的沙依达和自己的爱人,民族英雄巴西里被自己人出卖的故事。结尾通过对骆驼悲鸣的描写,写出了三毛内心中无限悲愤。”我蹲在远远的沙地上,不停的发抖,发着抖,四周暗的快看不清他们了。风,突然没有了声音,我渐渐的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屠宰房里骆驼嘶叫的悲鸣越来越来响,越来越高,整个天空,渐渐充满了骆驼们哭波着巨大的回声,像雷鸣似的向我罩下来“。看这个故事总有浓浓的悲伤消散不去。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感。让人痛恨战争的残酷,痛恨愚昧的当地人。可怜红颜薄命,英雄末路。

读三毛,是应为高中的舍友特别喜欢她。有机会读了她的《雨季不再来》。乘着这个寒假品读了《撒哈拉的故事》真正让我了解了三毛的故事。三毛与荷西的爱情传奇,自然不用多费口舌了。《雨季不自来》主要讲述三毛小时候的故事,而《撒哈拉的故事》让我懂得了三毛作品的魅力。三毛是个纯正的人,不能忍受虚假,因为具有求真的个性在作品中三毛对故事的人物和场景都进行了大量的白描。写的原生态的自然本色,不加以人为刻画。正是由于真实的描写也让我爱上了三毛的作品。

三毛最喜欢的书是《水浒传》,她读了许多遍,书中也多次提到,其中最喜欢有勇有谋,性情刚正不阿的花和尚鲁智深。我认为三毛内心是追求真善美的,同样也是嫉恶如仇的。正如她最爱《水浒传》一样,在于我,无论何时也相信真善美,崇尚快意恩仇,希望能像庄子一样变成蝴蝶在自由的天空偏偏起舞 。在生活尽量追求真实的自己,不愿去苟且。随着生活的成长,也算了解了些许的人情世故,总是处理起来比较让人棘手。也许两者并不矛盾,但始终找不到很好的平衡点。其实就算是矛盾的,正如马克思所讲矛盾本来就具有普遍性,而且这也将促进个人,甚至是整个人类的发展。成长对于年青的我们就像瞎子过河,只能摸着石头。生活的意义不就是告诉在绝望中都不要放弃希望吗。想一想,出生时我们就已经战胜了3000万至2亿个竞争对手,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