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性能测试过程

2016-02-24 17:57 211 查看
一、测试计划

非功能需求调研

制定《非功能测试方案》

评审《非功能测试方案》

二、测试准备

测试环境准备

测试脚本准备

测试数据准备

测试场景及监控准备

三、测试执行(回归的话需要多次进行)

测试场景运行

场景运行监控

运行结果分析

系统性能调优

四、测试总结

测试结果整理和分析

编写《非功能测试报告》

评审《非功能测试报告》

非功能测试方案

1、建立业务模型,根据客户的业务需求,筛选出系统典型的交易(TestCase),明确相关性能指标

2、建立数据模型,包括数据库中基础数据、所需参数化的测试数据

3、建立测试模型,包括测试场景和测试环境。测试场景有基准测试、单交易负载测试、混合压力测试、稳定性测试、服务器可恢复性测试等。测试环境要求与生产环境尽可能保持一致,包括软件版本、硬件配置、逻辑构架、网络拓扑等,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存在差异时,需要在测试方案中明确,并评审通过后方可执行测试;对于关联系统、第三方系统无法满足搭建真是环境时,需要考虑开发挡板进行模拟相关系统。

4、建立监控模型,确定要监控的网络范围及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登录用户名密码和对监控数据的命名保存方法

5、建立风险模型,风险一般包括脚本技术风险、数据风险、业务风险、环境风险、监控风险、版本风险、人员变动风险

6、建立执行模式,规范的性能测试流程,规范测试启动、结束、暂停/再启动准则,制定测试进度计划等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