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时间,就在我们掌中

2016-02-13 23:52 281 查看

引言:

不知不觉间自己来到提高班已经一年又七个月了,但羞愧的是自己的时间管理才算刚刚步入正轨。谈不上后悔莫及,毕竟不管时间管理成功或者失败,一路走来都是值得我们怀念的风景。逝者已逝,生者如斯。与其沦陷在做天苦苦挣扎,不如知耻后勇奋起直追。所以特别整理出这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与大家共勉。


温馨提示:文章篇幅略长,但确是我爬坑的一些经验。所以恳请大家可以静下心来惠读,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时间管理

What?

第一次听到时间管理这个概念,我的反应是这样的:



听说过管理人脉、管理财富、管理组织之类的,但就是没有听说过管理时间这么个东东。但是继续听老师讲解下去,才恍然大悟:人脉、财富和组织确实需要管理,但最需要管理的却是我们的时间。君知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君可知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管理,不仅仅是对我们时间的管理,更是对我们生命的尊重。


总的来说,时间管理就是通过事先规划并运用一定的原则、方法和工具实现对时间最高效率的利用,以实现既定目标。



另外时间管理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而是已经发展了四代的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

第一代:着重利用便条和备忘录,尽量在忙碌状态下保证时间和精力的输出,从而实现对时间的微观管理。

第二代: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强调事历和行程表,即强调宏观(未来规划)上的时间管理。

第三代:即目前正流行的一种时间管理的观念。它依据四象限原则对事情的轻重缓急加以整理,并指定长、中、短期各阶段的目标。

第四代:第四代从根本上否定了“时间管理”这个概念,主张更多的注重个人管理而非时间管理。主张不能过分的强调事务和时间的安排,而应将重心放在维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上。

原则

既然时间管理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修炼,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的认真对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时间管理,我们怎能不把自己手中的刀—时间管理的原则打磨锋利?
一般来说,时间管理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清空大脑

清空大脑并不是说让我们从物理角度把大脑清空,只留下一个脑壳;而是说在前一天晚上将第二天需要进行的任务清单清楚的整理成一张清单。这样做有两点好处:
一、清空大脑任务清单避免我们不小心就把需要完成的任务遗忘掉,毕竟我们人类的大脑对图形和色彩的兴趣要高于枯燥的文字。
二、清空大脑,将大脑从繁重的低价值的简单机械记忆中解放出来,并把这些机械记忆储存在其他媒介,从而让我们的大脑从事更加富有价值的创造性工作,进而从质量上真正提高我们大脑的利用率。

任务交叉进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人类对大脑的开发有了一定的认知。人类的大脑主要有左脑和右脑组成。左右脑各司其职,左脑负责语言等抽象活动,右脑负责想象等感性活动。此外,长时间的运转不仅对我们的左右脑是一种伤害,而且也会明显降低我们大脑的工作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时,应当交叉进行不同的任务,以确保大脑维持在一个高效率低耗能的合理区间。这同样就要求我们在指定任务清单时,要交叉安排不同的任务。

四象限原则


四象限原则是一种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对任务进行合理分类的一种方法。四象限原则要求我们在指定任务清单时,应当将任务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和不紧急不重要这四类。下面是一张自己做的示例图(象限划分视个人喜好而定):



依据经济学的边际效益原理分析: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效益最高,重要紧急的事情次之,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随后,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效益最低。故建议如下:

一、我们要保证重要不紧急事情的资源供给,以谋求最大的效益。

二、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往往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导致我们不能很好的做好这类事情;但是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带给我们的效益同样不容小觑。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均是由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演变而来。以本人愚见,我们应该做到让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提前发生。

三、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可以委托他人代办。避免这类事情牵扯我们过多的时间。

四、对于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尽量不做或者少做,原因你们懂得



PS:关于四象限原则,向大家推荐一个做四象限的网站:日事清—时间管理的瑞士军刀

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又名帕累托原则、巴雷托定律等(各种名字,就不一一列举充字数了

),最早出现在我的第一个专业经济学中:世界上20%的人掌握着全世界80%的财富。放援引至时间管理中,则意味着我们80%的劳动成果是由20%的事情产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计划时,要认真分析哪些事情才是时间收益的最优质的草地。

两分钟原则

在我们进行任务被打断时,两分钟原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方向。在我们进行任务被打断时,两分钟原则强调:如果我们可以用不到两分钟理这个打断事件,那么我们可以直接对处理这个打断事件;否则,我们应该视该事件的重要程度选择暂时搁置这个打断事件或者启用我们的应急时间(后文将对应急时间作介绍)处理这个打断事件。大家可以辅以下面这张活动图对两分钟原则进行理解:



关于两分钟原则,大家可以参考下面这个链接:两分钟原则

应急时间

我们的老祖宗在long long long ago归墟之前就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句“备则无患”。这句话不仅仅是在阐述制定计划的重要性,更是在向我们传述制定计划时预留一些应急时间是多么重要这样一个真理。天有不测风云,我们不能预言未来具体的时刻,所以我们只能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至于事发突然而狼狈不堪。

How?→GTD!

既然了解到了时间管理的对我们的重要程度了,也对那些有关时间管理的原则有了一定的接触,那么如何做好我们的时间管理呢。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种比较成熟并且科学的时间管理的方法——GTD。

GTD是Get Things Done的英文缩写,即完成事情的意思。GTD源于时间管理大师David Allen的畅销书《Get Things Done》。GTD的工作流基本可以概括为:收集、整理、组织、回顾以及行动这五个环节。

收集

收集可以说是GTD的基础环节了。它要求我们尽可能的将我们需要进行的事务(GTD中的Stuff)罗列出来,并进行合理的安排(对事务进行安排时强烈建议参考二八定律和两分钟原则)。收集的目的就是为了记录下所有待完成的工作,从而清空大脑进而将大脑这一资源投入到更高价值的创造性劳动中去。

整理

将Stuff放入Inbox之后,我们还需要对Inbox进行必要的清理:按照能否将Stuff付诸行动的分类标准,将Stuff进行分类整理。下面是一张供大家参考的工作流程图:



组织

关于组织的话,个人愚见:组织主要是对参考资料和整理部分遗留的那部分需要进行组织的事务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对参考资料处理,组织可以将参考资料整理成文档以供日后参考;对整理环节遗留下来的事务,组织环节则将其进一步细分为立即清单和等待清单。

行动

将Stuff处理好后我们就可以执行了。执行的具体情况我们要视具体环境而定(可以参考前面提到的那些原则)。执行Stuff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时间管理的软件。这里我向大家分享一个我正在用的时间管理软件——黑番茄,提取码2ca9。(PS:安装黑番茄时,请先安装AdobeAIRInstaller.exe)

回顾

回顾也是GTD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建议每周进行回顾总结。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回顾对清单进行及时的更新;另一方面,我们在回顾的同时应对下一周工作制定计划。从而达到确保GTD流畅执行的目的。

温馨提示

文中关于GTD的阐述部分是我自己结合David Allen大师的工作后做的个人见解,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指出。David
Allen大师关于GTD的卓越工作

友情链接

一、时间管理—百度百科

二、二八定律—百度百科

三、四象限原则(法则)—百度百科

四、GTD—百度百科

五、两分钟原则—豆瓣网

六、让工作更高效的五个小习惯

七、实用的时间管理方法

八、高效人士的时间管理妙招

九、如何开发大脑潜能

不吐不快

也许,现在的你一如之前的我总在时光飞逝的慨叹中茫然不知所措,那么希望您能惠读这篇文章,衷心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Thanks for your reading,enjoy.
——joker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