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研究显示25岁以下人群更易感染甲型…

2016-01-23 09:50 127 查看
张老师博客贴过来几篇关于甲流的文章
普通感冒、流感、甲型H1N1流感是什么关系
流感与感冒是什么关系?流感与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流感和普通感冒都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均易发于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普通感冒的病原可以是病毒,更常见的则是细菌等,所以普通感冒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见于冬春季节,一旦发病常会引起暴发或流行。
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则是各自危害不同。普通感冒如没有并发症,1周内可自愈,很少危及生命安全。流感则会导致很多严重并发症如肺炎等,从而增加了死亡率。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病毒常引起流感大流行,乙型病毒常引起局限性流行,丙型病毒一般只引起散发,较少引起流行。
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及致病力极易发生变异,当一个新的亚型出现时,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很容易引起大流行。
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
导致这次墨西哥和美国等发生疫情的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
 
专家称我国甲型流感第二波疫情已来临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八日电:“目前中国内地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速度加快,疫情波及范围越来越广,发病数出现快速增长趋势,因此可以说H1N1流感疫情第二波已经开始”。这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曾光今天做出的最新判断。
曾光在此间闭幕的中华医学会首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上强调:随着季节变化,甲型H1N1流感南半球流行高峰趋于平缓,北半球的疫情开始迅速升高。中国与北半球趋势一致,近来一天发生的病例数相当于一月前的十天,特别是九月以来,不同地区的多所学校同期出现暴发流行,预示进入了快速传播期,即俗称的“第二波”传播开始。
他认为:当前疫情发展凶猛,向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快速传播之势已成,且不同于过去境外输入的渐进模式,而是由数量庞大的国内流动人口,通过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广泛传播,往往发生严重的社区暴发流行后才被发现,而且各城际间没有任何防线。由于这些地区缺乏防控经验,可能导致病例迅速增加,出现成批危重病例,是防范薄弱地区,很可能成为与之决战的主战场。
为此,曾教授提出,过去“外堵输入”成功经验已不适合,应及时调整防治策略,研究制定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问题和对策,强化
“早期发现和隔离本地第一例病例、发现和控制本地第一起社区暴发流行、救治本地第一例重症病例”。他建议,组织中央和地方的专家认真论证对策并及时发现、总结和宣传地方的经验。
曾光强调,目前医院对危重病人抢救能力严重不足是中国最突出的“软肋”;他担心有些地区同时出现较大数目的危重病例,超出当地医院的救治能力,而又不能组织外来援助。预防这种情况的办法是坚决贯彻综合防治措施,延缓传播速度,使危险情况不同步发生。他透露,他已提出
“中国流感大流行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的建议”。
由曾光主持的一项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流感暴发传播的元凶是飞沫。在美国疾控中心最新一期《新发传染性疾病》发表的该调查报告称:患者讲话或咳嗽时,通过飞沫将病毒传播给他人是暴发的主要传播途径,而未发现经空气传播病毒的证据。
曾光说,这增强了对抗甲流的信心,人们不必戴防护级别较高的口罩,也不必对空气进行消毒,可通过改变行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来保护自己。应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卫生习惯:
人与人之间谈话不要直面,尽量保持在二米外的防飞沫的“安全距离”;勤洗手、换洗衣服;打喷嚏时用手纸遮掩口鼻。患者要第一时间主动报告、戴口罩,自觉休息、隔离;学校,工厂、公司、军营、看守所等要切实落实防控措施,坚持晨检,早报告、早控制,该停课、停工的要果断坚决,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甲型流感年轻患者病情易迅速恶化
新华社电世界卫生组织16日发布一份公报说,甲型H1N1流感“显著不同于”季节性流感,一些健康年轻人在感染这种流感后发展成重症患者甚至死亡的速度很快。
世卫组织的公报说,此前已知怀孕等因素会加大甲型H1N1流感患者发展成重症患者的风险,但现在发现,许多重症患者都是年轻人,而且感染这种流感前身体健康。至于年轻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易发展成重症患者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
公报说:“在重症病例中,患者一般在出现症状后3至5天内病情开始恶化。这种恶化的速度很快,许多患者24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需要立即收入重症监护室。”
世卫组织表示,对于大多数重症患者,必须尽快用呼吸机治疗,但对于有些患者,连呼吸机都无济于事。世卫组织建议,对重症患者,应尽快采用“达菲”等抗流感药物治疗。
 
甲型H1N1流感第二波侵袭肥胖人群
面对甲型H1N1流感“第二波”的袭击,我国卫生部近日首次将肥胖者列为甲感重症高危人群。肥胖容易降低人体免疫力”,而细嚼慢咽、以汤代饭有助减肥。
 

研究显示25岁以下人群更易感染甲型流感
美国卫生部门官员20日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年龄低于25岁的青少年更易受甲型H1N1流感袭击,而老年人患上甲型流感的几率相比则很低。
美国卫生官员从国内28个州取得最近7周内甲型流感患者就诊信息,他们研究后发现,在需要住院的甲型流感患者中,年龄介于5岁和18岁的人数超过四分之一,25岁以下人群超过一半,
另外,美国近7周来出现的292例甲型流感死亡病例中,25岁以下人群所占比例接近四分之一,25岁至49岁人群占三分之一,25岁至64岁之间人群占大约65%。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官员安妮·舒沙特说,从本质上讲,青少年群体仍然最易感染甲型流感。
相较于年轻人群,甲型流感似乎不偏好老年人。研究结果表明,高于65岁的甲型流感患者只占患者总数的7%,老年人群在所有死亡病例中只占12%。
卫生官员认为老年人群不易感染甲型流感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几十年前或许感染过类似病毒,并在接种疫苗后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能力.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