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Web前端 > CSS

我就是要用css实现

2016-01-22 21:20 495 查看


写在最前

我们都是前端工程师,无论你现在是页面仔,还是Node服务开发者,抑或是全端大神,毋庸置疑的是,我们都是前端工程师,我们生来就对追求页面的极致拥有敏锐的触觉,无论是页面实现方式的高大上、页面的极致的性能还是页面完美的展现,都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即使这些在别人眼里,只是跟其他的页面一样没什么不同,但我们却能为其中那只有我们才知道的一抹别致而窃喜。

而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我们最熟悉的老朋友,CSS。不讲枯燥的语法,抛开js,让我们一起来看业务中那别致的纯CSS实现,让我们一起来追求那更好的页面实现,希望我带着你走完这段旅程后,你能收获一些惊喜甚至灵感。


WHY,为什么

“我有很多事要做诶,忙都忙不过来,难道我要在这CSS上面浪费很多时间?”

不,不,不,我们要做的事情,当然不会只是满足技术的追求,而是会有实质的好处的!

我的观点如下:

CSS跟UI结合更加紧密;
用CSS来实现,能减少JS计算,减少样式修改,减少重绘,提升渲染效率;
用CSS实现的,是一种模块化,更符合Web Components组件化思想,shadow DOM不就是致力于这么做么;
咱最爱的,逼格更高~


WHEN,何时

“我懂了,看起来是有那么点意思,可是我什么时候能用CSS来做大事啊?”

在我看来:

实现的对象是非交互性UI;
这么做不会给你带来过量的DOM。要知道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臃肿的页面;
这么做能完美实现UI、能覆盖所有场景,否则设计跟产品不服。

什么是非交互性UI,就是不会在用户触发了某种行为时,哗啦啦来个闪瞎眼的交互,吓得用户直接高潮,而是从页面渲染后,就一直在那里,那么安静,那么美的女子,哦不,UI。


HOW,该怎么做

“可是我还是不懂该如何做才能这么有逼格”

我个人的见解:

布局之美,理解透盒子模型,熟悉各种布局,不要忘了这是咱的根本;
自适应之美,放心交给浏览器去做,我们要做的,是思考规则;
Magic,新技术及小技巧,总能在某一刹那给你最需要的援助;
前人之鉴,坑王之王,你已经身经百战了,还怕什么。

这些就是我总结出你要用CSS来实现一个别人想不到的东西时,应该具有素质。最重要的还是思考,因为没有一个东西是绝对最好的,我们总在前进。





下面就以两个手机QQ实际业务的例子,带领大家感受一下CSS的魅力。


一、手Q吃喝玩乐 好友去哪儿九宫格图

下图是手Q吃喝玩乐 好友去哪儿九宫格图的图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分析出如下需求:

图片大小自适应;
图片个数不同时,图片按照指定方式排列;
图片相邻处有1px空白间隙。

我们以最复杂的6图布局为例,一步一步来看如何以纯CSS实现。


float布局

最容易想到的,也是最简单的方案,就是 float 布局:

图片大小自适应:宽度百分比,高度使用 padding-top 百分比
图片个数不同时,图片按照指定方式排列:使用 nth-child 伪类指定不同情况下的元素大小
图片相邻处有1px空白间隙:使用 border-box + border模拟边框

这里父元素的高度未知,height使用百分比行不通,而padding的百分比值是依据父元素的宽度来计算的,我们可以使用padding-top撑开高度。

让我们一瞅伪码,猛击我看demo

1

2

3

4

5

<div
class="float">

<div
class="item">1</div>

...

<div
class="item">6</div>

</di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float
{

overflow:
hidden;

}

.item
{

float:
left;

padding-top:
33.3%;

width:
33.3%;

border-right:
1px
solid
#fff;

border-top:
1px
solid
#fff;

}

.item:nth-child(1)
{

padding-top:
66.6%;

width:
66.6%;

}

.item:nth-child(2),
.item:nth-child(3),
.item:nth-child(6)
{

border-right:
0
none;

}

.item:nth-child(1),
.item:nth-child(2)
{

border-top:
0
none;

}

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如下图:





可以看到 float 布局的优点是DOM结构十分简单,缺点是容易出现空白间隙错位,优缺点都十分明显,它更适用于js计算的版本。


flex布局

还有谁?flex!flex布局有以下重要特性

可以将 flex 布局下的元素展示在同一水平、垂直方向上;
可以支持自动换行、换列(移动端-webkit-box暂不支持,好消息是从iOS9.2、Android4.4开始都支持新flex了);
可以指定 flex 布局下的元素如何分配空间,可以让元素自动占满父元素剩余空间;
可以指定 flex 布局下的元素的展示方向,排列方式。

这里面的子元素同一水平、垂直方向展示对我们很有帮助,它使我们更容易控制子元素的排列,而不会错位。

使用 flex 布局与 float 布局不同的地方在于,移动端目前主要还是-webkit-box,因此图片个数不同时,我们需要使用不同的html,组合出不同的块。


flex 布局上下划分

来,我们快动手分块吧!新解决方案出现导致的肾上腺素上升,使我们迫不及待使用了传统css文档流自上而下的方式来划分,我称为上下划分,如下图:





上面一块包含左侧1个2/3的大块,右侧2个1/3的小块,下面一块则是3个1/3的小块。

我们指定2/3的大块宽度是66.6%,1/3的小块宽度是33.3%(实际可以使用-webkit-box-flex来分配,这里为了下面的计算方便)。

来看下实际效果,你也可以猛击demo来查看源码:





demo中我们看到中间那条竖空白间隙错位了,为什么?按照预期我们上面块左侧宽度66.6%,下面块左侧宽度33.3% + 33.3%,两个宽度应该相等才对。

然而我们忽略了flex一个重要特性,子元素会自动占满父元素剩余空间,这时子元素宽度计算受flex控制,下面块的3个子元素宽度计算并非一定是相等的,会有些许差异,此时66.6% != 33.3% + 33.3%

怎么破!别急,我们刚刚只是受到了肾上激素的影响,让我们冷静下来重新思考如何划分。


flex 布局左右划分

问题在于竖间隙涉及到的左右侧宽度计算不稳定,既然如此,我们可以考虑依据竖间隙左右划分,排除不稳定因素,如下图:





这样就解决了竖间隙错位问题,但我们依然有所担心,中间的横间隙会错位吗?我们来算一下。

整体父元素宽度确定,为W;

整体父元素高度由子元素撑开,不确定;

左侧大块高度:左侧flex父元素宽度(W * 66.6%) * 100% = W * 66.6%;

左侧小块高度:左侧flex父元素宽度( W * 66.6%) * 50% = W * 33.3%;

右侧小块高度:右侧flex父元素宽度( W * 33.3%) * 100% = W * 33.3%。

依然是66.6%与33.3% + 33.3%的等式,但这次高度计算会受 flex 影响吗?

不会,因为此时整体父元素的高度是不确定的,是由子元素内容撑开的,flex的高度也是由子元素来撑开的。

最终 66.6% === 33.3% + 33.3%

我们来看下伪码,猛击我看dem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iv
class="wrap-box
wrap-6">

<div
class="flex-inner">

<div
class="flex-box1
flex-item"></div>

<div
class="flex-box2">

<div
class="flex-item"></div>

<div
class="flex-item"></div>

</div>

</div>

<div
class="flex-inner">

<div
class="flex-item"></div>

<div
class="flex-item"></div>

<div
class="flex-item"></div>

</div>

</div>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wrap-box
{

display:
-webkit-box;

}

.flex-inner
{

-webkit-box-flex:
1;

display:
-webkit-box;

}

.flex-item
{

-webkit-box-flex:
1;

position:
relative;

}

.wrap-6
{

-webkit-box-orient:
horizontal;

}

.wrap-6
.flex-inner
{

-webkit-box-flex:
0;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wrap-6
.flex-inner:first-child
{

width:
66.6%;

}

.wrap-6
.flex-inner:last-child
{

width:
33.3%;

}

.wrap-6
.flex-item
{

padding-top:
100%;

}

.wrap-6
.flex-box2
.flex-item
{

padding-top:
50%;

}

.wrap-6
.flex-box2
{

display:
-webkit-box;

-webkit-box-orient:
horizontal;

}

.wrap-6
.flex-inner:first-child,

.wrap-6
.flex-box2
.flex-item:first-child
{

margin-right:
1px;

}

.wrap-6
.flex-box1,

.wrap-6
.flex-inner:last-child
.flex-item:first-child,

.wrap-6
.flex-inner:last-child
.flex-item:nth-child(2)
{

margin-bottom:
1px;

}

实际效果:










二、手Q家校群先锋教师进度条

下图是手Q家校群先锋教师进度条设计稿:





图中的12345便是主角进度条。分析需求如下:

线的长度不固定
点平均地分布在一条线上
点的个数不固定,可能会改变
激活的点之间线的颜色是绿色的

让我们看下如何用纯CSS实现。


绝对定位大法

我们看了第一眼,便想起了最受青睐的万金油 absoulte,方案图如下:





将点、线分离,灰色背景线使用父元素的after实现;
点使用绝对定位,left百分比值定位;
绿色线条使用父元素before实现,绝对定位,宽度百分比值。

不消一会儿我们就做出来了,但再多看一眼觉得十分不妥,点和线百分比值都要手动指定,不便修改点的数量,且过多的绝对定位不优雅。

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CSS实现。


百分比宽度切分

于是我们回归本源,遵从CSS世界的规则来,将点线合起来看,每个子元素包含自己的点线,从左至右排列,并使用自适应布局的方式,子元素宽度为百分比,如下图的方案:





灰色背景线依旧使用父元素的after实现;
每个子元素宽度一致,为平均下来的百分比值,如25%;
点绝对定位在子元素右侧;
绿色线条在子元素内实现。

然而我们发现这么做不灵,在普通盒子模型里,子元素宽度总和无法溢出父元素(除了flex),在这里总宽度是4个带线子元素(百分比)+1个点宽度(固定),实际25%的划分展示与理想不符。

此外,最左侧只有点,没有线条,点的宽度固定,线条宽度不定,css无法计算(忘掉表达式吧),无法隐藏线条,fail!


百分比宽度切分进化版

搅屎棍就是最左侧那固定的点,难道就不能把最左边那该死的点从我们的百分比团队里排除掉吗?如下图:





当然可以!我们只需父元素腾出这个子元素宽度出来,不算在其余子元素宽度百分比计算内。

腾出空间方式:父元素 margin-left 出空间,子元素负 margin-left 移回原位。

此时父元素给子元素的内容计算宽度就是width – margin-left,除首个子元素外,其余每个子元素宽度一致,为平均下来的百分比值。

实际效果,由于源码较长,请猛击demo看源码:





完(美),话还没说完,产品就找来要改点的数量。





我们一看宽度是百分比设死的,这样在点的数量修改时,我们还是要改css,完。





百分比宽度划分究极版

来,心中默念3遍“要优雅不要污”,灵光一闪,flex大法好!

flex重要特性之一,可以指定 flex 布局下的元素如何分配空间,我们将点线元素宽度改为-webkit-box-flex:1,此时子元素就自动平均分了父元素宽度。

实际效果,猛击demo










旅程还在继续

本文讲了笔者对前端页面开发中尽量思考多用CSS实现的一些见解,主观性强烈,欢迎大家的一起来探讨。

通过业务实践中的两个例子带领大家走了一回CSS实现旅程,还望各位观众姥爷过了瘾,如大家有一些更好的实践十分欢迎与我分享。

我跟你的旅程就在此结束了,但你的旅程依然在继续,若本文能给你带来启发,我就最开心不过了。

最后,flex大法好!

行文匆忙,如大家发现错误欢迎指正。

感谢你的阅读!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