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一般人总是在期望将来的某件事情发生,比如一顿饭,一次会面

2016-01-06 23:57 267 查看
一般人总是在期望将来的某件事情发生,比如一顿饭,一次会面,心由此变得轻浮不定。

我对老王说,欲望除非得到即刻满足,否则没有任何意义。我只知道人总是要死的,除此而外并无什么大事发生。

对将来的事件的期望,其实只不过人的心理上追逐无用身外事物的反应。若是知道一切均能在自己心中找到答案,便无须期望什么。

道理就是这个道理。去除分别心。男人男人毫无差别。女人女人也毫无差别。男人女人也并无差别。因为共性都是一样的。

所有的道理都是知易行难,或者进一步说,是很难真正地去“知”。

其实人的情绪,只不过是人的体液酸碱度平衡、各种离子成分浓度变化的反应。所有心理的都是器质的。但是如果认为心理的是实在的,则陷入了对自我的荒谬认知。

有些事情,也根本用不着思考。因为到那个时候,你的本心会告诉你怎么办。但如果你并没有遵循你的本心,你就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通常人在不理解一样东西的时候,往往喜欢给它命名。正如医生给一种新的病症命名。命名只不过产生了虚假不实在的形式,本身并没有解决问题。人却往往因此盲目迷信权威,陷入了对形式的执着中。这其实只是因为人的本心没有符合良知,人的本性没有遵循自然。

小孩与大人的区别在于,小孩其实完全能够认知大人所能感知的,但是他缺少语言的工具去表达,这个语言是人类社区历史发展以来形成的公共知识。

所有真理性的东西,或者说与这个宇宙、自然、道不违背的理性的东西,都永远已经存在那里。只不过哲人忽而发现了它。有哲学家说真理在人类不存在之前也是不存在的,我不认同这种说法。

尽管近代的思辨强调主体,但它的主要目标是为了破除群体无意识、盲目的权威崇拜偶像崇拜。但这个主体只不过是暂时的符号指代,它实际上是绝对理性在每个个体上的反映。

那么“悟”到底是什么?比方你原来不理解一个概念,但是忽然理解了,这个就是悟吧。所以悟其实是主体对于一种形式或者概念符号的主体代入进去的解释?或者说,真实的体验?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