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移动开发 > IOS开发

<iOS>自动布局

2015-12-23 15:27 267 查看
自动布局

手动操作

springs&struts模式:springs—宽度和高度,struts—margins

autosizing mask决定了当一个视图的父视图大小改变时,其自身需要做出什么改变。

autosizing mask的设置会和viewWillLayoutSubviews中的设置发生冲突,根据需求只选择其一即可。

等宽约束、等高约束、水平约束

约束表达了视图之间的关系,并且它们是你使用自动布局建立布局最主要的工具。

约束是一个真实的对象(NSLayoutConstraint),并且它们也有属性。

自动布局在描述视图上比strings和struts显得更有表现力。

一个约束描述了两个视图间的几何关系。

自动布局会考虑到所有的约束,然后为视图计算出理想的位置和大小。再也不需要为视图设置frame了。自动布局会完全基于为这些视图设置的约束做这个工作

使用约束最大的优势就是再也不需要把时间浪费在坐标上了。相反,可以向自动布局描述视图如何和其他视图相关联,自动布局将会完成所有困难的工作,这叫做根据目的设计(designing by intent)。

使用自动布局另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本地化。比如德语中的文本,出了名的比老奶奶的裹脚布还要长,适配起来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自动布局能根据label需要显示的内容自动改变label的大小。

自动布局不仅对旋转有作用,它还能轻易的缩放你的UI的大小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屏幕,这并不是巧合,当iPhone5拥有更高屏幕的同时,这个技术也同时加到了iOS中,自动布局能轻易的拉伸程序的用户界面,从而充满iPhone5垂直方向上多出来的空间。随着iOS7中的动态类型,自动布局变得更加重要了。用户现在可以改变全局字体大小设置—有了自动布局,这将变得非常简单。

Xcode中的规则是:Xcode只为那些没有设置任何约束的对象创建自动约束。一旦手动增加一个约束,便是告诉Xcode手动者接管了这个视图。Xcode将不再增加任何自动约束,并希望手动者为这个视图增加需要的约束。

代码控制

iOS6.0之后,苹果优化了UI界面的布局方式,提出了自动布局的概念,和之前的autoresizing相比功能更强大。子视图基于父视图的自动布局显示,都是父视图去添加对子视图的约束。

在这里主要说的是通过代码对自动布局视图的实现。

代码中一般用到的有两个添加约束的方式:

1、- (void)addConstraint:(NSLayoutConstraint *)constraint;

2、- (void)addConstraint:(NSArray *)constraints

在使用自动布局之前要对子视图的布局方式进行调整,用到这个UIView的属性:

- (BOOL)translatesAutoresizingMaskIntoConstraints,需要将其设置为NO。

例子说明:

UIView *v1 = [[UIView alloc] initWithFrame:CGRectZero];

v1.translatesAutoresizingMaskIntoConstraints = NO;

v1.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redColor];

[self.view addSubview:v1];

UIView *v2 = [[UIView alloc] initWithFrame:CGRectZero];

v2.backgroundColor = [UIColor grayColor];

v2.translatesAutoresizingMaskIntoConstraints = NO;

[self.view addSubview:v2];

//添加两个允许自动布局的子视图

[self.view addConstraint:[NSLayoutConstraint constraintWithItem:v1 

attribute:NSLayoutAttributeWidth

relatedBy:NSLayoutRelationEqual

toItem:self.view

attribute:NSLayoutAttributeWidth

multiplier:1.0

constant:0

]];//设置子视图的宽度和父视图的宽度相同

[self.view addConstraint:[NSLayoutConstraint constraintWithItem:v1

attribute:NSLayoutAttributeHeight

relatedBy:NSLayoutRelationEqual

toItem:self.view

attribute:NSLayoutAttributeHeight

multiplier:0.5

constant:0

]];//设置子视图的高度是父视图高度的一半

[self.view addConstraints:[NSLayoutConstraint constraintsWithVisualFormat:@"H:|-0-[v1][v2(==v1)]-0-|" options:0 metrics:nil views:views]];

//通过addConstraints添加对水平方向上v1的控制—距离父视图左侧距离为0(距离为0的话也可省略)同时将v2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和v1设置成相同

[self.view addConstraints:[NSLayoutConstraint constraintsWithVisualFormat:@"V:|-0-[v1][v2(==v1)]|" options:0 metrics:nil views:views]];

//通过addConstraints添加对垂直方向上v1的控制—距离父视图上侧距离为0(距离为0的话可以省略)同时将v2的垂直方向的高度和v1设置成相同

[self.view addConstraints:[NSLayoutConstraint constraintsWithVisualFormat:@"V:|-0-[v1]-0-[v2]-0-|" options:0 metrics:nil views:views]];

//最后是垂直布局两个子view

这样就可以实现上下两个view,各占一半。旋转屏幕的情况下也会自动处理布局。这样看起来代码多,但是可以适应多种分辨率的屏幕。不排除以后苹果出更大更多分辨率的手机。

关于constraintsWithVisualFormat:参数为NSString型,指定Constraint的属性,是垂直方向的限定还是水平方向的限定,参数定义一般如下:

V:|-(>=XXX) :表示垂直方向上相对于SuperView大于、等于、小于某个距离

若是要定义水平方向,则将V:改成H:即可

在接着后面-[]中括号里面对当前的View/控件
的高度/宽度进行设定;

options:字典类型的值;这里的值一般在系统定义的一个enum里面选取

metrics:nil;一般为nil
,参数类型为NSDictionary,从外部传入 //衡量标准

views:就是上面所加入到NSDictionary中的绑定的View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 AddConstraints  和 AddConstraint
之间的区别,一个添加的参数是NSArray,一个是NSLayoutConstraint

|: 表示父视图

-:表示距离

V:  :表示垂直

H:  :表示水平

>= :表示视图间距、宽度和高度必须大于或等于某个值

<= :表示视图间距、宽度和高度必须小宇或等于某个值

== :表示视图间距、宽度或者高度必须等于某个值

@  :>=、<=、==  限制   最大为  1000

1.|-[view]-| 视图处在父视图的左右边缘内

2.|-[view] 视图处在父视图的左边缘

3.|[view] 视图和父视图左边对齐

4.-[view]- 设置视图的宽度高度

5.|-30.0-[view]-30.0-|
表示离父视图 左右间距  30

6.[view(200.0)] 表示视图宽度为 200.0

7.|-[view(view1)]-[view1]-|
表示视图宽度一样,并且在父视图左右边缘内

8. V:|-[view(50.0)]
视图高度为  50

9: V:|-(==padding)-[imageView]->=0-[button]-(==padding)-| :
表示离父视图的距离为Padding,这两个视图间距必须大于或等于0并且距离底部父视图为 padding。

10:  [wideView(>=60@700)]  :视图的宽度为至少为60
不能超过  700

11: 如果没有声明方向默认为  水平  H: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