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Java开发

java线程——阻塞队列

2015-12-19 23:02 295 查看

【0】README

0.1)本文均转自两篇网络文章, 转载地址在转载处做了标记, 旨在理清 “阻塞队列”的相关知识 ;

【1】转自:

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p/3932906.html

1.1)在前面我们接触的队列都是非阻塞队列,比如PriorityQueue、LinkedList(LinkedList是双向链表,它实现了Dequeue接口)。

1.2)使用非阻塞队列的时候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它不会对当前线程产生阻塞,那么在面对类似消费者-生产者的模型时,就必须额外地实现同步策略以及线程间唤醒策略,这个实现起来就非常麻烦。

1.3)解决方法:但是有了阻塞队列就不一样了,它会对当前线程产生阻塞,比如一个线程从一个空的阻塞队列中取元素,此时线程会被阻塞直到阻塞队列中有了元素。当队列中有元素后,被阻塞的线程会自动被唤醒(不需要我们编写代码去唤醒)。这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性。

1.4)自从Java 1.5之后,在java.util.concurrent包下提供了若干个阻塞队列,主要有以下几个:

1.4.1)ArrayBlockingQueue: 基于数组实现的一个阻塞队列,在创建ArrayBlockingQueue对象时必须制定容量大小。并且可以指定公平性与非公平性,默认情况下为非公平的,即不保证等待时间最长的队列最优先能够访问队列。

1.4.2)LinkedBlockingQueue:基于链表实现的一个阻塞队列,在创建LinkedBlockingQueue对象时如果不指定容量大小,则默认大小为Integer.MAX_VALUE。

1.4.3)PriorityBlockingQueue:以上2种队列都是先进先出队列,而PriorityBlockingQueue却不是,它会按照元素的优先级对元素进行排序,按照优先级顺序出队,每次出队的元素都是优先级最高的元素。注意,此阻塞队列为无界阻塞队列,即容量没有上限(通过源码就可以知道,它没有容器满的信号标志),前面2种都是有界队列。

1.4.4)DelayQueue: 基于PriorityQueue,一种延时阻塞队列,DelayQueue中的元素只有当其指定的延迟时间到了,才能够从队列中获取到该元素。DelayQueue也是一个无界队列,因此往队列中插入数据的操作(生产者)永远不会被阻塞,而只有获取数据的操作(消费者)才会被阻塞。

1.5)非阻塞队列中的方法 和 阻塞队列中的方法

1.5.1)非阻塞队列中的几个主要方法:

add(E e):将元素e插入到队列末尾,如果插入成功,则返回true;如果插入失败(即队列已满),则会抛出异常;

remove():移除队首元素,若移除成功,则返回true;如果移除失败(队列为空),则会抛出异常;

offer(E e):将元素e插入到队列末尾,如果插入成功,则返回true;如果插入失败(即队列已满),则返回false;

poll():移除并获取队首元素,若成功,则返回队首元素;否则返回null;

peek():获取队首元素,若成功,则返回队首元素;否则返回null

对于非阻塞队列,一般情况下建议使用offer、poll和peek三个方法,不建议使用add和remove方法。因为使用offer、poll和peek三个方法可以通过返回值判断操作成功与否,而使用add和remove方法却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注意,非阻塞队列中的方法都没有进行同步措施。

1.5.2)阻塞队列中的几个主要方法:

阻塞队列包括了非阻塞队列中的大部分方法,上面列举的5个方法在阻塞队列中都存在,但是要注意这5个方法在阻塞队列中都进行了同步措施。除此之外,阻塞队列提供了另外4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put(E e)
take()
offer(E e,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poll(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put方法用来向队尾存入元素,如果队列满,则等待;

take方法用来从队首取元素,如果队列为空,则等待;

offer方法用来向队尾存入元素,如果队列满,则等待一定的时间,当时间期限达到时,如果还没有插入成功,则返回false;否则返回true;

poll方法用来从队首取元素,如果队列空,则等待一定的时间,当时间期限达到时,如果取到,则返回null;否则返回取得的元素;

【2】以下内容+source code转自:

http://blog.csdn.net/ghsau/article/details/8108292

2.1)BlockingQueue最终会有四种状况,抛出异常、返回特殊值、阻塞、超时,下表总结了这些方法:



2.2) BlockingQueue是个接口,有如下实现类:

1. ArrayBlockQueue: 一个由数组支持的有界阻塞队列。此队列按 FIFO(先进先出)原则对元素进行排序。创建其对象必须明确大小,像数组一样。

2. LinkedBlockQueue:一个可改变大小的阻塞队列。此队列按 FIFO(先进先出)原则对元素进行排序。创建其对象如果没有明确大小,默认值是Integer.MAX_VALUE。链接队列的吞吐量通常要高于基于数组的队列,但是在大多数并发应用程序中,其可预知的性能要低。

3. PriorityBlockingQueue:类似于LinkedBlockingQueue,但其所含对象的排序不是FIFO,而是依据对象的自然排序顺序或者是构造函数所带的Comparator决定的顺序。

4. SynchronousQueue:同步队列。同步队列没有任何容量,每个插入必须等待另一个线程移除,反之亦然。

2.3)下面使用ArrayBlockQueue来实现之前实现过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代码如下:

for full source code , please visit https://github.com/pacosonTang/core-java-volume/blob/master/chapter14/BlockQueue.java



source code at a glance

public class BlockQueu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igPlate plate = new BigPlate();

for(int i = 0; i < 10; i++) // 先启动10个放鸡蛋线程
{
new Thread(new BigPlate.AddThread(plate)).start();
}

for(int i = 0; i < 10; i++) // 再启动10个取鸡蛋线程
{
new Thread(new BigPlate.GetThread(plate)).start();
}
}
}

/** 定义一个盘子类,可以放鸡蛋和取鸡蛋 */
class BigPlate
{
/** 装鸡蛋的盘子,大小为5 */
private BlockingQueue<Object> eggs = new ArrayBlockingQueue<>(5);

/** 放鸡蛋 */
public void putEgg(Object egg)
{
try
{
eggs.put(egg);// 向盘子末尾放一个鸡蛋,如果盘子满了,当前线程阻塞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下面输出有时不准确,因为与put操作不是一个原子操作
System.out.println("放入鸡蛋");
}

/** 取鸡蛋 */
public Object getEgg()
{
Object egg = null;
try
{
egg = eggs.take();// 从盘子开始取一个鸡蛋,如果盘子空了,当前线程阻塞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下面输出有时不准确,因为与take操作不是一个原子操作
System.out.println("拿到鸡蛋");
return egg;
}

/** 放鸡蛋线程 */
static class AddThread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BigPlate plate;
private Object egg = new Object();

public AddThread(BigPlate plate)
{
this.plate = plate;
}

public void run()
{
plate.putEgg(egg);
}
}

/** 取鸡蛋线程 */
static class GetThread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BigPlate plate;

public GetThread(BigPlate plate)
{
this.plate = plate;
}

public void run()
{
plate.getEgg();
}
}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java 阻塞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