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云南师范大学杨昆教授教授——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心得体会

2015-11-29 15:56 176 查看
11月28号上午,杨昆教授来学校作了一个报告。本来抱着学习专业知识的心态,结果收获比想象要大很多。听报告的过程让人激情澎湃,听完之后很佩服他的学识,知识储备和表达运用的能力。

他所要讲的内容是智慧城市的发展。简单来说,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一种更高级形态,使用信息化的手段可以更加主动更加高效的管理城市,调配资源,解决交通、医疗、教育等诸多城市问题。报告的核心思想,我认为包括以下几点:

一 国内做不出优秀创新的原因是缺乏基因。这个主要在于思维的问题,而不是能力。他举了两个例子,第一清华建筑系很牛,然而水立方等等这些建筑却没一个是他们设计的。第二,现在风靡全球的3维可视化软件lumion的老总,原来是长跑运动员,后来年纪大了跑不动了,觉得这一块有意思就拉了几个人,虽然开始不懂,但是也做出了成功的商业软件。国内做研究,总是跟着别人走,别人提出了观点,我们做一个follower来拓展研究,提不出原创性观点。另外,大家涉猎不广,比如中学文理分科,不注重培养各方面的思维能力,理科生就只知道科学严谨的思维,文科生就专门培养发散想象的思维。

二,新一代的创新2.0时代,应该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社会的创新,以及自然与人文综合的创新。

三,做研究应该以问题导向,以应用导向。现在习主席都提出了以问题导向来治国的方针,做学术研究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在实际中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再去想方法去克服去解决。他举了马云阿里巴巴的例子,双11这么大的访问量,交易没有延迟,快递没有丢失,很不简单。马云并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但是他能看到问题,解决问题,比很多专家的实战能力要强很多。屠呦呦的青蒿素之所以研究出来,就是当初毛主席为了帮助北越人在丛林感染疟疾而下令团队研制的。

四,下一场革命将会是信息技术的革命,gis学科应该紧跟信息科学的步伐。智慧城市的构建,将会运用到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使用各种传感器将数据传输到互联网,可以实现对各种实物的实时感知,这些多样的实时变化的数据能够被大数据存储管理通过云计算分析实现很多新的功能。

总的来说,我有被杨教授的渊博学识,幽默谈吐,开拓与务实精神所感染。另外,他的普通话也很标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